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包括固定架(1);可拆分為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的圓柱形料筒;與所述固定架(1)的頂部連接的油缸(2);第一端分別與所述油缸(2)的活塞桿鉸接的第一連桿(3)和第二連桿(7);第一端分別與所述固定架(1)鉸接,第二端分別與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固定連接的第一搖桿(4)和第二搖桿(8);所述第一連桿(3)的另一端與第一搖桿(4)鉸接,所述第二連桿(7)的另一端與第二搖桿(8)鉸接;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合攏后具有一個軸向的圓柱體空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測量的物料安息角更接近實際理論安息角。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測試散狀物料安息角大小的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
技術介紹
散狀物料在自然堆放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個堆積狀態的極限角度,稱之為安息角。安息角在散狀物料輸送裝備研究領域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技術指標,散狀物料安息角度測試數據的準確性,是能否圓滿完成散狀物料輸送、貯存等設備或工程設計的重要參數之一,關系著散狀物料輸送、貯存等設備或工程是否能正常運行。如圖1和圖2所示的現有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由固定架101、滑輪102、起吊裝置103、鋼絲繩104、柱形料筒105等構成。如圖1所示,當準備實驗時,將柱形料筒105放置于平面上;然后將散狀物料106充滿于柱形料筒105中;接著利用起吊裝置103,通過滑輪102和鋼絲繩104將柱形料筒105緩慢地吊起,直至柱形料筒105完全離開散狀物料106。此時散狀物料所呈現的堆積角度為我們所測定的該散狀物料的安息角(如圖2所示)。現有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起吊裝置將裝好散狀物料的柱形料筒提起,然后讓離開柱形料筒的散狀物料在自重作用下自動堆積來形成一個料堆。利用現有技術方案進行散狀物料安息角測試時,由于柱形料筒的內壁與散狀物料之間存在摩擦力,使柱形料筒在被提起的過程中,內壁對散狀物料有一個使其向上堆積的力,散狀物料與柱形料筒之間的摩擦系數越大,向上堆積的力越大。從而使得實際測量的散狀物料安息角和理論安息角之間存在誤差。現有技術方案采用起吊裝置加鋼絲繩來起吊柱形料筒,在起吊過程由于鋼絲繩的剛性差,散狀物料對柱形料筒的作用力隨著起吊高度的增加逐漸減小,此時由于鋼絲繩的回彈特性,易造成料堆局部塌陷,從而影響散狀物料安息角的測定。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測量的物料安息角更接近實際理論安息角的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它包括固定架;可拆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圓柱形料筒;與所述固定架的頂部連接的油缸;第一端分別與所述油缸的活塞桿鉸接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第一端分別與所述固定架鉸接,第二端分別與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固定連接的第一搖桿和第二搖桿;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一搖桿鉸接,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搖桿鉸接;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攏后具有一個軸向的圓柱體空腔。作為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的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對稱,對稱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合攏后使圓柱形料筒中部具有一個軸向圓形通孔。作為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的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所述油缸的缸座通過銷軸與所述固定架連接。作為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的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設有水平底板。作為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的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設有移動滾輪。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上述改進或優選技術方案可單獨或組合實施。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以下優點之一:在進行散狀物料安息角測定過程中,避免了柱形料筒對散狀物料堆形成時產生的向上作用力,從而使安息角測量值更接近真實值;各結構件之間剛性連接,在圓柱形料筒張開時可以避免由于散狀物料與圓柱形料筒之間的摩擦力造成的裝置震動,從而使物料堆的形成更接近理論狀態;可以根據散狀物料的性質,來確定油缸的伸出速度,從而避免試驗時因圓柱形料筒張開速度過快,而造成料堆局部塌陷;采用曲柄搖桿結構,可以通過改變鉸接點的位置來控制圓柱形料筒的運動軌跡;裝置的組件安裝、拆卸、維修操作方便。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現有技術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及準備試驗時的狀態圖;圖2是現有技術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試驗后的狀態圖;圖3是實施例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及準備試驗時的狀態圖;圖4是實施例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試驗后的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3和圖4所示的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具有固定架1,固定架的底部設有水平底板,可拆分為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的圓柱形料筒,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對稱,對稱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合攏后使圓柱形料筒中部具有一個軸向圓形通孔,在固定架1的頂部連接有油缸2,油缸2的缸座通過銷軸與固定架1連接,第一連桿3和第二連桿7的第一端分別與油缸2的活塞桿鉸接,第一搖桿4和第二搖桿8的第一端分別與固定架1鉸接,第一搖桿4的第二端與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固定連接,第二搖桿8的第二端與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二部分9固定連接,第一連桿3的另一端與第一搖桿4鉸接,第二連桿7的另一端與第二搖桿8鉸接。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在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在準備工作時,油缸2處于縮回狀態,在第一連桿3、第二連桿7、第一搖桿4和第二搖桿8的作用下,圓柱形料筒對稱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處于合攏閉合狀態,圓柱形料筒中部具有一個軸向圓形通孔,通孔的下端降落在固定架底部水平底板上,上部為敞開的孔口,此時向軸向圓形通孔內部填充足夠的散狀物料6。完成準備狀態后,如圖4所示,油缸2活塞桿伸出,油缸2與第一連桿3和第二連桿7的鉸接點向下移動,由于第一搖桿4和第二搖桿8的上端鉸接在固定架1上,在油缸2推動兩連桿的作用下,使第一搖桿4和第二搖桿8繞其與固定架1的連接鉸接點向外側擺出,從而帶動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同時向外張開,當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完全張開后,散狀物料6會自動形成堆積狀態,此時可測量散狀物料6的安息角。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以上優選實施方式,還可在本技術權利要求和說明書限定的精神內,進行多種形式的變換和改進,能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并取得預期的技術效果,故不重述。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技術公開的內容直接或聯想到的所有方案,只要在權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之內,也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可拆分為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的圓柱形料筒;與所述固定架(1)的頂部連接的油缸(2);第一端分別與所述油缸(2)的活塞桿鉸接的第一連桿(3)和第二連桿(7);第一端分別與所述固定架(1)鉸接,第二端分別與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固定連接的第一搖桿(4)和第二搖桿(8);所述第一連桿(3)的另一端與第一搖桿(4)鉸接,所述第二連桿(7)的另一端與第二搖桿(8)鉸接;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合攏后具有一個軸向的圓柱體空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物料安息角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可拆分為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的圓柱形料筒;與所述固定架(1)的頂部連接的油缸(2);第一端分別與所述油缸(2)的活塞桿鉸接的第一連桿(3)和第二連桿(7);第一端分別與所述固定架(1)鉸接,第二端分別與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固定連接的第一搖桿(4)和第二搖桿(8);所述第一連桿(3)的另一端與第一搖桿(4)鉸接,所述第二連桿(7)的另一端與第二搖桿(8)鉸接;所述圓柱形料筒的第一部分(5)和第二部分(9)合攏后具有一個軸向的圓柱體空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戚一男,劉秋平,姜榮票,黃強,
申請(專利權)人:泰富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