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污水處理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
技術介紹
水是萬物之源,現今,水資源的短缺和水污染嚴重已經成為主要的社會問題。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MBR)是一種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廢水處理系統。它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保持了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了生物處理有機負荷,且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面積,主要利用膜分離設備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但是,一般膜生物反應器沒有自我清理的功能,或者自我清理的效果不好,容易造成膜組件損壞,增加使用成本。針對這種問題,有人提出了一種膜生物反應器,如201410381703.3所述。
201410381703.3公布了一種膜生物反應器,其包括可置于泥水混合液中的膜組件和氣水分離裝置,膜組件包括濾膜以及由所述濾膜形成的產水內腔,產水內腔通過產水管與所述氣水分離裝置連通,所述氣水分離裝置包括活塞筒和設在所述活塞筒內并將所述活塞筒內腔分為前腔和后腔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設有可導通前腔到后腔方向的單向閥,所述產水管與活塞筒的前腔連通,與所述活塞筒的后腔連通設有外接產水泵的出水管道和外接氣源的供氣管道。該膜生物反應器的污水處理效果一般,污水處理量小。
因此,我們有必要提出一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該膜生物反應裝置采用氣、水分離方式,具有更好的膜組件清理功能。
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r/>一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其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依次設有調節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清水池,所述調節池連接一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有第一格柵和第二格柵,所述調節池內設有一潛水泵,所述潛水泵通過一導水管連通所述厭氧池,所述厭氧池與缺氧池之間設有一導流板,所述缺氧池內設有一第一曝氣管,所述第一曝氣管通過一第一空壓管連接一風機,所述缺氧池與好氧池之間設有一平板膜組件,所述好氧池內并聯設置有若干中空纖維膜組件,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連接在一產水干管上,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下方設有一第二曝氣管,所述第二曝氣管通過一第二空壓管連接所述風機,所述產水干管通過一集水管連接一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內設有一活塞,所述活塞上設有一單向閥,所述活塞缸通過一產水管連通所述清水池,所述風機通過一導氣管連接所述活塞缸。
在本技術的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中,所述進水管上設有一第一開關閥。
在本技術的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中,所述導水管上設有一止回閥。
在本技術的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中,所述第一空壓管上設有一第一截止閥。
在本技術的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中,所述第二空壓管上設有一第二截止閥。
在本技術的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中,所述產水管上設有第二開關閥和清水泵。
在本技術的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中,所述導氣管上設有一第三截止閥。
實施本技術的這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格柵和第二格柵可以過濾掉污水中的大部分顆粒物雜質,通過中空纖維膜組件過濾后得到的水,經過活塞缸中進入到產水管中,最后進入清水池內,方便快速,且污水處理的效率高,污水處理量大,該裝置采用氣、水分離的方式,向活塞缸內通氣,對中空纖維膜組件進行清理,非常簡單方便,處理效率非常高,效果非常好,延長了中空纖維膜組件的使用壽命,有利于節約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這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圖1所示的本技術的這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其包括箱體1,該箱體1是一個長方體容器。所述箱體1內依次設有調節池10、厭氧池20、缺氧池30、好氧池40和清水池50,調節池10、厭氧池20、缺氧池30、好氧池40和清水池50兩兩之間設有隔板。所述調節池10連接一進水管101,污水通過進水管101進入調節池10內。