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包括依次連接面層、中間層、底層、保溫層和吸熱層,所述面層的經線由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加捻而成,面層的緯線為蜘蛛絲纖維,所述中間層由甲殼素纖維織成,所述底層由棉纖維織成,所述吸熱層由至少兩層PE高分子透氣膜熱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氣膜之間填充有碳化鋯顆粒,所述保溫層由至少兩層聚四氟乙烯膜熱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間填充有陶瓷顆粒,保暖效果更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
技術介紹
隨便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穿著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現有面料一般為單純的棉或者聚酯纖維來進行保暖,有時為了也會摻雜一些氨綸等進行加捻,但是主要均是依靠材料本身的保暖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保暖效果更佳。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包括依次連接的面層、中間層、底層、保溫層和吸熱層,所述面層的經線由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加捻而成,面層的瑋線為蜘蛛絲纖維,所述中間層由甲殼素纖維織成,所述底層由棉纖維織成,所述吸熱層由至少兩層PE高分子透氣膜熱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氣膜之間填充有碳化鋯顆粒,所述保溫層由至少兩層聚四氟乙烯膜熱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間填充有陶瓷顆粒。優選的,所述面層、中間層、底層、保溫層和吸熱層的厚度比為5:4:2:1:1。優選的,所述芳綸纖維的直徑為Ιμπι,大豆纖維的直徑為2μπι,蜘蛛絲纖維的直徑為0.5μπι0優選的,所述甲殼素纖維的直徑為Ιμπι,所述棉纖維的直徑為1.5μπι。優選的,所述碳化錯顆粒的直徑為lOOnm,陶瓷顆粒的直徑為150nm。本技術的優點為:1.碳化鋯顆粒可以吸收可見光和紫外線轉變成紅外線向人體輻射,達到自吸熱的目的,并且可以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人體發射的紅外線可以被陶瓷顆粒反射,達到保存熱量的目的,通過吸熱層和保溫層的聯合作用,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大豆纖維和棉纖維可以起到輔助保暖的作用;2.另外由于甲殼素纖維、PE高分子透氣膜、聚四氟乙烯膜等都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使得面料不但保暖而且透氣;3.蜘蛛絲纖維具有極高的強度,使得整個面層的強度較高,從而提升整個面料的強度,但是由于蜘蛛絲的產量很少,主要通過結網得到,因此通過加入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的方式來降低蜘蛛絲的使用量,且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強度較高,雖然與蜘蛛絲纖維比稍差,對面層的結構強度有一定影響,但是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原料易得,使得面層仍具有較高的強度;4.同時采用了大豆纖維、蜘蛛絲、甲殼素等動植物纖維,這類纖維可再生,環保可降解,有利于環節資源和環境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面層;2、中間層;3、底層;4、保溫層;5、吸熱層。【具體實施方式】[0013I參照圖1對本實施例進行說明。—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包括依次連接的面層1、中間層2、底層3、保溫層4和吸熱層5,面層I的經線由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而成,瑋線為蜘蛛絲纖維,中間層2由甲殼素纖維織成,底層3由棉纖維織成,其中芳綸纖維的直徑為Ιμπι,大豆纖維的直徑為2μπι,蜘蛛絲纖維的直徑為0.5μπι,甲殼素纖維的直徑為Ιμπι,棉纖維的直徑為1.5μπι,面層1、中間層2和底層3之間通過金屬絲(銅絲或銀絲等)或紗線縫合連接,保溫層4和底層3粘接,保溫層4和吸熱層5粘接,面層1、中間層2、底層3、保溫層4和吸熱層5的厚度比為5:4:2:1:1。吸熱層5由兩層PE高分子透氣膜熱粘合而成,PE高分子透氣膜之間填充有碳化鋯顆粒,保溫層4由兩層聚四氟乙烯膜熱粘合而成,聚四氟乙烯膜之間填充有陶瓷顆粒,保溫層4的聚四氟乙烯膜和吸熱層的PE高分子透氣膜粘合,其中碳化鋯顆粒的直徑為lOOnm,陶瓷顆粒的直徑為150nmo本技術的優點為:碳化鋯顆粒可以吸收可見光和紫外線轉變成紅外線向人體輻射,達到自吸熱的目的,并且可以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人體發射的紅外線可以被陶瓷顆粒反射,達到保存熱量的目的,通過吸熱層5和保溫層4的聯合作用,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另外大豆纖維和棉纖維可以起到輔助保暖的作用;另外由于甲殼素纖維、PE高分子透氣膜、聚四氟乙烯膜等都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使得面料不但保暖而且透氣;同時采用了大豆纖維、蜘蛛絲、甲殼素等動植物纖維,這類纖維可再生,環保可降解,有利于環節資源和環境問題。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技術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包括依次連接的面層、中間層、底層、保溫層和吸熱層,所述面層的經線由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加捻而成,面層的瑋線為蜘蛛絲纖維,所述中間層由甲殼素纖維織成,所述底層由棉纖維織成, 所述吸熱層由至少兩層PE高分子透氣膜熱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氣膜之間填充有碳化鋯顆粒,所述保溫層由至少兩層聚四氟乙烯膜熱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間填充有陶瓷顆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其特征是:所述面層、中間層、底層、保溫層和吸熱層的厚度比為5:4:2:1: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其特征是:所述芳綸纖維的直徑為Ιμ??,大豆纖維的直徑為2μπι,蜘蛛絲纖維的直徑為0.5μπι。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甲殼素纖維的直徑為Ιμπι,所述棉纖維的直徑為1.5μπι。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碳化鋯顆粒的直徑為lOOnm,陶瓷顆粒的直徑為150n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包括依次連接面層、中間層、底層、保溫層和吸熱層,所述面層的經線由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加捻而成,面層的緯線為蜘蛛絲纖維,所述中間層由甲殼素纖維織成,所述底層由棉纖維織成,所述吸熱層由至少兩層PE高分子透氣膜熱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氣膜之間填充有碳化鋯顆粒,所述保溫層由至少兩層聚四氟乙烯膜熱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間填充有陶瓷顆粒,保暖效果更佳。【IPC分類】B32B9/04, B32B27/12, B32B7/12, B32B33/00, B32B27/34, B32B18/00, B32B9/02, B32B27/32, B32B27/14, B32B27/30【公開號】CN205364699【申請號】CN201620121252【專利技術人】朱思火 【申請人】杭州大地印染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6年2月16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強度透氣自熱保溫面料,包括依次連接的面層、中間層、底層、保溫層和吸熱層,所述面層的經線由芳綸纖維和大豆纖維加捻而成,面層的緯線為蜘蛛絲纖維,所述中間層由甲殼素纖維織成,所述底層由棉纖維織成,所述吸熱層由至少兩層PE高分子透氣膜熱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氣膜之間填充有碳化鋯顆粒,所述保溫層由至少兩層聚四氟乙烯膜熱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間填充有陶瓷顆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思火,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大地印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