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旁差速鎖,包括兩根副軸,和安裝在兩根副軸上的兩個副輪與兩個旋帽,在副軸外安裝有兩個液壓缸;其特征在于:差速器安裝在兩個車輪之間,差速器與上車輪由上輪軸連接,差速器與下車輪由下輪軸連接,差速器與上車輪之間的上輪軸外圓周上安裝一個上輪軸外齒輪,上輪軸外齒輪的外側安裝一個上副輪,上副輪的外輪齒與上輪軸外齒輪的外輪齒相匹配相嚙合旋轉,上副輪安裝在上副軸的上端,上副軸的下端有上副軸下端外螺紋,上副軸下端外螺紋外套擰有一個上旋帽,上旋帽的下端面有上旋帽下端面齒,上旋帽的內孔有上旋帽內螺紋,上旋帽內螺紋與上副軸下端外螺紋相匹配相嚙合,上旋帽下端面齒下側對應有下旋帽上端面齒、下副軸和下副輪,上旋帽下端面齒與下旋帽上端面齒嚙合為差速鎖鎖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差速器旁差速鎖,適用于所有的汽車差速器,屬差速器科學
技術介紹
差速器和差速鎖在現代汽車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現在很多差速鎖都是裝在差速器內,而且其差速鎖都是由差速器兩側的車輪速度差導致自動鎖住,這種方式對于智能汽車來說就過于簡單了,因為不同類型的汽車要求不同,比如小型汽車、SUV、客車、小型貨車、大貨車、賽車它們的打滑漂移軌跡都不一樣,本專利技術是利用差速器外安裝的差速鎖,并且利用汽車的CPU設置差速器兩側車輪的旋轉速度差異值及兩側車輪的旋轉速度絕對值,來啟動或關閉差速鎖,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汽車和不同要求的汽車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差速鎖安裝在差速器外并由汽車CPU控制液壓啟動差速鎖的差速器旁差速鎖。差速器旁差速鎖,包括兩根副軸,和安裝在兩根副軸上的兩個副輪與兩個旋帽,在副軸外安裝有兩個液壓缸;其特征在于:1、差速器安裝在兩個車輪之間,差速器與上側的上車輪由上輪軸連接,差速器與下側的下車輪由下輪軸連接,差速器的軸心線與上車輪、下車輪、上輪軸、下輪軸的軸心線重疊,發動機的旋轉動力通過差速器輸入到上輪軸和下輪軸,差速器與上車輪之間的上輪軸外圓周上固定安裝有一個上輪軸外齒輪,上輪軸外齒輪的軸心線與上輪軸的軸心線重疊,上輪軸外齒輪遠離上輪軸的外側安裝有一個上副輪,上副輪為一個具有外輪齒的齒輪,上副輪的外輪齒與上輪軸外齒輪的外輪齒相匹配相嚙合旋轉,上副輪的輪齒為直齒,上輪軸外齒輪的輪齒也為直齒,上輪軸外齒輪的輪齒長度比上副輪的輪齒長度長,使上副輪的輪齒可以在上輪軸外齒輪的輪齒上做順上副輪和上輪軸外齒輪的中心軸線方向移動,上副輪固定安裝在一根上副軸的上端,上副輪的軸心線與上副軸的軸心線重疊,上副輪的外徑比上副軸的外徑大,上副軸的下端有上副軸下端外螺紋,上副軸下端的上副軸下端外螺紋外套擰有一個上旋帽,上旋帽的下端面有上旋帽下端面齒,上旋帽的內孔有上旋帽內螺紋,上旋帽內螺紋與上副軸下端外螺紋相匹配相