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帶扶手的折疊椅,包括椅面,用于支撐椅面的內側支架和外側支架,以及位于椅面上方兩側的扶手,所述每個椅面橫撐板至少由兩片長條形竹片在縱向上疊加構成,所述的左、右椅面支撐上相對應的設置有椅面橫撐板的端頭放置孔,所述的端頭放置孔的深度至少為左、右椅面支撐厚度的三分之二,端頭放置孔縱向的寬度比椅面橫撐板的厚度至少多2mm,但不超過椅面橫撐板端頭伸入進端頭放置孔部分的長度的三分之一。該帶扶手的折疊椅可折疊且具有彈性座板及靠背,椅面橫撐板兩端頭有一定的滑動伸縮空間,使椅面具有一定的彈性,又可以防止椅面橫撐板從端頭放置孔中脫落,且無需采用銷釘進行固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竹椅,特別涉及一種帶扶手的折疊椅。
技術介紹
折疊椅作為一種常見家具,廣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然而現有的木制折疊椅大多結構復雜,無彈性,且組裝不方便。本專利技術人在專利文件CN203195100U中公開了一種可折疊的彈性椅,包括兩個靠背支架、兩個左右支架,兩個座板支架,兩個底架,其中兩個左右支架分別樞接兩個靠背支架,兩個座板支架分別樞接兩個左右支架,兩個底架分別一端連接靠背支架,另一端連接座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之間自下而上間隔設有多個水平的橫撐竹板,所述座板支架之間間隔設有多個水平的橫撐竹板,其中每個橫撐竹板至少由兩片長條形竹片橫向疊置構成,所述靠背支架和座板支架上均設有橫撐竹板端頭的放置孔。從專利文件可以看出,所述放置孔為通孔,橫撐板的端頭露出椅面,不美觀,而且露出的橫撐板端頭容易劃傷衣物或夾傷手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以上缺點,進一步對其進行技術革新,提供了一種帶扶手的折疊椅,以達到更加美觀且可以避免應橫撐板端頭外露劃傷衣物或夾傷手指的情況發生的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帶扶手的折疊椅,包括椅面,用于支撐椅面的內側支架和外側支架,以及位于椅面上方兩側的扶手;折疊椅的內側支架與外側支架的活動連接;椅面包括左、右椅面支撐,在左、右椅面支撐之間自前向后設有若干椅面橫撐板;內側支架包括內側左、右支腳,在內側左、右支腳之間的兩端設有一根橫檔;外側支架包括外側左、右支腳,在外側左、右支腳之間的下端設有一根橫檔,外側支架的上部兼做靠背,外部左、右支腳的上端為左、右靠背支撐,所述左、右靠背支撐之間自上而下設有若干水平的靠背橫撐板;所述每個椅面橫撐板至少由兩片長條形竹片在縱向上疊加構成,所述的左、右椅面支撐上相對應的設置有椅面橫撐板的端頭放置孔,所述的端頭放置孔的深度至少為左、右椅面支撐厚度的三分之二,端頭放置孔縱向的寬度比椅面橫撐板的厚度至少多2mm,但不超過椅面橫撐板端頭伸入進端頭放置孔部分的長度的三分之一。進一步,所述的左、右椅面支撐的一端分別樞接內側支架的內側左、右支腳,所述的左、右椅面支撐的內側分別樞接連接片,所述兩個連接片的另一端分別與外側支架的左、右支腳樞接。進一步,左、右椅面支撐之間的兩端分設有一根椅面橫檔。進一步,所述每個扶手和椅面之間還設有扶手連接檔。進一步,扶手的后端分別與外側支架的左、右靠背支撐樞接。進一步,每個靠背橫撐板至少由兩片長條形竹片橫向疊加構成,所述的左右靠背支撐上相對應的設有靠背橫撐板的端頭放置孔,所述的端頭放置孔的深度至少為靠背支撐厚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端頭放置孔橫向的寬度比每個靠背橫撐板的厚度至少多2mm,但不超過靠背橫撐板端頭伸入進端頭放置孔部分的長度的三分之一。進一步,兩個靠背支撐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一根靠背橫檔。進一步,所述每個靠背橫檔與人體接觸的一面的外表面的水平面低于靠背橫撐板的水平面。進一步,每個靠背橫檔與人體接觸外表面上分別設置一個圓弧形的凹槽,并使所述的圓弧凹槽的弧度與靠背橫撐板的彎曲度一致。進一步,圓弧凹槽內還設置有海綿軟墊條。總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的端頭放置孔的深度至少為椅面支撐厚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端頭放置孔縱向的寬度比橫撐板的厚度,(即竹片疊加的總厚度)至少多2mm,但不應超過橫撐板端頭伸入進端頭放置孔部分的長度的三分之一,使座板橫撐兩端頭有一定的滑動伸縮空間,使椅面具有一定的彈性,又可以防止橫撐板從端頭放置孔中脫落而無需采用銷釘進行固定,且由于端頭放置孔為非通孔,即橫撐板的端頭未露出椅面,更加美觀且可以避免應橫撐板端頭外露劃傷衣物或夾傷手指的情況發生。進一步的,左、右椅面支撐之間的兩端分設有一根椅面橫檔,該橫檔固定于椅面支撐之間,起到穩定椅面結構的作用。進一步的,扶手與椅面之間設有扶手連接檔,有利于增強扶手的強度,便于使用者擱置手,而不會發生危險。進一步的,左右靠背支撐上相對應的設有靠背橫撐板的端頭放置孔,所述的端頭放置孔的深度至少為靠背支撐厚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端頭放置孔橫向上的寬度比靠背橫撐板的厚度(即竹片疊加的總厚度)至少多2mm,但不應超過靠背橫撐板端頭伸入進端頭放置孔部分的長度的三分之一,使靠背橫撐板兩端頭有一定的滑動伸縮空間,使靠背具有一定的彈性,又可以防止靠背橫撐板從端頭放置孔中脫落而無需采用銷釘進行固定,且由于端頭放置孔為非通孔,即靠背橫撐板的端頭未露出靠背側面,更加美觀且可以避免應靠背橫撐板端頭外露劃傷衣物或夾傷手指的情況發生。