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英語課用粉筆套,包括筒體和推進機構,所述筒體的開口端設有卡合部,所述筒體內設有多個凸起,所述凸起設置卡槽;所述推進結構包括U形管和U形頂桿,所述U形管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傾斜管,所述U形管和所述傾斜管均為中空管,所述U形管和所述傾斜管的中空部分相連通,所述U形管折彎部伸出所述筒體外,所述傾斜管遠離所述U形管的一端為卡勾,所述卡勾與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U形頂桿與所述U形管滑動連接,所述U形頂桿折彎部伸出所述U形管外;所述U形管豎直部固定連接粉筆底座,所述粉筆底座與所述開口端之間設置有彈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相互配合的卡勾和卡槽,解決了粉筆無法一步到位影響教學速度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公開一種教學用具,具體涉及一種英語課用粉筆套。
技術介紹
現在英語課教學工程中,需要羅列的知識點較多,例如單詞、不同時態的語句、語法等,教師在黑板上板書課堂重點是一種幫助學生做筆記和記憶的常用而且實用的教學方式,由于英語課的知識點多且復雜,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長時間手持粉筆,但是手指與粉筆長時間接觸會造成對皮膚的傷害,所以需要設計一種粉筆套避免粉筆與皮膚直接基礎。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20306209.7(授權公告號CN202608323U)公開了一種粉筆套,包括中空的粉筆套筒,粉筆套筒的出口端設有張緊口,粉筆套筒的進口端設有伸入所述粉筆套筒內腔的推進裝置,推進裝置包括設有外螺紋的推進桿。套筒的設計有效避免皮膚與粉筆的直接接觸,螺紋推進桿來控制粉筆伸出粉筆套筒的長度。但是該設計存在的問題是,當使用者需要更換新粉筆時,需要重新把推進桿旋轉出套筒,但旋轉無法準確控制粉筆的伸出量,特別是在英語課堂需要花費教師的精力去調整粉筆的伸出量,并且更換新粉筆時需要旋轉使粉筆落入底部,進一步增加粉筆套占用的課堂教學時間,所述該結構會影響教學速度也會影響教學情緒。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公開一種粉筆套,通過設置相互配合的卡勾和卡槽,解決了粉筆無法一步到位影響教學速度的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英語課用粉筆套,包括筒體和推進機構,所述筒體的開口端設有卡合部,所述筒體內設有多個凸起,所述凸起設置卡槽;所述推進結構包括U形管和U形頂桿,所述U形管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傾斜管,所述U形管和所述傾斜管均為中空管,所述U形管和所述傾斜管的中空部分相連通,所述U形管折彎部伸出所述筒體外;所述傾斜管遠離所述U形管的一端為卡勾,所述卡勾與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U形頂桿與所述U形管滑動連接,所述U形頂桿折彎部伸出所述U形管外;所述U形管豎直部固定連接粉筆底座,所述粉筆底座與所述開口端之間設置有彈簧。優選的,所述U形管折彎部兩端對稱設置耳部。優選的,所述凸起為環形。優選的,所述筒體內設置滑槽,所述滑槽與所述卡勾相配合。優選的,所述相鄰凸起之間的距離為1-2cm。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筒體開口端設有卡合部,開口端的直徑大于粉筆大頭的直徑,卡合部可以使用多個彈性夾,以兩個彈性夾為例:彈性夾張開后的間隙尺寸大于粉筆大頭的直徑,彈性夾閉合的間隙尺寸小于粉筆小頭的直徑,此結構設計便于粉筆從筒體開口端的放入/推出;推進結構包括U形管和頂桿,U形管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傾斜管,U形管和傾斜管均為中空管,U形管和傾斜管的中空部分相連通,即頂桿可以在U形管的豎直部和傾斜管內滑動,頂桿設計為不銹鋼材質,傾斜管為塑膠或者其他彈性形變量大于頂桿彈性形變量的材質,頂桿在傾斜管中空部內滑動時,傾斜管發生形變的前提下頂桿未發生形變。本技術中傾斜管一端設置卡勾,卡勾與設置在筒體上的卡槽相配合,本實用新型的初始狀態為卡勾與卡槽相卡合,防止板書過程中粉筆自動回縮,當需要推動粉筆向外伸出時,推動U形管折彎部使粉筆底座向筒體開口端方向移動,粉筆底座為敞口圓柱形結構,此過程中彈簧提供一個反方向的推力,使卡勾達到下個卡槽的位置時卡勾與卡槽之間相互卡合,此結構實現粉筆向外伸出時可一部到位,而且保證粉筆不會自動掉落。