嚙合,使上旋帽可以擰在上副軸的下端:上旋帽正向旋轉使上旋帽向上移動、上旋帽反向旋轉使上旋帽向下移動,上旋帽的上端面固定連接有一個上旋擰彈簧,上旋擰彈簧的上端與上旋擰彈簧上固定環的下側面固定連接,上旋擰彈簧上固定環固定安裝在上副軸的外圓表面,上旋擰彈簧的彈簧圈套在上副軸上,上旋擰彈簧的彈簧圈內徑為R,上副軸的外徑為r,R>2r,使上旋帽旋轉帶動上旋擰彈簧的下端繞上副軸旋轉并旋擰上旋擰彈簧,從而使上旋擰彈簧形成一個旋轉回復力,使在上旋帽不再受到外力作用時,上旋帽可以在上旋擰彈簧旋轉回復力作用下,旋轉回復到上副軸的下端頭旋進到上旋帽內孔長度三分之二的位置,即此時上副軸的下端頭距離上旋帽內孔最深處的距離為上旋帽內孔長度的三分之一,在上副軸的上旋擰彈簧上固定環上側面與上副輪的下側面之間固定安裝有一個上軸承,上軸承的下側面有一個上軸承擋圈,使上軸承的外圈只能繞上副軸的軸心線旋轉,而不能順上副軸的軸心線方向移動,上軸承的外圈上固定安裝有一根上液壓推力支桿,上液壓推力支桿與上副軸的徑向線平行,上液壓推力支桿遠離上副軸的一端朝向上副輪的側面與上液壓缸的液壓活塞相連接,上液壓缸的液壓缸套頂部有一根上液壓管,上液壓缸的液壓缸套固定在車架上,使上液壓缸的液壓活塞被上液壓管輸入的液壓油向下推壓液壓活塞并使液壓活塞向下移動時,能推動上液壓推力支桿并帶動上軸承和上副軸及上旋帽向下移動,從而使上旋帽的上旋帽下端面齒與下旋帽的下旋帽上端面齒靠近,上副輪的上端面固定安裝有一個上推力軸承,上推力軸承的軸心線與上副軸的軸心線重疊,上推力軸承的上端面固定安裝有一根上拉彈簧,上拉彈簧的上端固定安裝在上拉彈簧固定桿上,上拉彈簧固定桿固定安裝在車架上。2、差速器與下車輪之間的下輪軸外圓周上固定安裝有一個下輪軸外齒輪,下輪軸外齒輪的軸心線與下輪軸的軸心線重疊,下輪軸外齒輪遠離下輪軸的外側安裝有一個下副輪,下副輪為一個具有外輪齒的齒輪,下副輪的外輪齒與下輪軸外齒輪的外輪齒相匹配相嚙合旋轉,下副輪的輪齒為直齒,下輪軸外齒輪的輪齒也為直齒,下輪軸外齒輪的輪齒長度比下副輪的輪齒長度長,使下副輪的輪齒可以在下輪軸外齒輪的輪齒上做順下副輪和下輪軸外齒輪的中心軸線方向移動,下副輪固定安裝在一根下副軸的下端,下副輪的軸心線與下副軸的軸心線重疊,下副輪的外徑比下副軸的外徑大,下副軸的上端有下副軸上端外螺紋,下副軸上端的下副軸上端外螺紋外套擰有一個下旋帽,下旋帽的上端面有下旋帽上端面齒,下旋帽的內孔有下旋帽內螺紋,下旋帽內螺紋與下副軸上端外螺紋相匹配相嚙合,下副軸上端的下副軸上端外螺紋與上副軸下端的上副軸下端外螺紋螺紋方向相反,使下旋帽可以擰在下副軸的上端:下旋帽正向旋轉使下旋帽向下移動、下旋帽反向旋轉使下旋帽向上移動,下旋帽的下端面固定連接有一個下旋擰彈簧,下旋擰彈簧的下端與下旋擰彈簧下固定環的上側面固定連接,下旋擰彈簧下固定環固定安裝在下副軸的外圓表面,下旋擰彈簧的彈簧圈套在下副軸上,下旋擰彈簧的彈簧圈內徑為R,下副軸的外徑為r,R>2r,使下旋帽旋轉帶動下旋擰彈簧的上端繞下副軸旋轉并旋擰下旋擰彈簧,從而使下旋擰彈簧形成一個旋轉回復力,使在下旋帽不再受到外力作用時,下旋帽可以在下旋擰彈簧旋轉回復力作用下,旋轉回復到下副軸的