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具有作為偏振片的保護膜的功能和亮度提高功能的光學膜、以及能夠以長條狀制造該光學膜的溶液制膜方法。通過在行進的帶上連續地流延第一膠漿和第二膠漿而形成流延膜,從帶上剝離而形成濕膜。在濕膜的由第二膠漿形成的第二層上用形狀賦予輥形成凹部和凸部。將該濕膜引導至加熱室中,運送至少15分鐘進行加熱處理。通過該加熱得到光學膜。所得到的光學膜具備纖維素酰化物層(21)和固化層(22)。固化層(22)比纖維素酰化物層(21)的折射率高,在與纖維素酰化物層的界面上具有多個棱鏡(22a)。棱鏡片(16)由該光學膜得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學膜和制造光學膜的溶液制膜方法。
技術介紹
近年來,液晶顯示裝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得到普及。該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低耗電、薄型等特點,被利用到從家用電視那樣的大型機器到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器或數碼相機、手機等小型機器的各種各樣的機器中。在這樣的液晶顯示裝置中,以背光照亮液晶面板的背光方式得到普及。背光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一般結構具備根據電信號使光的透射率變化的液晶面板和從其背后照射光的光源單元(背光)。液晶面板由正交尼科爾配置的一對偏振片和夾持在它們之間使透射的光的偏振狀態變化的液晶單元構成。此外,光源單元由熒光管、LED(LightEmittingDiode)等光源、和為了將液晶面板的整面均勻地照亮而使來自光源的光發生散射并擴散的擴散片或用于使正面亮度提高的被稱為所謂的BEF(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的亮度增強片等構成。這樣,液晶顯示裝置由多個部件構成,為了使液晶顯示裝置進一步薄型化,通過使各個部件更薄來應對。例如,大多作為偏振片的保護膜使用的纖維素酰化物膜近年來也越來越薄。作為所述亮度增強片,多使用棱鏡片。該棱鏡片使從光源斜向射出的光向液晶面板的法線方向偏向。作為在一個面上以一定的間隔形成有截面為三角形的多個棱鏡的棱鏡片,可分類為:使形成有棱鏡的面(以下稱為棱鏡面)的朝向面向液晶面板側(與光源相反的一側)配置的折射型棱鏡片(所謂的向上棱鏡片)和使棱鏡面面向光源側的全反射型棱鏡片(所謂的向下棱鏡片)。向上棱鏡片在從與棱鏡面相反的一側的面入射的光線從棱鏡的斜面射出時,使該光線向液晶面板的法線方向折射。另一種的向下棱鏡片使從棱鏡的一個斜面入射進入到棱鏡內部的來自光源的光線在另一個斜面向液晶面板的法線方向發生全反射而射出。此外,例如日本特開2009-157029號公報中記載的那樣,已知有使棱鏡形成于內部的光學膜。此外,作為在內部形成有圖形的光學元件,例如日本特開2005-173057號公報中記載的那樣,有在玻璃上通過紫外線固化的兩種樹脂層疊、在兩種樹脂的界面上形成有衍射光柵的圖形的光學元件。此外,作為在內部形成了棱鏡的光學膜的制造方法,例如日本特開2009-157029號公報中記載的那樣,提出了如下方法:將電離放射線固化樹脂擠壓到形成有棱鏡的表面并轉印后,通過照射電離放射線使電離放射線固化樹脂固化,從而形成光學元件。作為在內部形成有圖形的光學元件的制造方法,例如日本特開2005-173057號公報中記載的那樣,提出了如下方法:通過在構成光學元件的一部分的玻璃板與形成有圖形的模具之間夾持第一紫外線固化型樹脂從而對該樹脂賦予圖形,在該第一紫外線固化型樹脂的圖形面放置第二紫外線固化型樹脂并加壓來形成光學元件。但是,即使使各個部件變薄,液晶顯示裝置的薄型化也有限。此外,使所述纖維素酰化物膜進一步變薄時,在制作偏振片時存在操作性(處理性)變差的問題。此外,使棱鏡片變薄時,棱鏡片的彎曲變大,在制作偏振片時產生問題。因此,期望通過使纖維素酰化物膜一并具有棱鏡片的亮度提高功能來減少液晶顯示裝置的部件數而有助于薄型化。根據日本特開2009-157029號公報中記載的制造方法,電離放射線固化樹脂有時無法進入棱鏡的圖形的凹部,會形成微小的空隙,該方法稱不上是可靠的制造方法。同樣地,根據日本特開2005-173057號公報中記載的制造方法,第二紫外線固化型樹脂有時無法進入第一紫外線固化型樹脂的圖形的凹部,會形成微小的空隙,該方法稱不上是可靠的制造方法。日本特開2005-173057號公報中記載的制造方法還由于難以連續地制造,從而無法制造作為例如棱鏡片的材料的長條狀的光學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作為偏振片的保護膜的功能和亮度提高功能的光學膜、以及能夠以長條狀制造該光學膜的溶液制膜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光學膜具備纖維素酰化物層和固化層。纖維素酰化物層具有成為光學膜的一個膜面的一面,含有纖維素酰化物。固化層具有成為光學膜的另一個膜面的一面,由透明的熱固化樹脂在纖維素酰化物層的另一面上形成,比纖維素酰化物層的折射率高,在與纖維素酰化物層的界面上具有多個棱鏡。優選纖維素酰化物為三醋酸纖維素。優選熱固化樹脂的折射率為1.50以上且2.20以下的范圍。