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包含散熱手柄的容器,其包括容器主體和一至多個散熱手柄,單個散熱手柄由兩個接觸端,兩個熱阻擋區(qū)和一個手接觸區(qū)組成,散熱手柄通過兩個接觸端和容器主體連接,手接觸區(qū)通過兩個熱阻擋區(qū)連接到兩個接觸端,手通過手接觸區(qū)抓起高溫容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容器包含的散熱手柄橫截面積和熱容小,減小了熱從容器主體傳遞到手接觸區(qū),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實現用手把容器從蒸煮環(huán)境中拿出而不燙手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帶散熱手柄的容器,適合廚房容器領域。
技術介紹
廚房中使用的容器經常需要蒸煮,當蒸煮完后,由于容器整體都是高溫,把它從蒸煮環(huán)境下拿出來是個難題,目前的辦法都有一定的缺點。通常情況下,當蒸煮完后,把容器從高溫環(huán)境下拿出來的時候需要借助夾子或者支架,這樣的操作比較復雜,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用夾子的辦法是使用絕熱的低溫介質來隔絕高溫容器,然后用手接觸絕緣介質把容器從蒸煮環(huán)境中拿出,這樣的辦法不能完全杜絕不燙手,操作也比較繁瑣。市場上有一種雙層的容器,兩層中間是真空或空氣填充,但是這樣的容器可能適合盛高溫的東西,如果拿來蒸煮食物,由于熱阻比較大,熱不容易從外面?zhèn)鬟f到容器內部。現有的部分容器也帶有手柄的,市場上的容器配的手柄的體積比和熱熔比較大,無法完全達到高溫蒸煮后接觸不燙手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以上的不足,使用容器上面散熱手柄來替代夾子和絕熱介質,在不燙手和影響容器蒸煮效果的情況下,直接用手把容器從蒸煮后的環(huán)境中拿出來,帶了很大的便利。如圖8所示: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手接觸高溫容器主體側面和本技術散熱手柄后的溫升隨時間變化曲線,虛線顯示手接觸高溫容器主體側面后手的溫度快速升高,超過了手可以耐受的溫度,而實線顯示手接觸本技術散熱手柄后溫度雖然也有所升高,但是手溫升沒有直接接觸容器主體側面那么高,可以通過本技術的內容對散熱手柄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來確保不燙手,主要原因是:本技術容器的散熱手柄整體熱容小,手接觸區(qū)到容器主體的熱阻大,從而實現手接觸后不燙手的目的。本技術的公開了一種包含散熱手柄的容器,其包括容器主體和一至多個散熱手柄,單個散熱手柄由兩個接觸端,兩個熱阻擋區(qū)和一個手接觸區(qū)組成,散熱手柄通過兩個接觸端連接和容器主體連接,手接觸區(qū)通過兩個熱阻擋區(qū)連接到兩個接觸端。本技術散熱手柄整體熱容小,從手接觸區(qū)到兩個接觸端的熱阻大,減小了熱從容器主體傳遞到接觸區(qū),本技術可以實現用手把容器從蒸煮環(huán)境中拿出而不燙手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容器的實施方式一圖2是本技術容器的實施方式二圖3是本技術容器的實施方式三圖4是本技術容器的實施方式四圖5是本技術散熱手柄的實施方式一圖6是本技術散熱手柄的實施方式二圖7是本技術散熱手柄的實施方式三圖8是手接觸高溫容器主體側面和本技術散熱手柄后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圖中:1-容器開口邊沿,2-容器主體,3-散熱手柄,4-散熱手柄下方開口邊沿,5-散熱手柄,6-散熱手柄下方開口邊沿,7-容器主體,8-容器開口邊沿,9-散熱手柄下方開口邊沿,10-散熱手柄,11-散熱手柄,12-散熱手柄下方開口邊沿,13-容器主體,14-容器主體外側面,15-散熱手柄,16-散熱手柄,17-容器主體,18-容器開口邊沿,19-散熱手柄,20-散熱手柄下方開口邊沿,21-散熱手柄,22-散熱手柄下方開口邊沿,23-散熱手柄接觸端,24-熱阻擋區(qū)和容器主體之間倒角,25-熱阻擋區(qū),26-手接觸區(qū),27-熱阻擋區(qū),28-熱阻擋區(qū)和容器主體之間倒角,29-散熱手柄接觸端,30-散熱手柄接觸端,31-熱阻擋區(qū)和容器主體之間倒角,32-熱阻擋區(qū),33-手接觸區(qū),34-熱阻擋區(qū),35-熱阻擋區(qū)和容器主體之間倒角,36-散熱手柄接觸端,37-散熱手柄接觸端,38-熱阻擋區(qū),39-手接觸區(qū),40-熱阻擋區(qū),41-散熱手柄接觸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一: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