上端頭旋進到下旋帽內孔長度三分之二的位置,即此時下副軸的上端頭距離下旋帽內孔最深處的距離為下旋帽內孔長度的三分之一,在下副軸的下旋擰彈簧下固定環下側面與下副輪的上側面之間固定安裝有一個下軸承,下軸承的上側面有一個下軸承擋圈,使下軸承的外圈只能繞下副軸的軸心線旋轉,而不能順下副軸的軸心線方向移動,下軸承的外圈上固定安裝有一根下液壓推力支桿,下液壓推力支桿與下副軸的徑向線平行,下液壓推力支桿遠離下副軸的一端朝向下副輪的側面與下液壓缸的液壓活塞相連接,下液壓缸的液壓缸套頂部有一根下液壓管,下液壓缸的液壓缸套固定在車架上,使下液壓缸的液壓活塞被下液壓管輸入的液壓油向上推壓液壓活塞并使液壓活塞向上移動時,能推動下液壓推力支桿并帶動下軸承和下副軸及下旋帽向上移動,從而使下旋帽的下旋帽上端面齒與上旋帽的上旋帽下端面齒靠近,下副輪的下端面固定安裝有一個下推力軸承,下推力軸承的軸心線與下副軸的軸心線重疊,下推力軸承的下端面固定安裝有一根下拉彈簧,下拉彈簧的下端固定安裝在下拉彈簧固定桿上,下拉彈簧固定桿固定安裝在車架上。3、當上副軸的旋轉速度小于下副軸的旋轉速度時,上旋帽下端面齒與下旋帽上端面齒相嚙合旋轉,使上旋帽和下旋帽同時向上移動,移動距離達到上旋帽和下旋帽內孔長度的的三分之一距離時,上旋帽的上端面頂靠在上副軸下端的上副軸下端外螺紋的上邊緣上而使上旋帽和下旋帽停止向上移動,此時,下副軸的旋轉力作用于上副軸上,這個作用力使上旋帽和下旋帽很快形成同一速度旋轉,在上旋帽和下旋帽旋轉向下移動或旋轉向上移動的過程中,上旋帽旋轉旋擰著上旋擰彈簧變形、和下旋帽旋轉旋擰著下旋擰彈簧變形,當上副軸的旋轉速度和下副軸的旋轉速度相同時,上旋帽下端面齒與下旋帽上端面齒相嚙合旋轉但不受上副軸或下副軸的旋轉作用力,所以此時上旋帽在上旋擰彈簧旋轉回復力作用下旋轉回復到上副軸的下端頭旋進到上旋帽內孔長度三分之二的位置、和下旋帽在下旋擰彈簧旋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差速器旁差速鎖,包括兩根副軸,和安裝在兩根副軸上的兩個副輪與兩個旋帽,在副軸外安裝有兩個液壓缸;其特征在于:差速器(14)安裝在兩個車輪之間,差速器(14)與上側的上車輪(2)由上輪軸(1)連接,差速器(14)與下側的下車輪(19)由下輪軸(20)連接,發動機的旋轉動力通過差速器(14)輸入到上輪軸(1)和下輪軸(20),差速器(14)與上車輪(2)之間的上輪軸(1)外圓周上固定安裝有一個上輪軸外齒輪(5),上輪軸外齒輪(5)遠離上輪軸(1)的外側安裝有一個上副輪(6),上副輪(6)為一個具有外輪齒的齒輪,上副輪(6)的外輪齒與上輪軸外齒輪(5)的外輪齒相匹配相嚙合旋轉,上副輪(6)固定安裝在一根上副軸(11)的上端,上副軸(11)的下端有上副軸下端外螺紋(39),上副軸(11)下端的上副軸下端外螺紋(39)外套擰有一個上旋帽(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逸安,
申請(專利權)人:魏逸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