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動力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及其組合裝置,包括外殼、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以及離合器,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通過離合器固定在外殼上,外殼內設有水箱,水箱內裝水,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一側浸在水中,離合器包括若干支柱、外軸承和半圓寸軸,半圓寸軸固設于外殼上,每個支柱內部都設有推力彈簧,支柱一端穿設過外軸承并抵接半圓寸軸,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上設有支點槽,支點槽的表面為軟體可收縮面,支柱的另一端活動地穿設于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內并抵接軟體可收縮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浮力和重力交替做功,產生持續的動力輸出,串聯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大的輸出動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動力裝置
,尤其涉及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及其組合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動力的獲得方式很多,主要有火力、水力、核能等發電方式居多,而火力、核能發電生成電能所占的比如最高,而火電和核電的原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在獲得動力的同時,也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因此,很多可再生能源被廣泛使用,比如太陽能、風能、海洋潮汐、地熱能等,但是均有氣候、地域的限制,尤其是太陽能目前的利用效率低,還存在技術上的瓶頸,難以大規模推廣應用。因此,急需提供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及其組合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是提供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整個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都形成重力向下,力量平衡機器靜止,當在水箱一面注入水之后,置于水箱部分的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即由重力向下變成浮力上升,水箱部分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的上升力抵消掉水壓強后仍處于浮力上升狀態,另一面的圓環也仍然是重力向下,此時兩部分都產生順時針旋轉力,由于浮力上升的終點是重力向下的起點,重力向下的終點是浮力上升的起點,所以浮力和重力在轉換的時候可忽略消耗,形持續的動力輸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組合裝置,將上述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串聯在一起,提供更大的輸出動力。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包括外殼、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以及離合器,所述外殼內設有水箱,所述水箱內裝水,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一側浸在水中,所述離合器包括若干支柱、外軸承和半圓寸軸,所述半圓寸軸固設于所述外殼上,每個所述支柱內部都設有推力彈簧,所述支柱一端穿設過所述外軸承并抵接所述半圓寸軸,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上設有支點槽,所述支點槽的表面為軟體可收縮面,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活動地穿設于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內并抵接所述軟體可收縮面。較優地,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上設有若干中空腔體以及若干鏤空結構。較優地,所述支柱包括套管以及設于所述套管內的伸縮桿,所述套管內壁設有限位凸臺,所述推力彈簧一端抵接所述限位凸臺,所述推力彈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伸縮桿的內側端部。較優地,所述水箱的體積小于所述外殼體積的二分之一。較優地,所述支點槽的側邊還設有尖嘴口。較優地,當所述支柱轉動到所述水箱對應位置時,所述支柱與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分離。較優地,當所述支柱轉動到遠離所述水箱位置時,所述支柱與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重新結合。較優地,所述外軸承與對外做功軸承連接。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組合裝置,包括至少兩個互相串聯的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相鄰的所述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之間通過對外做功軸承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整個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都形成重力向下,力量平衡機器靜止,當在水箱一面注入水之后,置于水箱部分的圓環即由重力向下變成浮力上升,水箱部分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的上升力抵消掉水壓強后仍處于浮力上升狀態,另一面的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也仍然是重力向下,此時兩部分都產生順時針旋轉力,由于浮力上升的終點是重力向下的起點,重力向下的終點是浮力上升的起點,所以浮力和重力在轉換的時候可忽略消耗,形持續的動力輸出,輸出的動力可以用于做功,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組合裝置,將上述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串聯在一起,提供更大的輸出動力。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的右側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支柱與支點槽結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支柱與支點槽分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組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這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實施例1如圖1-4所示,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包括外殼1、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以及離合器3,所述外殼1內設有水箱11,所述水箱11內裝水,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一側浸在水中,所述離合器3包括若干支柱31、外軸承32和半圓寸軸33,所述半圓寸軸33固設于所述外殼1上,每個所述支柱31內部都設有推力彈簧4,所述支柱31一端穿設過所述外軸承32并抵接所述半圓寸軸33,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上設有支點槽23,所述支點槽23的表面為軟體可收縮面24,所述支柱31的另一端313活動地穿設于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內并抵接所述軟體可收縮面24。本專利技術由外殼1、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離合器3三大部分組成;支柱31內部有推力彈簧,支柱31與外軸承32連接在一起,圍繞固定的半圓寸軸33轉動一起控制支柱31的制動形成離合效果;離合器存在的意義是當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2與支柱31的連接遇到阻礙時可暫時將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與支柱31分離,當阻礙消失時又及時將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與支柱31組合起來;支柱31和支點槽23結合的時候將軟體可收縮面24一起壓進支點槽23內,軟體可收縮面24有韌性受到壓力可隨著變形,沒有壓力后又自動回復;整個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都形成重力向下,力量平衡機器靜止,當在水箱11一面注入水之后,置于水箱11部分的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即由重力向下變成浮力上升,水箱部分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的上升力抵消掉水壓強后仍處于浮力上升狀態,另一面的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也仍然是重力向下,此時兩部分都產生順時針旋轉力,由于浮力上升的終點是重力向下的起點,重力向下的終點是浮力上升的起點,所以浮力和重力在轉換的時候可忽略消耗,形持續的動力輸出,輸出的動力可以用于做功。較優地,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上設有若干中空腔體21以及若干鏤空結構22。中間腔體21和鏤空結構22可以減輕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2的重量,減小重力,盡可能增大接觸面積,從而增大浮力。較優地,所述支柱31包括套管312以及設于所述套管312內的伸縮桿313,所述套管312內壁設有限位凸臺314,所述推力彈簧4一端抵接所述限位凸臺314,所述推力彈簧314的另一端抵接所述伸縮桿313的內側端部。較優地,所述水箱11的體積小于所述外殼1體積的二分之一。較優地,所述支點槽23的側邊還設有尖嘴口25。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以及離合器,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通過所述離合器固定在所述外殼上,所述外殼內設有水箱,所述水箱內裝水,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一側浸在水中,所述離合器包括若干支柱、外軸承和半圓寸軸,所述半圓寸軸固設于所述外殼上,每個所述支柱內部都設有推力彈簧,所述支柱一端穿設過所述外軸承并抵接所述半圓寸軸,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上設有支點槽,所述支點槽的表面為軟體可收縮面,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活動地穿設于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內并抵接所述軟體可收縮面。
【技術特征摘要】
1.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
屬環以及離合器,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通過所述離合器固定在所述
外殼上,所述外殼內設有水箱,所述水箱內裝水,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
環一側浸在水中,所述離合器包括若干支柱、外軸承和半圓寸軸,所述半圓寸軸
固設于所述外殼上,每個所述支柱內部都設有推力彈簧,所述支柱一端穿設過所
述外軸承并抵接所述半圓寸軸,所述圓形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上設有支點槽,
所述支點槽的表面為軟體可收縮面,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活動地穿設于所述圓形
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內并抵接所述軟體可收縮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
分段中空不銹鋼金屬環上設有若干中空腔體以及若干鏤空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浮力交替作用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
包括套管以及設于所述套管內的伸縮桿,所述套管內壁設有限位凸臺,所述推
力彈簧一端抵接所述限位凸臺,所述推力彈簧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偉,
申請(專利權)人:龍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