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碳基吸油枕。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原油以及油產品的廣泛運用和運輸,油田泄露、油船漏油、輸油管路破裂等一系列事故及含油廢水的排放造成了河流、海洋的嚴重污染,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生態災難和經濟損失,例如美國墨西哥灣,我國渤海灣漏油事件及蘭州石化管道破裂導致的自來水中苯超標。如何快速有效應對這些事故,已經成為現在亟待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因此,開展水體油污治理新方法、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已經刻不容緩。吸油材料發展經歷了由傳統吸油材料到高吸油材料的過程。起初人們利用秸桿、無紡羊毛、木棉纖維、沸石等天然多孔性物質來吸油,效果并不理想。這些傳統吸油材料主要依靠物理吸附作用將油污吸附在多孔材料表面或內部毛細管內,吸油量不大,吸油倍率較小;油水選擇性不高,在吸油的同時往往也吸水;吸油后保油性差,稍加壓就會重新漏油。這些缺點限制了其在油水混合體系中的應用,無法滿足廢油回收和環境治理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提高吸油速度以及吸油倍率的碳基吸油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碳基吸油枕,包括可供液體透過的袋,還包括碳纖維,所述碳纖維填充在袋中。進一步,所述袋為無紡布袋。進一步,所述碳纖維為疏水型的碳纖維。碳纖維的比表面積大于1000m2/g。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術利用了具有中空結構的生物纖維進過炭化后可制備得到中空結構的疏水型碳纖維,此碳纖維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 ...
【技術保護點】
碳基吸油枕,包括可供液體透過的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碳纖維,所述碳纖維填充在袋中,所述袋為無紡布袋,所述無紡布袋的厚度為2至10mm,碳纖維的比表面積大于1000m2/g。
【技術特征摘要】
1.碳基吸油枕,包括可供液體透過的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碳纖維,所述碳纖維填充在袋中,所述袋為無紡布袋,所述無紡布袋的厚度為2至10m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龍祥,張卓然,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