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套絲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長管可自進的套絲機。
技術介紹
套絲機主要用于管道安裝,過去主要是采用手動套絲,后來雖然引進套絲機,但是整個操作過程中仍然需要兩個拿住長管的兩端,來進行套絲以防止套絲過程發生錯誤,影響整個管件的管件質量,并且勞動強度高,人工投入大,操作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長管可自進的套絲機,該套絲機的套絲機主體前后兩側各有一個輔助支架和移動車,長管通過固定環固定,套絲過程中長管通過移動車帶動緩慢進入,套絲結束后通過回位彈簧進行回位,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長管可自進的套絲機,包括套絲機主體、輔助支架、底座、松緊帶、限位桿、導軌板、電機、拉線、固定環、壓緊桿、柔性壓塊、移動車、滾輪和連接桿,所述底座上有套絲機主體,所述底座前后各有一個輔助支架,所述底座前后兩側各有一對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的端部通過松緊件與輔助支架相連,所述輔助支架的兩個側支撐板上端與松緊帶兩端相連,所述輔助支架的兩個側支撐板之間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軸通過拉線與移動車相連,所述輔助支架外側有導軌板,所述導軌板內有移動車,所述移動車下方有一對轉軸,每個轉軸的端部各有一個滾輪,所述移動車的滾輪在導軌板內移動車通過滾輪在導軌板內運動,所述移動車上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上方中部有壓緊桿,所述壓緊桿上套有調節件,所述壓緊桿下端有柔性壓塊,套絲過程中柔性壓塊壓緊待套絲鋼管,待套絲鋼管在松緊帶上并穿過套絲機主體。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軌板外側端有擋板,所述擋板通過回位彈簧與移動車相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長管可自進的套絲機,包括套絲機主體(1)、輔助支架(2)、底座(4)、松緊帶(5)、限位桿(6)、導軌板(8)、電機、拉線(11)、固定環(13)、壓緊桿(14)、柔性壓塊(15)、移動車(17)、滾輪(18)和連接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有套絲機主體(1),所述底座(4)前后各有一個輔助支架(2),所述底座(4)前后兩側各有一對限位桿(6),所述限位桿(6)的端部通過松緊件(7)與輔助支架(2)相連,所述輔助支架(2)的兩個側支撐板上端與松緊帶(5)兩端相連,所述輔助支架(2)的兩個側支撐板之間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軸通過拉線(11)與移動車(17)相連,所述輔助支架(2)外側有導軌板(8),所述導軌板(8)內有移動車(17),所述移動車(17)下方有一對轉軸,每個轉軸的端部各有一個滾輪(18),所述移動車(17)的滾輪(18)在導軌板(8)內移動車(17)通過滾輪(18)在導軌板(8)內運動,所述移動車(17)上有固定環(13),所述固定環(13)上方中部有壓緊桿(14),所述壓緊桿(14)上套有調節件(16),所述壓緊桿(14)下端有柔性壓塊(15),套絲過程中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長管可自進的套絲機,包括套絲機主體(1)、輔助支架(2)、底座(4)、松緊帶(5)、限位桿(6)、導軌板(8)、電機、拉線(11)、固定環(13)、壓緊桿(14)、柔性壓塊(15)、移動車(17)、滾輪(18)和連接桿(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有套絲機主體(1),所述底座(4)前后各有一個輔助支架(2),所述底座(4)前后兩側各有一對限位桿(6),所述限位桿(6)的端部通過松緊件(7)與輔助支架(2)相連,所述輔助支架(2)的兩個側支撐板上端與松緊帶(5)兩端相連,所述輔助支架(2)的兩個側支撐板之間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軸通過拉線(11)與移動車(17)相連,所述輔助支架(2)外側有導軌板(8),所述導軌板(8)內有移動車(17),所述移動車(17)下方有一對轉軸,每個轉軸的端部各有一個滾輪(18),所述移動車(17)的滾輪(18)在導軌板(8)內移動車(17)通過滾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海堂,唐兵傳,張貴廷,李盛,靳亞北,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