所述進水管101上設有第一格柵111和第二格柵112,第一格柵111和第二格柵112串聯設置,可以過濾掉污水中的大部分顆粒物。所述調節池10內設有一潛水泵102,所述潛水泵102通過一導水管103連通所述厭氧池20,潛水泵102通過導水管103將調節池10內的水導入厭氧池20中。所述厭氧池20與缺氧池30之間設有一導流板23,該導流板23可以增加水的流量,加快了污水的處理效率。所述缺氧池30內設有一第一曝氣管301,該第一曝氣管301可以往缺氧池30內曝氣。所述第一曝氣管301通過一第一空壓管302連接一風機60,風機60通過第一空壓管302將空氣導入第一曝氣管301中。所述缺氧池30與好氧池40之間設有一平板膜組件34,該平板膜組件34可以過濾污水中的雜質。所述好氧池40內并聯設置有若干中空纖維膜組件401,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401連接在一產水干管402上,中空纖維膜組件401并聯設置在產水干管402,構成一個方形陣列。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401下方設有一第二曝氣管406,該第二曝氣管406往好氧池40內曝氣。所述第二曝氣管406通過一第二空壓管407連接所述風機60,風機60通過第二空壓管407將空氣導入第二曝氣管406中。所述產水干管402通過一集水管403連接一活塞缸404,中空纖維膜組件401產生的水通過產水干管402收集,再經過集水管403導入活塞缸404中。所述活塞缸404內設有一活塞440,所述活塞440上設有一單向閥441,水通過單向閥441進入產水管405中。所述活塞缸404通過一產水管405連通所述清水池50,產水管405將水導入清水池50中。所述風機60通過一導氣管601連接所述活塞缸404,風機60通過導氣管601向活塞缸404中通氣。
其中,所述進水管101上設有一第一開關閥110,該第一開關閥110控制進水管101的進水量和進水速度。
所述導水管103上設有一止回閥130,該止回閥130可以預防污水從厭氧池20中回流至調節池10中,使得污水只可以單向輸送。
所述第一空壓管302上設有一第一截止閥320,第一截止閥320可以控制第一空壓管302的進氣量,調節第一曝氣管301的曝氣速度。
所述第二空壓管407上設有一第二截止閥470,第二截止閥470可以控制第二空壓管407的進氣量,調節第二曝氣管406的曝氣速度。
所述產水管405上設有第二開關閥450和清水泵451,第二開關閥450可以控制產水管405的出水,清水泵451可以控制產水管405的出水量的大小。
所述導氣管601上設有一第三截止閥610,第三截止閥610可以控制導氣管601的進氣量和進氣速度,使得活塞缸404內的活塞440可以平穩運行。
當中空纖維膜組件401需要清理時,關閉第二開關閥450,使得產水管405不再導水,打開第三截止閥610,風機60向活塞缸404內通氣,活塞440上的單向閥441閉合,活塞440向下移動,將中空纖維膜組件401內的水倒回好氧池40內,同時帶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依次設有調節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清水池,所述調節池連接一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有第一格柵和第二格柵,所述調節池內設有一潛水泵,所述潛水泵通過一導水管連通所述厭氧池,所述厭氧池與缺氧池之間設有一導流板,所述缺氧池內設有一第一曝氣管,所述第一曝氣管通過一第一空壓管連接一風機,所述缺氧池與好氧池之間設有一平板膜組件,所述好氧池內并聯設置有若干中空纖維膜組件,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連接在一產水干管上,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下方設有一第二曝氣管,所述第二曝氣管通過一第二空壓管連接所述風機,所述產水干管通過一集水管連接一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內設有一活塞,所述活塞上設有一單向閥,所述活塞缸通過一產水管連通所述清水池,所述風機通過一導氣管連接所述活塞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改進了清洗結構的膜生物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依次設有調節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清水池,所述調節池連接一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設有第一格柵和第二格柵,所述調節池內設有一潛水泵,所述潛水泵通過一導水管連通所述厭氧池,所述厭氧池與缺氧池之間設有一導流板,所述缺氧池內設有一第一曝氣管,所述第一曝氣管通過一第一空壓管連接一風機,所述缺氧池與好氧池之間設有一平板膜組件,所述好氧池內并聯設置有若干中空纖維膜組件,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連接在一產水干管上,所述中空纖維膜組件下方設有一第二曝氣管,所述第二曝氣管通過一第二空壓管連接所述風機,所述產水干管通過一集水管連接一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內設有一活塞,所述活塞上設有一單向閥,所述活塞缸通過一產水管連通所述清水池,所述風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冷健雄,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怡杉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