進一步的,所述靠背支腳之間設有靠背橫檔,有利于整個折疊椅的結構穩定。進一步的,所述的橫檔的安裝位置在橫向上位于靠背橫撐板的后方,即使橫檔的水平面低于靠背橫撐板的水平面,可以增加使用者頭部和背部的舒適感。進一步的,橫檔的水平面上分別設置一個圓弧形的凹槽,并使所述的圓弧凹槽的弧度與靠背橫撐板的條的彎曲度相近,在所述的圓弧凹槽內還設置有海綿軟墊條,增加橫檔的柔軟度。而且在保證橫檔強度的同時,又不會對靠背的柔韌性產生影響。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中帶扶手的折疊椅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椅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外側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內側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中靠背橫檔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中帶扶手的折疊椅折疊時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中帶扶手的折疊椅折疊后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圖1是本技術一個較好實施例中帶扶手的折疊椅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椅面1,靠背2,用于支撐椅面1的內側支架6和外側支架,5,以及位于椅面1上方兩側的扶手3。折疊椅的內側支架6與外側支架5的活動連接,用于支撐椅面1,同時不使用時可實現折疊功能。每個扶手3和椅面1之間還設有扶手連接檔4。圖2是圖1中椅面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椅面1包括左椅面支撐13、右椅面支撐12,左椅面支撐13和右椅面支撐12之間的兩端分設有一根椅面橫檔11。在左椅面支撐13、右椅面支撐12之間自前向后設有若干椅面橫撐板14。本實施例中,椅面橫撐板14優選為8個。左椅面支撐13和右椅面支撐12相互平行結構鏡像對稱。兩個椅面橫檔11結構相同。每個椅面橫撐板14至少由兩片長條形竹片在縱向上疊加構成,所述的左椅面支撐13和右椅面支撐12上相對應的設置有椅面橫撐板14的端頭放置孔,所述的端頭放置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扶手的折疊椅,包括椅面,用于支撐椅面的內側支架和外側支架,以及位于椅面上方兩側的扶手;折疊椅的內側支架與外側支架的活動連接;椅面包括左、右椅面支撐,在左、右椅面支撐之間自前向后設有若干椅面橫撐板;內側支架包括內側左、右支腳,在內側左、右支腳之間的兩端設有一根橫檔;外側支架包括外側左、右支腳,在外側左、右支腳之間的下端設有一根橫檔,外側支架的上部兼做靠背,外部左、右支腳的上端為左、右靠背支撐,所述左、右靠背支撐之間自上而下設有若干水平的靠背橫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椅面橫撐板至少由兩片長條形竹片在縱向上疊加構成,所述的左、右椅面支撐上相對應的設置有椅面橫撐板的端頭放置孔,所述的端頭放置孔的深度至少為左、右椅面支撐厚度的三分之二,端頭放置孔縱向的寬度比椅面橫撐板的厚度至少多2mm,但不超過椅面橫撐板端頭伸入進端頭放置孔部分的長度的三分之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扶手的折疊椅,包括椅面,用于支撐椅面的內側支架和外側支架,以及位于椅面
上方兩側的扶手;折疊椅的內側支架與外側支架的活動連接;
椅面包括左、右椅面支撐,在左、右椅面支撐之間自前向后設有若干椅面橫撐板;
內側支架包括內側左、右支腳,在內側左、右支腳之間的兩端設有一根橫檔;
外側支架包括外側左、右支腳,在外側左、右支腳之間的下端設有一根橫檔,外側支架
的上部兼做靠背,外部左、右支腳的上端為左、右靠背支撐,所述左、右靠背支撐之間
自上而下設有若干水平的靠背橫撐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椅面橫撐板至少由兩片長條形竹片在縱向上疊加構成,所述的左、
右椅面支撐上相對應的設置有椅面橫撐板的端頭放置孔,所述的端頭放置孔的深度至少
為左、右椅面支撐厚度的三分之二,端頭放置孔縱向的寬度比椅面橫撐板的厚度至少多
2mm,但不超過椅面橫撐板端頭伸入進端頭放置孔部分的長度的三分之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扶手的折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椅面支撐的一端
分別樞接內側支架的內側左、右支腳,所述的左、右椅面支撐的內側分別樞接連接片,
所述兩個連接片的另一端分別與外側支架的左、右支腳樞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扶手的折疊椅,其特征在于,左、右椅面支撐之間的兩端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一帆,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九川竹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