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子
,特別涉及一種彈性裝置及可形變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電子設備的性能及外觀都得到了大力提升。例如,電子設備的顯示屏已從液晶顯示屏發展到LED顯示屏,再到如今的OLED柔性屏。因此,柔性顯示設備也應運而生,因其可彎曲、設備形態豐富、便攜等特點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為了滿足柔性顯示設備的形變需求,可形變設備的殼體也需要具有較高的拉伸率。而目前大多數的殼體的形變效果較差,甚至不能與可形變設備的需求相匹配。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提供一種彈性裝置和可形變設備,用于解決可形變設備現有技術中殼體的形變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彈性裝置,應用于柔性顯示設備,包括:可形變部件,包括至少兩個表面,當所述可形變部件處于非外力作用下,所述至少兩個表面呈規律性的凹凸結構,所述凹凸結構的凹凸程度能夠隨針對所述可形變部件施加的作用力而發生變化;至少兩個支撐部件,嵌入在所述可形變部件中,用于支撐所述彈性裝置;其中,在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時,所述凹凸結構產生形變,以使所述可形變部件產生形變。可選的,所述彈性裝置伸長時,所述可形變部件中的凹凸結構由第一凹凸程度降低為第二凹凸程度。可選的,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中的每個支撐部件的形狀均為柱狀,且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位于所述可形變部件的第一側。可選的,在針對所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彈性裝置,應用于可形變設備,包括:可形變部件,包括至少兩個表面,當所述可形變部件處于非外力作用下,所述至少兩個表面呈規律性的凹凸結構,所述凹凸結構的凹凸程度能夠隨針對所述可形變部件施加的作用力而發生變化;至少兩個支撐部件,嵌入在所述可形變部件中,用于支撐所述彈性裝置;其中,在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時,所述凹凸結構產生形變,以使所述可形變部件產生形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1.一種彈性裝置,應用于可形變設備,包括:
可形變部件,包括至少兩個表面,當所述可形變部件處于非外力作用下,
所述至少兩個表面呈規律性的凹凸結構,所述凹凸結構的凹凸程度能夠隨針對
所述可形變部件施加的作用力而發生變化;
至少兩個支撐部件,嵌入在所述可形變部件中,用于支撐所述彈性裝置;
其中,在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時,所述凹凸結
構產生形變,以使所述可形變部件產生形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伸長時,
所述可形變部件中的凹凸結構由第一凹凸程度降低為第二凹凸程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
中的每個支撐部件的形狀均為柱狀,且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位于所述可形變
部件的第一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針對所述可形變部件
施加的拉力不大于預設拉力時,所述可形變部件的形變度小于等于所述可形變
部件不發生蠕變的最大形變度;其中,形變度用于指示所述可形變部件的伸縮
長度。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權利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
個支持部件嵌入在所述至少兩個表面中第一表面的凹凸結構所形成的凹槽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表面的形
狀呈正弦波形狀。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
上設置有卡鉤,所述卡鉤用于與所述可形變部件中設置的卡孔相配合,以將所
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與所述可形變部件進行固定。
8.如權利要求1-4任一權利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變
部件包括N個通孔,所述N個通孔構成所述可形變部件的凹凸結構;其中,
\t所述N個通孔的形狀能夠隨針對所述可形變部件施加的作用力而發生改變,以
帶動所述凹凸結構的形變,N為大于2的整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
嵌入在所述N個通孔中的至少兩個通孔中。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彈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支撐部件
中相鄰的第一支撐部件和第二支撐部件之間的相對距離的變化量與所述N個
技術研發人員:范小利,馬雷,左常龍,
申請(專利權)人: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