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風力發電機振動檢測裝置,包括光路系統、處理器、顯示器、振動傳感器、第一圖像傳感器、第二圖像傳感器以及聲光開光,光路系統包括激光發射器、光束發射器、分光鏡以及光欄,激光發射器對應風力發電機設置,分光鏡與激光發射器相對設置,光欄與分光鏡相對設置;第一圖像傳感器和第二圖像傳感器與光欄相對設置,處理器與振動傳感器、第一圖像傳感器、第二圖像傳感器、顯示器相連接,振動傳感器設置在風力發電機上,聲光開光連接并控制激光發射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建立對應關系和分析對比,增強振動特征信息,進一步提高振動故障類型分類和識別,振動特征信息顯示顯示器里,便于了解和分析、判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及風力發電機
,特別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振動檢測裝置及分析方法。
技術介紹
當激光或白光自物體表面漫反射,或通過透明散射體時,在散射體附近或表面光場中,可以觀察到或照相記錄下一種無規則分布的明暗顆粒狀散斑,這種散斑過去往往把它視為降低成像質量和限制干步條紋清晰度的光學噪聲。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散斑攝影術,正是利用了激光或白光的散斑形成一種嶄新的光學測量方法。而風力發電機中,因為結構越來越復雜,振動故障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的原因,有效的檢測方法有越來越重要。現在的檢測振動故障僅靠人工巡檢,維護成本高,并且很難及時預測故障的發生。而在線檢測設備采集僅僅采集振動信號,容易產生誤判,導致檢測成本過大,檢測周期過長。普通的檢測方法無法準確的對風力發電機振動進行查看,導致出現大的故障時候才發現故障的情況時有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檢測更全面、更直接、更精確的風力發電機振動檢測裝置。一種風力發電機振動檢測裝置,包括光路系統、處理器、顯示器、振動傳感器、第一圖像傳感器、第二圖像傳感器以及濾波器,所述光路系統包括激光發射器、光束發射器、分光鏡以及光欄,所述激光發射器對應風力發電機設置,并發射激光至風力發電機振動表面,所述分光鏡與激光發射器相對設置,并接收振動表面反射的激光和光束發射器發射的參考光,所述光欄與分光鏡相對設置,并控制激光和參考光的成像;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和第二圖像傳感器與光欄相對設置,并接收激光和參考光的成像,所述濾波器設置在第二圖像傳感器和光欄之間,所述處理器與振動傳感器、第一圖像傳感器、第二圖像傳感器、顯示器相連接,所述振動傳感器設置在風力發電機上,所述光路系統包括聲光開光,所述聲光開光連接并控制激光發射器。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是:通過光路系統建立激光光源以及參考光源,激光光源通過聲光開光可調節激光頻率和開關,更加有效的反應風力發電機的振動表面的振動大小及振動頻率;另外通過振動傳感器直接采集的實時振動信號,處理器接收振動信號的振動特征和干涉激光散斑的振動特征進行聯合分析,在特征上可建立對應關系和分析對比,增強振動特征信息,進一步提高振動故障類型分類和識別,處理器分析的振動特征信息實時顯示顯示器里,便于了解和分析、判斷,當風力發電機出現顯著故障可預警。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結構,為了改善其他光線對振動時產生的干涉影響的問題,所述濾波器包括濾光片,所述濾光片為紅外濾光片,所述第二圖像傳感器設置在紅外濾光片后。如此,通過濾波器上的紅外濾光片可排除外在光線對振動時產生的干涉激光散斑產生的影響,使檢測更加全面、更加精確。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結構,為了改善光路系統中參考光束不可調的問題,所述光束發射器包括第一光束發射器和第二光束發射器,所述第一光束發射器與分光鏡相對設置,并發射固定光束至分光鏡上,所述第二光束發射器與分光鏡相對設置,并發射可調光束至分光鏡上。如此,將參考光束分成可調光束和固定光束,使參考光束更加靈活,具有更大的參考價值為分析振動信號提供有效依據。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結構,為了改善顯示器無法進行觸摸操作的問題,所述顯示器包括液晶顯示屏和觸摸屏,所述觸摸屏與處理器相連接,觸摸屏設置在液晶顯示屏上。如此,通過設置在液晶顯示屏上的觸摸屏,可以直接操作觸摸屏控制顯示器要顯示的信息,便于了解和分析,同時可通過觸摸屏設置其中一路干涉光束波長。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結構,為了改善無法將信息傳輸至上位機或其他分析儀的問題,所述處理器上設有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與外部上位機相連接。