公開了一種包含散熱手柄的容器,其包括容器主體2和兩個結構相同的散熱手柄3,5,散熱手柄3,5相對容器主體2對稱布置,容器主體2的形狀是半圓形,可用于菜盤,容器主體2和散熱手柄3,5的材質是陶瓷,容器整體通過高溫燒結在一起,散熱手柄3,5的結構在圖5中進一步說明,散熱手柄3,5各包括兩個接觸端23和29,手接觸區(qū)26和兩個熱阻擋區(qū)25和27,可以方便抓起容器,散熱手柄3,5的接觸端23,29位于容器主體2的開口邊沿4,6上方,并且散熱手柄3,5的手接觸區(qū)26下方的容器主體開口邊沿4,6和容器主體的其他開口邊沿1高度是一致的,散熱手柄3,5的整體形狀是U形,橫截面是實心圓形,橫截面積小于12mm2,散熱手柄3,5整體長度是3cm,散熱手柄3,5的熱阻擋區(qū)接觸區(qū)和容器主體2之間各包含兩個倒角24,28,倒角半徑是2mm,目的是增強散熱手柄的強度。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二:如圖2所示:本技術的公開了一種包含散熱手柄的容器,其包括容器主體7和兩個散熱手柄10,11,散熱手柄的結構在圖5中進一步說明:散熱手柄10,11包括兩個接觸端23和29,手接觸區(qū)26和兩個熱阻擋區(qū)25和27,兩個散熱手柄10,11對稱布置,可以方便抓起容器,散熱手柄10,11的接觸端23,29位于容器主體7的開口邊沿8上方,并且散熱手柄10,11的手接觸區(qū)26下方的容器開口邊沿9,12高度比容器主體的開口邊沿8低5mm至15mm,目的是降低散熱手柄的整體高度,散熱手柄10,11的整體形狀是U形,橫截面是實心圓形,橫截面積小于12mm2,散熱手柄10,11整體長度大于2cm,散熱手柄10,11的熱阻擋區(qū)25,27和容器主體7之間包含兩個倒角24,28,倒角半徑2mm,目的是增強散熱手柄的強度,容器主體7的形狀是半圓形,可用于菜盤,容器主體7和散熱手柄10,11的材質是陶瓷,容器整體通過高溫燒結在一起。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三:如圖3所示:本技術的公開了一種包含散熱手柄的容器,其包括容器主體13和兩個散熱手柄15,16,散熱手柄的結構在圖6進一步說明:散熱手柄15,16包括兩個接觸端30和36,手接觸區(qū)33和兩個熱阻擋區(qū)32和34,兩個散熱手柄15,16對稱布置,可以方便抓起容器,散熱手柄15,16的接觸端30,34位于容器主體13的外側面14中上位置,散熱手柄15,16的整體形狀是U形,橫截面是空心圓形,橫截面積小于12mm2,散熱手柄15,16的熱阻擋區(qū)32,34和容器主體13之間有一個倒角,半徑是2mm,目的增加散熱手柄的強度,散熱手柄15,16整體長度大于2cm,容器主體13的形狀是四方形,容器主體13和散熱手柄15,16的材質是金屬,散熱手柄的接觸端30,36和容器主體13可以通過電阻焊接,氬弧焊接或者激光焊接在一起...
【技術保護點】
一種包含散熱手柄的容器,其包括容器主體和一至多個散熱手柄,單個散熱手柄由兩個接觸端,兩個熱阻擋區(qū)和一個手接觸區(qū)組成,散熱手柄通過兩個接觸端和容器主體連接,手接觸區(qū)通過兩個熱阻擋區(qū)連接到兩個接觸端,手通過手接觸區(qū)抓起高溫容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包含散熱手柄的容器,其包括容器主體和一至多個散熱手柄,單個散熱手柄由兩個接觸端,兩個熱阻擋區(qū)和一個手接觸區(qū)組成,散熱手柄通過兩個接觸端和容器主體連接,手接觸區(qū)通過兩個熱阻擋區(qū)連接到兩個接觸端,手通過手接觸區(qū)抓起高溫容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散熱手柄包含兩個接觸端,兩個熱阻擋區(qū),手接觸區(qū),除了兩個接觸端外,散熱手柄的其他各個部分的橫截面形狀和面積大致是相同的,其形狀是實心圓形,實心四邊形,實心五邊形,實心六邊形,實心七邊形,實心八邊形,空心圓環(huán),空心四邊形,空心五邊形其中的一種,橫截面積要求小于12mm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散熱手柄的整體形狀是U型,W型,直線,圓弧,拋物線其中的一種,散熱手柄整體長度要求大于2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包括一至多個散熱手柄,容器在包括兩個散熱手柄的情況下,兩個散熱手柄的位置相對容器主體大致中心對稱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散熱手柄的兩個接觸端位于容器主體開口邊沿的上方,或者容器外側面,當位于容器開口邊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金曉行,
申請(專利權)人:諸暨市知聯(lián)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