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藥理學教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用于容納實驗器材的抽屜以及用于架空實驗器材的旋轉支架,所述外殼體內設置有用于容納抽屜的容納腔,所述旋轉支架包括前支撐架、后支撐架以及支撐板,所述前支撐架、后支撐架均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藥理學教學設備不僅可以容納實驗器材,便于攜帶,并且可以支起實驗器材架空所需要的旋轉支架,從而方便使用,旋轉支架的操作調節也較為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藥理學教學設備。
技術介紹
藥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藥物與機體(含病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和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德國人施米德貝爾(0.schmiedeberg,1838—1921)首創的實驗藥理學成為近代藥理學的基礎。藥物同毒物有時也難于嚴密區分,藥理學實際上也以毒物為研究對象,因此把藥理學中特別關于醫藥治療方面的應用作為藥物學(原意為藥餌學),與以毒物為對象的毒物學(toxicology)相區別。藥理學的學科任務是要為闡明藥物作用及作用機制、改善藥物質量、提高藥物療效、防治不良反應提供理論依據;研究開發新藥、發現藥物新用途并為探索細胞生理生化及病理過程提供實驗資料。藥理學的方法是實驗性的,即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觀察藥物對機體或其組成部分的作用規律并分析其客觀作用原理。近年來逐漸發展而設立的臨床藥理學是以臨床病人為研究和服務對象的應用科學,其任務是將藥理學基本理論轉化為臨床用藥技術,即將藥理效應轉化為實際療效,是基礎藥理學的后繼部分。學習藥理學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藥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機制及如何充分發揮其臨床療效,要理論聯系實際了解藥物在發揮療效過程中的因果關系。藥理學教學過程中經常需要應用到試管、滴液瓶等器材,這類器材的收納攜帶不是很方便,因此如何設計一種方便攜帶藥理學教學器材的設備,解決現有藥理學教學過程中器材收納攜帶不方便的問題,成為本行業技術人員的設計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方便攜帶且方便使用操作藥理學教學器材的藥理學教學設備。本技術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藥理學教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用于容納實驗器材的抽屜以及用于架空實驗器材的旋轉支架,所述外殼體內設置有用于容納抽屜的容納腔,外殼體的左端設置有連通容納腔的開口,從而方便從開口抽出抽屜,所述旋轉支架包括前支撐架、后支撐架以及支撐板,所述前支撐架、后支撐架均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一端鉸接在外殼體的側壁上,外殼體的側壁上固定有用于抵住第一支撐桿的側面的第一支撐塊,當第一支撐桿的側面抵壓在第一支撐塊上時,第一支撐桿相對水平面呈30°至70°的傾角,第二支撐桿的一端鉸接在第一支撐桿的另一端,第一支撐桿上固定有用于抵住第二支撐桿的第二支撐塊以及第三支撐塊,當第一支撐桿抵壓在第二支撐塊上時,第一支撐桿和第一支撐桿呈同一直線,當第二支撐桿抵壓在第三支撐塊上且第一支撐桿的側面抵壓在第一支撐塊上時,第二支撐桿相對水平面呈水平狀態,支撐板的兩端分別固定第一支撐桿的第二支撐桿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支撐桿的第二支撐桿的另一端,支撐板上開設有用于插入實驗器材的安裝孔。采用上述結構,不僅可以容納藥理學教學的常規實驗器材,并且可以通過旋轉展開旋轉支架,使得第二支撐桿相對水平面呈水平狀態,從而方便支撐板呈水平狀態,方便在安裝孔上放入插入實驗器材。本技術藥理學教學設備不僅可以容納實驗器材,便于攜帶,并且可以支起實驗器材架空所需要的旋轉支架,從而方便使用,旋轉支架的操作調節也較為方便。作為優選,所述抽屜上開設有用于容納試管的第一放置腔、用于容納圓形實驗器材的第二放置腔以及用于容納醫療器械的第三放置腔。作為優選,所述抽屜的底部開設有導軸孔,外殼體的容納腔內固定有導軸,導軸上套設有用于將抽屜向外推出的第一壓簧,第一壓簧的兩端分別抵在抽屜和容納腔的內壁上,所述外殼體上開設有拉桿孔,拉桿孔上滑動安裝有拉桿,拉桿上套設有將拉桿壓向容納腔的第二壓簧,抽屜的外壁上開設有用于插入拉桿的插孔。采用這種結構,拔出拉桿后,即可直接彈出抽屜,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作為優選,所述外殼體的上頂面開設有若干個用于插設試管的試管插孔。作為優選,所述外殼體、抽屜以及旋轉支架均采用塑料材質。