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移動衛生間,包括底座、外壁、頂棚與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設置在所述底座與頂棚之間,所述門設置在所述外壁上,在所述外壁內,設置有洗面池與馬桶,所述洗面池與馬桶均設置有排污系統,在所述底座下方還設置有滾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公開的可移動衛生間,結構設計簡單合理,美觀大方,充分利用太陽能,活動靈活,能夠滿足大型活動等人流密集地區對公共衛生設備的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日常生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移動衛生間。
技術介紹
在一些城市廣場、商業中心、公園、重點旅游景區(點)或野外作業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普遍存在廁所少、上廁所困難、需要排隊、廁所臟亂臭等問題,給出行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麻煩,嚴重影響城市的形象,特別是最近網絡上報道在公交車上、小區、電梯、公園等地方出現大小便的現象,給城市的公共衛生管理帶來很大的問題。目前,在城市廣場、商業中心、公園、重點旅游景區(點)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主要采用傳統的固定式水沖廁所,該固定式水沖廁所存在建設耗資巨大,不便于維修管理,清運和后期處理困難,對于后期處理無論是發酵處理還是直接排除,前者投資高、占地面積大,后者加劇了地表水體環境的污染,嚴重影響水生生態環境,而且隨著人流量的增加,由沖廁而消耗的水和排放的污水量日趨增大,對于大多數處于山區或者缺水的重點旅游景區(點),其中用水和排放污水還沒有環保效果好的方式。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美觀大方的可移動衛生間。本技術的技術效果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種可移動衛生間,包括底座、外壁、頂棚與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設置在所述底座與頂棚之間,所述門設置在所述外壁上,在所述外壁內,設置有洗面池與馬桶,所述洗面池與馬桶均設置有排污系統,在所述底座下方還設置有滾輪。進一步的,在所述頂棚外還設置有太陽能集熱裝置。進一步的,在所述外壁外側,還設置有裝飾柱。進一步的,所述裝飾柱為多根,均勻設置在所述外壁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所公開的可移動衛生間,結構設計簡單合理,美觀大方,充分利用太陽能,活動靈活,能夠滿足大型活動等人流密集地區對公共衛生設備的需要。【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公開的可移動衛生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技術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一種可移動衛生間,包括底座1、外壁2、頂棚6與門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2設置在所述底座I與頂棚6之間,所述門7設置在所述外壁2上,在所述外壁2內,設置有洗面池3與馬桶4,所述洗面池3與馬桶4均設置有排污系統,在所述底座I下方還設置有滾輪。進一步的,在所述頂棚6外還設置有太陽能集熱裝置。進一步的,在所述外壁2外側,還設置有裝飾柱5。進一步的,所述裝飾柱5為多根,均勻設置在所述外壁2上。因此,盡管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可移動衛生間,包括底座、外壁、頂棚與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設置在所述底座與頂棚之間,所述門設置在所述外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壁內,設置有洗面池與馬桶,所述洗面池與馬桶均設置有排污系統,在所述底座下方還設置有滾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移動衛生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棚外還設置有太陽能集熱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移動衛生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壁外側,還設置有裝飾柱。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移動衛生間,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柱為多根,均勻設置在所述外壁上。【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可移動衛生間,包括底座、外壁、頂棚與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設置在所述底座與頂棚之間,所述門設置在所述外壁上,在所述外壁內,設置有洗面池與馬桶,所述洗面池與馬桶均設置有排污系統,在所述底座下方還設置有滾輪。本技術所公開的可移動衛生間,結構設計簡單合理,美觀大方,充分利用太陽能,活動靈活,能夠滿足大型活動等人流密集地區對公共衛生設備的需要。【IPC分類】E04H1/12【公開號】CN205206392【申請號】CN201520985093【專利技術人】李丙賢 【申請人】李丙賢【公開日】2016年5月4日【申請日】2015年12月2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移動衛生間,包括底座、外壁、頂棚與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設置在所述底座與頂棚之間,所述門設置在所述外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壁內,設置有洗面池與馬桶,所述洗面池與馬桶均設置有排污系統,在所述底座下方還設置有滾輪。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丙賢,
申請(專利權)人:李丙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