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包括有平行設置的吸熱翅片(1),吸熱翅片(1)上設有通孔(11),所述吸熱翅片(1)通過通孔(11)連接有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一端連接有小水箱(3),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與小水箱(3)的連接端位于小水箱(3)的內部,小水箱(3)經第一導管(4)和第二導管(5)連接有大水箱(12),所述第一導管(4)或第二導管(5)上設有水泵(15),所述大水箱(12)上設有冷水進口(13)和熱水出口(14)。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可對空氣中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循環加熱,熱交換率高,結構牢固,安裝方便,防漏水效果好,余熱回收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高溫作業環境周圍的空氣中的余熱回收的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
技術介紹
高溫作業環境,如冶金工業的煉焦、煉鐵、煉鋼等車間,機械制造工業的鑄造車間,陶瓷、玻璃、建材工業的爐窯車間,發電廠(熱電站)、煤氣廠的鍋爐間等,其作業環境中通常含有大量的余熱,為了減少能源浪費,節約資源,人們研制出了多種余熱回收裝置對余熱進行回收,再將余熱加以利用,而利用余熱加熱水則是余熱回收方法中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其具有回收工藝簡單,回收率高的特點。但是現有的余熱回收裝置,只能直接對余熱熱源點的熱量進行引導,然后回收利用,但是對于作業環境周圍的空氣中的熱量卻沒有實現回收利用,同樣造成了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本技術具有可對空氣中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的特點,此外,本技術還具有循環加熱,熱交換率高,結構牢固,安裝方便,防漏水效果好特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包括有平行設置的吸熱翅片,吸熱翅片上設有通孔,所述吸熱翅片通過通孔連接有用于導熱的超導管,用于導熱的超導管的一端連接有小水箱,用于導熱的超導管與小水箱的連接端位于小水箱的內部,小水箱經第一導管和第二導管連接有大水箱,所述第一導管或第二導管上設有水泵,所述大水箱上設有冷水進口和熱水出口。前述的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所述小水箱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的連接處設有加厚塊,所述用于導熱的超導管與小水箱的連接端穿過加厚塊伸進小水箱的內部。前述的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所述加厚塊的中心處設有直徑等于用于導熱的超導管的直徑的螺紋孔,所述用于導熱的超導管上設有外螺紋。前述的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位于所述加厚塊外側的用于導熱的超導管上設有直徑大于用于導熱的超導管的限位盤。前述的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所述限位盤與加厚塊相對的內側設有橡膠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將吸熱翅片平行設置,并在吸熱翅片上開設通孔,在通孔內插入用于導熱的超導管,再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的一端伸進小水箱內,當吸熱翅片放在高溫作業環境中時,吸熱翅片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并將熱量傳遞給用于導熱的超導管,用于導熱的超導管再將熱量傳遞到與其一端連接的小水箱中的水中,對水進行加熱,實現了對高溫作業環境中大氣中的熱量回收利用。同時,本技術通過在小水箱上經第一導管和第二導管連接一個大水箱,同時在第一導管或第二導管上設置一個水泵,使用時先將冷水注入大水箱,然后經水泵引導大水箱和小水箱內的水循環流動,促使溫度較低的水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接觸,提高了熱交換率。另外,通過在小水箱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的連接處設置加厚塊,增加了連接處的小水箱殼體的厚度,提高了用于導熱的超導管與小水箱連接的牢固度。再者,本技術通過在加厚塊內設置螺紋孔,并在用于導熱的超導管上設置外螺紋,用于導熱的超導管與小水箱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安裝方便;并通過在用于導熱的超導管上設置限位盤,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增強了本技術的美觀度;且通過在限位盤與加厚塊之間設置橡膠墊,加強了用于導熱的超導管與小水箱之間連接的密封性,防漏水效果較好。此外,本技術通過利用用于導熱的超導管將小水箱與吸熱翅片連接,用于導熱的超導管導熱效果好,提高了本技術的余熱回收效率。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可對空氣中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循環加熱,熱交換率高,結構牢固,安裝方便,防漏水效果好,余熱回收效率高的有益效果。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中d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吸熱翅片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連接后的截面圖。附圖標記說明:1-吸熱翅片,2-用于導熱的超導管,3-小水箱,4-第一導管,5-第二導管,6-加厚塊,7-限位盤,8-橡膠墊,9-外螺紋,10-螺紋孔,11-通孔,12-大水箱,13-冷水進口,14-熱水出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限制的依據。本技術的實施例:一種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如附圖1-3所示,包括有若干平行設置的吸熱翅片1,吸熱翅片1用于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吸熱翅片1上等距設置有通孔11,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穿過所述通孔11后焊接在吸熱翅片1上,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一端連接有小水箱3,小水箱3內裝滿水,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與小水箱3的連接端伸進小水箱3的內部,用于將吸熱翅片1上吸收的熱量傳導至小水箱3內的水中,小水箱3經第一導管4和第二導管5連接有大水箱12,大水箱12內裝滿水,所述第一導管4或第二導管5上設有水泵15,用于將大水箱12內溫度較低的水循環至小水箱3中,增加低溫的水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接觸頻率,提高熱交換率,所述大水箱12上設有冷水進口13和熱水出口14,用于灌入冷水和放出熱水。作為優選,所述小水箱3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連接處設有加厚塊6,加厚塊6的中間設有圓孔,所述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與小水箱3的連接端穿過圓孔伸進小水箱3的內部,增加了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與小水箱3的連接處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連接牢固度。作為優選,在所述加厚塊6的中心處設置直徑等于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直徑的螺紋孔10,所述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上設有外螺紋9,安裝時直接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上的外螺紋9擰入加厚塊6的螺紋孔10中,安裝方便。作為優選,位于所述加厚塊6外側的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上設有直徑大于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限位盤7,限位盤7緊鄰外螺紋9,安裝時限位盤7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限制在固定位置。作為優選,所述限位盤7與加厚塊6相對的內側設有橡膠墊8,由于橡膠墊8比較柔軟,能夠與限位盤7和加厚塊6的外表面緊密貼合,提高了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和小水箱3連接的緊密性,防漏水效果較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平行設置的吸熱翅片(1),吸熱翅片(1)上設有通孔(11),所述吸熱翅片(1)通過通孔(11)連接有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一端連接有小水箱(3),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與小水箱(3)的連接端伸進小水箱(3)的內部,小水箱(3)經第一導管(4)和第二導管(5)連接有大水箱(12),所述第一導管(4)或第二導管(5)上設有水泵(15),所述大水箱(12)上設有冷水進口(13)和熱水出口(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平行設置的吸熱翅片(1),吸熱翅片(1)上設有通孔(11),所述吸熱翅片(1)通過通孔(11)連接有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一端連接有小水箱(3),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與小水箱(3)的連接端伸進小水箱(3)的內部,小水箱(3)經第一導管(4)和第二導管(5)連接有大水箱(12),所述第一導管(4)或第二導管(5)上設有水泵(15),所述大水箱(12)上設有冷水進口(13)和熱水出口(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加熱型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水箱(3)與用于導熱的超導管(2)的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彬,盧成,
申請(專利權)人:都勻市嘉予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