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本技術藥理學教學設備不僅可以容納實驗器材,便于攜帶,并且可以支起實驗器材架空所需要的旋轉支架,從而方便使用,旋轉支架的操作調節也較為方便。【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藥理學教學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第一支撐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藥理學教學設備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技術的解釋而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參見圖1-圖3,本實施例藥理學教學設備,包括外殼體1、用于容納實驗器材的抽屜2以及用于架空實驗器材的旋轉支架,所述外殼體I內設置有用于容納抽屜2的容納腔11,夕卜殼體I的左端設置有連通容納腔11的開口 12,從而方便從開口 12抽出抽屜2,所述旋轉支架包括前支撐架31、后支撐架32以及支撐板33,所述前支撐架31、后支撐架32均包括第一支撐桿301、第二支撐桿302,所述第一支撐桿301的一端鉸接在外殼體I的側壁上,外殼體I的側壁上固定有用于抵住第一支撐桿301的側面的第一支撐塊41,當第一支撐桿301的側面抵壓在第一支撐塊41上時,第一支撐桿301相對水平面呈30°至70°的傾角,第二支撐桿302的一端鉸接在第一支撐桿301的另一端,第一支撐桿301上固定有用于抵住第二支撐桿302的第二支撐塊42以及第三支撐塊43,當第一支撐桿301抵壓在第二支撐塊42上時,第一支撐桿301和第一支撐桿301呈同一直線,當第二支撐桿302抵壓在第三支撐塊43上且第一支撐桿301的側面抵壓在第一支撐塊41上時,第二支撐桿302相對水平面呈水平狀態,支撐板33的兩端分別固定第一支撐桿301的第二支撐桿302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支撐桿302的第二支撐桿302的另一端,支撐板33上開設有用于插入實驗器材的安裝孔331。所述抽屜2上開設有用于容納試管的第一放置腔21、用于容納圓形實驗器材的第二放置腔22以及用于容納醫療器械的第三放置腔23。所述抽屜2的底部開設有導軸孔51,外殼體I的容納腔11內固定有導軸52,導軸52上套設有用于將抽屜2向外推出的第一壓簧53,第一壓簧53的兩端分別抵在抽屜2和容納腔11的內壁上,所述外殼體I上開設有拉桿54孔,拉桿54孔上滑動安裝有拉桿54,拉桿54上套設有將拉桿54壓向容納腔11的第二壓簧,抽屜2的外壁上開設有用于插入拉桿54的插孔55。所述外殼體I的上頂面開設有若干個用于插設試管的試管插孔13。所述外殼體1、抽屜2以及旋轉支架均采用塑料材質。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技術所作的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技術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藥理學教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用于容納實驗器材的抽屜以及用于架空實驗器材的旋轉支架,所述外殼體內設置有用于容納抽屜的容納腔,外殼體的左端設置有連通容納腔的開口,從而方便從開口抽出抽屜,所述旋轉支架包括前支撐架、后支撐架以及支撐板,所述前支撐架、后支撐架均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一端鉸接在外殼體的側壁上,外殼體的側壁上固定有用于抵住第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藥理學教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用于容納實驗器材的抽屜以及用于架空實驗器材的旋轉支架,所述外殼體內設置有用于容納抽屜的容納腔,外殼體的左端設置有連通容納腔的開口,從而方便從開口抽出抽屜,所述旋轉支架包括前支撐架、后支撐架以及支撐板,所述前支撐架、后支撐架均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一端鉸接在外殼體的側壁上,外殼體的側壁上固定有用于抵住第一支撐桿的側面的第一支撐塊,當第一支撐桿的側面抵壓在第一支撐塊上時,第一支撐桿相對水平面呈30°至70°的傾角,第二支撐桿的一端鉸接在第一支撐桿的另一端,第一支撐桿上固定有用于抵住第二支撐桿的第二支撐塊以及第三支撐塊,當第一支撐桿抵壓在第二支撐塊上時,第一支撐桿和第一支撐桿呈同一直線,當第二支撐桿抵壓在第三支撐塊上且第一支撐桿的側面抵壓在第一支撐塊上時,第二支撐桿相對水平面呈水平狀態,支撐板的兩端分別固定第一支撐桿的第二支撐桿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支撐桿的第二支撐桿的另一端,支撐板上開設有用于插入實驗器材的安裝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麗麗,譚福明,
申請(專利權)人:徐麗麗,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