如此,可通過通信接口將振動特征信息傳輸至上位機或其它分析儀,進行進一步分析。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風力發電機振動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光路系統;2、處理器;3、顯示器;4、振動傳感器;5、第一圖像傳感器;6、第二圖像傳感器;7、濾波器;101、激光發射器;102、光束發射器;103、分光鏡;104、光欄;105、聲光開光。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風力發電機振動檢測裝置,包括光路系統1、處理器2、顯示器3、振動傳感器4、第一圖像傳感器5、第二圖像傳感器6以及濾波器7,所述光路系統1包括激光發射器101、光束發射器102、分光鏡103、光欄104以及聲光開光105,所述聲光開光105連接并控制激光發射器101,聲光開光105對連續波激光進行調制,可產生頻閃照明,所述激光發射器101對應風力發電機設置,并發射激光至風力發電機振動表面,所述分光鏡103與激光發射器101相對設置,并接收振動表面反射的激光和光束發射器102發射的參考光,所述光欄104與分光鏡103相對設置,并控制激光和參考光的成像;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5和第二圖像傳感器6與光欄104相對設置,并接收激光和參考光的成像,所述濾波器7設置在第二圖像傳感器6和光欄104之間,所述處理器2與振動傳感器4、第一圖像傳感器5、第二圖像傳感器6、顯示器3相連接,所述振動傳感器4設置在風力發電機上。本專利技術利用散斑干涉技術,在散斑場上添加光束發射器102發射的參考光。被檢測的表面用激光發射器101激光照明,并用一個可以控制散斑尺寸的可變孔徑的光欄104成像。由表面波節區域散射的光線在觀察平面上形成一個清晰的靜止散斑圖樣。由于波節區的散斑對比度較高,所以可以觀察到的散斑對比度的等值帶就是振動振幅的等值線。第一圖像傳感器5為彩色CCD圖像傳感器收集彩色圖像信息,第二圖像傳感器為紅外CCD圖像傳感器,由彩色CCD圖像傳感器加特定波長紅外濾波器7組成,激光干涉的光束能透過特定波長紅外濾波器7到達CCD上成像,這樣可排除外在光線對振動時產生的干涉激光散斑產生影響,導致成像不準。處理器2,DSP系統同時采集彩色CCD和紅外CCD獲取的干涉激光散斑進行振動特征分析提取,并與振動傳感器4采集的實時振動信號時域和頻域分析的振動特征進行聯合分析,在特征上可建立對應關系和分析對比,增強振動特征信息,進一步提高振動故障類型分類和識別。所述濾波器7包括濾光片,所述濾光片為紅外濾光片,所述第二圖像傳感器6設置在紅外濾光片后。如此,通過濾波器上的紅外濾光片可排除外在光線對振動時產生的干涉激光散斑產生的影響,使檢測更加全面、更加精確。所述...
【技術保護點】
一種風力發電機振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路系統、處理器、顯示器、振動傳感器、第一圖像傳感器、第二圖像傳感器以及濾波器,所述光路系統包括激光發射器、光束發射器、分光鏡以及光欄,所述激光發射器對應風力發電機設置,并發射激光至風力發電機振動表面,所述分光鏡與激光發射器相對設置,并接收振動表面反射的激光和光束發射器發射的參考光,所述光欄與分光鏡相對設置,并控制激光和參考光的成像;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和第二圖像傳感器與光欄相對設置,并接收激光和參考光的成像,所述濾波器設置在第二圖像傳感器和光欄之間,所述處理器與振動傳感器、第一圖像傳感器、第二圖像傳感器、顯示器相連接,所述振動傳感器設置在風力發電機上,所述光路系統包括聲光開光,所述聲光開光連接并控制激光發射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力發電機振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路系統、處理器、
顯示器、振動傳感器、第一圖像傳感器、第二圖像傳感器以及濾波器,
所述光路系統包括激光發射器、光束發射器、分光鏡以及光欄,所述激光
發射器對應風力發電機設置,并發射激光至風力發電機振動表面,所述分光鏡
與激光發射器相對設置,并接收振動表面反射的激光和光束發射器發射的參考
光,所述光欄與分光鏡相對設置,并控制激光和參考光的成像;
所述第一圖像傳感器和第二圖像傳感器與光欄相對設置,并接收激光和參
考光的成像,所述濾波器設置在第二圖像傳感器和光欄之間,所述處理器與振
動傳感器、第一圖像傳感器、第二圖像傳感器、顯示器相連接,所述振動傳感
器設置在風力發電機上,所述光路系統包括聲光開光,所述聲光開光連接并控
制激光發射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學軍,李文芳,方藝鵬,張亞輝,
申請(專利權)人:莆田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