需要更換粉筆時,定位底座的上端把卡合部撐開,放入新粉筆,推動U形頂桿折彎部使頂桿的端部向傾斜管卡勾方向滑動,此時U形頂桿為傾斜管提供一個筒體圓心方向的推力,進而使傾斜管發生形變,使卡勾與卡槽分離,同時拉動U形管使卡勾回復到遠離開口的一端,即完成更換粉筆的過程;同樣,先把卡勾拉回再用手直接把手持部撐開放入粉筆也可以實現更換粉筆的目的。另外,卡合部對粉筆的夾持力,彈簧對粉筆底座的推力,兩個結構設計分別實現對粉筆的固定效果,即雙重保險防止粉筆從筒體內脫落。此外,U形管折彎部兩端對稱設置耳部,推動U形頂桿時,拇指按壓頂桿彎曲部,食指和中指按壓耳部,此結構結合人體手部結構便于使用者施力,使U形頂桿在U形管和傾斜管中做內外滑動;凸起為環形,可有效預防卡勾發生偏移造成其與卡槽脫落的問題;筒體內設置滑槽,滑槽與卡勾相配合,旋轉推進機構使卡勾落入滑槽內,推進機構在彈簧的推力作用下回落如筒體內,使更換粉筆后粉筆一步到位回落至筒體底部;相鄰凸起之間的距離為1-2cm,使用者可以控制粉筆伸出筒體的有效使用長度,防止粉筆過長造成折斷的現象發生。綜上所述,本技術相對現有技術和公知常識,具有操作簡單、一步到位、省時省力等有益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一更換粉筆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筒體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筒體1和推進機構,筒體1的開口端固定連接有卡合部,卡合部為兩個彈性夾2,筒體1內壁設有3個環形凸起7,相鄰環形凸起7之間的距離為2cm,環形凸起7靠近筒體1內壁的位置開設卡槽11;推進結構包括U形管3和U形頂桿8,U形管3兩端分別一體成型傾斜管4,U形管3和傾斜管4均為中空管且內徑相同,U形管3和傾斜管4的中空部分相連通,U形管3折彎部伸出筒體1外并設置耳部12,傾斜管4遠離U形管3的一端為卡勾5,卡勾5與卡槽11相配合;U形頂桿8滑動連接在U形管3內,U形頂桿8折彎部伸出U形管3外;U形管3豎直部固定連接粉筆底座10,粉筆底座10與筒體1開口端之間設置有彈簧6。筒體1的開口端直徑大于粉筆底座10的外徑,兩個彈性夾2的內縮寬度小于粉筆較小一端的直徑。如圖2所示,安裝粉筆時,推動U形管3折彎部使粉筆底座10上端推頂彈性夾2,彈性夾2向外擴張,筒體1開口端的直徑和兩個彈性夾2張開的直徑均大于粉筆大頭的直徑,把粉筆放入粉筆底座10內,拇指按壓U形頂桿8,食指和中指按壓耳部12,使卡勾5與卡槽11脫離,彈簧6回復形變使粉筆底座10回落至筒體1底部;需要推出粉筆時,推動U形管3折彎部,使卡勾5推頂至上方的環形凸起7位置,彈簧6推頂粉筆底座10使卡勾5與卡槽11相卡合,彈性夾2夾緊粉筆上端,彈性夾2和彈簧6使粉筆和粉筆底座10固定在筒體1內,使用者可以使用漏在筒體1外的粉筆進行書寫。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圖3所示,本技術的筒體1和環形凸起均開設滑槽9,滑槽9與卡勾5相配合使卡勾5在滑槽9內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英語課用粉筆套,包括筒體和推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的開口端設有卡合部,所述筒體內設有多個凸起,所述凸起設置卡槽;所述推進結構包括U形管和U形頂桿,所述U形管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傾斜管,所述U形管和所述傾斜管均為中空管,所述U形管和所述傾斜管的中空部分相連通,所述U形管折彎部伸出所述筒體外;所述傾斜管遠離所述U形管的一端為卡勾,所述卡勾與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U形頂桿與所述U形管滑動連接,所述U形頂桿折彎部伸出所述U形管外;所述U形管豎直部固定連接粉筆底座,所述粉筆底座與所述開口端之間設置有彈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英語課用粉筆套,包括筒體和推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的開口端設有卡
合部,所述筒體內設有多個凸起,所述凸起設置卡槽;所述推進結構包括U形管和U形頂桿,
所述U形管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傾斜管,所述U形管和所述傾斜管均為中空管,所述U形管和所
述傾斜管的中空部分相連通,所述U形管折彎部伸出所述筒體外;所述傾斜管遠離所述U形
管的一端為卡勾,所述卡勾與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U形頂桿與所述U形管滑動連接,所述U
形頂桿折彎部伸出所述U形管外;所述U形管豎直部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志豪,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