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包括設有進料斗和出料口的機殼,在機殼腔體內分別設有與進料斗相通的定磨盤以及與定磨盤相對設置中間形成整形腔的動磨盤,與動磨盤滑動連接有一驅動動磨盤轉動對整形腔內的石墨進行粉碎整形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一固定盤,還包括多個安裝于固定盤上用于驅動動磨盤沿傳動軸橫向移動并通過外部控制器信號控制的驅動元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效率高,整形效果好,能耗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整形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
技術介紹
球形石墨是以優質高碳天然鱗片石墨為原料、采用加工工藝對石墨表面進行改性處理,生產的不同細度,形似橢圓球形的石墨產品,因球形石墨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結晶度高,成本低,理論嵌鋰容量高,充放電電位低且平坦等特點,是目前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重要部分,是國內外鋰離子電池生產用負極材料的換代產品。但目前球形石墨的整形多采用分級整形,實施過程麻煩,影響效率,且不能有效控制球形石墨的顆粒大小。CN 203382507 U公開了一種用于石墨球形化的臥式整形機,包括機殼和軸承座,所述機殼內設有轉盤和定子,所述轉盤和軸承座相連,所述轉盤上設有粉碎刀片,所述機殼中間位置設有開口向上的進料口。不能控制球形石墨的粒度,整形效果不佳,成品率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效率高,整形效果好,能耗低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包括設有進料斗和出料口的機殼,在機殼腔體內分別設有與進料斗相通的定磨盤以及與定磨盤相對設置中間形成整形腔的動磨盤,與動磨盤滑動連接有一驅動動磨盤轉動對整形腔內的石墨進行粉碎整形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一固定盤,還包括多個安裝于固定盤上用于驅動動磨盤沿傳動軸橫向移動并通過外部控制器信號控制的驅動元件。上述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所述驅動元件為氣缸,氣缸上設有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器控制信號的傳感元件。上述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所述定磨盤中間位置設有與進料斗相通的進料孔。上述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所述動磨盤上分別設有與傳動軸滑動連接的滑動軸承以及防止石墨顆粒進入滑動軸承的防塵罩。上述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所述進料斗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45°-60°。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進料斗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45°-60°,使進料方便快捷,不會產生石墨顆粒的阻滯;采用定磨盤和動磨盤配合與形成的整形腔進行整形,整形效果好,效率高,能耗低;動磨盤采用驅動元件沿傳動軸橫向移動,控制球形石墨的粒度,結構簡單,成品率高,采用傳感元件對驅動裝置進行控制,操作方便,增加了自動化程度,提高了對粒度準確控制,采用防塵罩,避免了石墨粉塵進入滑動軸承及傳動軸,影響滑動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包括設有進料斗I和出料口 2的機殼3,機殼3可進行拆卸,分為左右兩部分,且由設于機殼上耳部4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為使進料量與進料速度控制處于最佳狀態,所述進料斗I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45°-60°,而最佳值為55°,在機殼3腔體內分別設有與進料斗I相通的定磨盤5以及與定磨盤5相對設置中間形成整形腔6的動磨盤7,定磨盤5通過螺釘與機殼3固定,為使石墨原料進入到整形腔6以便整形,所述定磨盤5中間位置設有與進料斗I相通的進料孔8,為方便控制球形石墨的粒度,與動磨盤7滑動連接有一驅動動磨盤7轉動對整形腔6內的石墨進行粉碎整形的傳動軸9,傳動軸9與機殼3之間通過滾動軸承10連接,動磨盤7與定磨盤5整形過程中,動磨盤7在轉動的同時可沿傳動軸9橫向移動,控制對石墨顆粒的整形及粒度,具體為在動磨盤7上設有與傳動軸9滑動連接的滑動軸承11,滑動軸承11與傳動軸9滑動配合實現橫向移動,為防止石墨顆粒進入滑動軸承11以及傳動軸9影響滑動,在動磨盤7上設有的防塵罩12,防塵罩12設置在傳動軸9的端部并與動磨盤固定,具體固定方式為通過螺釘或焊接的方式進行固定,在傳動軸9上固定連接有一固定盤13,固定連接為現有技術,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固定連接為鍵連接或者其他的固定方式,為實現動磨盤7的沿傳動軸9的橫向移動,還包括多個安裝于固定盤13上用于驅動動磨盤7沿傳動軸9橫向移動并通過外部控制器信號控制的驅動元件,所述驅動元件為氣缸14,氣缸14上設有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器控制信號的傳感元件,所述傳感元件為位置傳感器。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以內。【主權項】1.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進料斗和出料口的機殼,在機殼腔體內分別設有與進料斗相通的定磨盤以及與定磨盤相對設置中間形成整形腔的動磨盤,與動磨盤滑動連接有一驅動動磨盤轉動對整形腔內的石墨進行粉碎整形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一固定盤,還包括多個安裝于固定盤上用于驅動動磨盤沿傳動軸橫向移動并通過外部控制器信號控制的驅動元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元件為氣缸,氣缸上設有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器控制信號的傳感元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磨盤中間位置設有與進料斗相通的進料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磨盤上分別設有與傳動軸滑動連接的滑動軸承以及防止石墨顆粒進入滑動軸承的防塵罩。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斗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45°-60°。【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包括設有進料斗和出料口的機殼,在機殼腔體內分別設有與進料斗相通的定磨盤以及與定磨盤相對設置中間形成整形腔的動磨盤,與動磨盤滑動連接有一驅動動磨盤轉動對整形腔內的石墨進行粉碎整形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一固定盤,還包括多個安裝于固定盤上用于驅動動磨盤沿傳動軸橫向移動并通過外部控制器信號控制的驅動元件。本技術結構簡單,可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效率高,整形效果好,能耗低。【IPC分類】B02C7/12, B02C7/11, B02C7/06, B02C7/14【公開號】CN205361483【申請號】CN201620115760【專利技術人】孫偉偉, 付寶鵬 【申請人】青島田莊恒源石墨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6年2月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調節球形石墨顆粒形狀及粒度的整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進料斗和出料口的機殼,在機殼腔體內分別設有與進料斗相通的定磨盤以及與定磨盤相對設置中間形成整形腔的動磨盤,與動磨盤滑動連接有一驅動動磨盤轉動對整形腔內的石墨進行粉碎整形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一固定盤,還包括多個安裝于固定盤上用于驅動動磨盤沿傳動軸橫向移動并通過外部控制器信號控制的驅動元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偉偉,付寶鵬,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田莊恒源石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