優選熱固化樹脂為通過具有含有烯鍵式不飽和鍵的聚合性基團的熱固性化合物的熱固化而生成的樹脂。優選熱固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上述的聚合性基團。優選光學膜配置在具有液晶單元和2片偏振膜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源側的偏振膜上,以與該偏振膜的光源側密合的狀態設置。本專利技術的溶液制膜方法包括下述的第一工序、第二工序、第三工序以及第四工序,制造具有多個棱鏡的光學膜。第一工序通過在行進的流延支撐體上連續地流延第一膠漿和第二膠漿,形成由第一膠漿形成的第一層和由第二膠漿形成的第二層層疊而成的流延膜;所述第一膠漿含有纖維素酰化物和第一溶劑,所述第二膠漿含有纖維素酰化物、用于通過熱固化而生成折射率比纖維素酰化物高的透明的熱固化樹脂的熱固性化合物和第二溶劑。第二工序通過將流延膜以殘存有第一溶劑和第二溶劑的狀態從流延支撐體剝離而形成濕膜。第三工序利用在圓周面上沿圓周方向交替形成有在流延膜的寬度方向上延伸的截面為三角形的多個凹部和凸部的形狀賦予輥,從第二層側對運送中的流延膜或濕膜進行擠壓,從而在第二層上連續地形成多個棱鏡。第四工序通過將經過第三工序、殘留溶劑量相對于固體成分為300%以下的流延膜或濕膜邊加熱邊運送至少15分鐘,使熱固性化合物在多個棱鏡上滲出,將流延膜或濕膜干燥使熱固性化合物固化。優選第四工序將流延膜或濕膜加熱并保持在140℃以上且200℃以下的范圍內的溫度。優選第四工序通過在調節了溫度的氣氛中運送從而對流延膜或濕膜進行加熱。優選熱固化樹脂的折射率為1.50以上且2.20以下的范圍。優選熱固性化合物的分子量為250以上且2000以下的范圍內。優選熱固性化合物具有含有烯鍵式不飽和鍵的聚合性基團,更優選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該聚合性基團。本專利技術的光學膜除了具有作為偏振片的保護膜的功能之外,還具有提高亮度的功能。此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溶液制膜方法,能夠以長條狀地制造一并具有作為偏振片的保護膜的功能和亮度提高功能的光學膜。附圖說明通過參照附圖,閱讀優選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理解上述目的、優點。圖1為表示使用實施了本專利技術的棱鏡片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構成的一例的說明圖。圖2為表示棱鏡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學膜,其特征在于,具備:纖維素酰化物層,其具有成為一個膜面的一面,含有纖維素酰化物;和固化層,其具有成為另一個膜面的一面,由透明的熱固化樹脂在所述纖維素酰化物層的另一面上形成,比所述纖維素酰化物層的折射率高,在與所述纖維素酰化物層的界面上具有多個棱鏡。
【技術特征摘要】
2014.12.26 JP 2014-2641681.一種光學膜,其特征在于,具備:
纖維素酰化物層,其具有成為一個膜面的一面,含有纖維素酰化物;和
固化層,其具有成為另一個膜面的一面,由透明的熱固化樹脂在所述纖維素酰化物層
的另一面上形成,比所述纖維素酰化物層的折射率高,在與所述纖維素酰化物層的界面上
具有多個棱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纖維素酰化物為三醋酸纖維素。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熱固化樹脂的折射率為1.50以上且
2.20以下的范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熱固化樹脂為通過具有含有烯鍵式不
飽和鍵的聚合性基團的熱固性化合物的熱固化而生成的樹脂。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學膜,其中,所述熱固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所述
聚合性基團。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學膜,其中,所述光學膜被配置在具有液晶單元和2片偏
振膜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源側的所述偏振膜上,以與所述偏振膜的光源側密合的狀態設
置。
7.一種溶液制膜方法,其為制造具有多個棱鏡的光學膜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下述工序:
第一工序:通過在行進的流延支撐體上連續地流延第一膠漿和第二膠漿,形成由所述
第一膠漿形成的第一層和由所述第二膠漿形成的第二層層疊而成的流延膜;所述第一膠漿
含有纖維素酰化物和第一溶劑,所述第二膠漿含有纖維素酰化物、用于通過熱固化而生成
折射率比纖維素酰化物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中村直貴,大谷進一,實藤龍二,福重裕一,矢內雄二郎,濱地洋平,
申請(專利權)人: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