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具有座墊及靠墊,分別用于訓練者乘坐及倚靠,在座墊的底部設置兩根底桿,底桿通過重錘產生扭矩,用于抵抗訓練者腿部施加的轉動作用力,達到訓練的效果。在底桿上豎直設置有支桿,支桿的頂端豎直設置能夠與大腿緊靠的豎直墊,在使用時大腿對豎直墊用力,起到鍛煉的作用。而且在底桿的端部設置傾斜墊,傾斜墊與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這樣大腿用力時可以通過傾斜設置的傾斜墊對小腿進行支撐。沒有設置腳踏棒,因此避免小腿用力蹬踏,只有大腿施加轉動作用力,對大腿鍛煉的針對性更強,對大腿起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健身器械
,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
技術介紹
為了實現針對化的訓練效果,在健身房中鍛煉時需要借助不同的器械對特定部位的肌肉進行強化練習。進行腿部鍛煉時會用于內收外展器進行針對訓練,使腿部分別向中間用力收攏或者向兩側用力分開,主要對大腿部的肌肉強度鍛煉。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內收外展器的結構示意圖。目前傳統的內收外展器需要使用者坐在座椅101上,大腿放在靠墊102上,腳部蹬在腳踏棒103上,訓練者在使用時腳部用力蹬踏,小腿處的肌群容易參與運動,不能準確地訓練大腿處的目標肌群。綜上所述,如何設計一種只由大腿目標肌群參與鍛煉的內收外展器,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具有座墊及靠墊,還包括水平設置于所述座墊底部、能夠在水平面中轉動的兩根底桿,所述底桿通過重錘施加扭矩;所述底桿上豎直設置支桿,所述支桿頂端豎直設置能夠與大腿緊靠的豎直墊;所述底桿的端部傾斜設置用于支撐小腿的傾斜墊。可選地,還包括水平設置于所述支桿頂端的水平墊。可選地,所述傾斜墊與小腿接觸的內壁呈橫截面為L型的凹槽。可選地,所述底桿為直桿,長度與大腿的長度匹配。可選地,所述豎直墊設置于靠近大腿內側的一側;兩根所述底桿呈鈍角。可選地,所述豎直墊設置于靠近大腿外側的一側;兩根所述底桿呈銳角。本技術中提供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具有座墊及靠墊,分別用于訓練者乘坐及倚靠,在座墊的底部設置兩根底桿,底桿通過重錘產生扭矩,用于抵抗訓練者腿部施加的轉動作用力,達到訓練的效果。在底桿上豎直設置有支桿,支桿的頂端豎直設置能夠與大腿緊靠的豎直墊,在使用時大腿對豎直墊用力,起到鍛煉的作用。而且在底桿的端部設置傾斜墊,傾斜墊與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這樣大腿用力時可以通過傾斜設置的傾斜墊對小腿進行支撐。沒有設置腳踏棒,因此避免小腿用力蹬踏,只有大腿施加轉動作用力,對大腿鍛煉的針對性更強,對大腿起到更好的鍛煉效果。【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內收外展器的一種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的結構圖。其中:座墊1、靠墊2、底桿3、傾斜墊31、支桿4、豎直墊41、水平墊42。【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種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可以避免小腿肌群用力,對大腿的針對性鍛煉效果更好。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提供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2所示,為本技術中一種具體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實施方案的裝置結構圖。該裝置具有座墊I和靠墊2,分別用于訓練者乘坐及倚靠,在座墊I的底部水平設置有底桿3,底桿3設置為兩根,能夠在水平面中轉動,在使用時能夠重錘對底桿3施加一定的扭矩。在底桿3上豎直設置支桿4,支桿4位于底桿3的中部附近,在支桿4的頂端豎直設置豎直墊41,豎直墊41能夠與大腿緊靠,大腿對豎直墊41施加作用力,從而強行使底桿3在豎直桿4的推動下轉動,與重錘施加的扭轉力矩抵抗,從而達到鍛煉大腿肌群的作用。而且在底桿3的端部設置傾斜墊31,傾斜墊31與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與小腿放置的角度相適應,實現對小腿的支撐。由于沒有設置腳踏棒,因此腳部無法蹬踏,使小腿肌群無法用力,因此在扭轉底桿3時只有大腿施加扭矩,對大腿的訓練有更強的針對性,可以達到更佳的練習效果。豎直墊41有阻擋大腿運動的趨勢,為了在練習時可以使訓練者有更舒適的使用體驗,可以在支桿4的頂端設置水平墊42,水平墊41與豎直墊42呈直角,在水平墊41與豎直墊42的表面上均設置軟墊,避免腿部直接與硬板接觸不舒適。傾斜墊31與小腿接觸的內壁呈橫截面為L型的凹槽,在腿部用力的方向一側側壁較高,內壁為平滑過渡的弧面,與小腿的外側配合接觸,對小腿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當然,也可設置為U型凹槽,這些具體的形式均包括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在凹槽的內壁上設置軟墊,對小腿可以起保護作用。具體地,底桿3可以設置為直桿,其長度與大腿的長度匹配,在訓練時小腿可以放置在傾斜墊31中。本技術中所提供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分為兩種,一種用于使大腿聚攏向內側用力,另一種可使大腿分開向外側用力。向內側用力的結構將豎直墊41設置于靠近大腿內側的一側,使大腿向中間用力運動出力;這種情況下兩根底桿3之間呈鈍角。向外側用力的結構將豎直墊41設置于靠近大腿外側的一側,使大腿向兩側用力運動出力;這種情況下兩根底桿3呈銳角。本技術中所提供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由于沒有設置腳踏棒,因此不會使腳部用力,從而避免了小腿部肌群的使用,對大腿的針對性訓練效果更好。而且分別設置有水平墊42與傾斜墊31,并且與腿部接觸的部位設置了軟墊,使用時的舒適度更高。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主權項】1.一種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具有座墊(I)及靠墊(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平設置于所述座墊(I)底部、能夠在水平面中轉動的兩根底桿(3),所述底桿(3)通過重錘施加扭矩;所述底桿(3)上豎直設置支桿(4),所述支桿(4)頂端豎直設置能夠與大腿緊靠的豎直墊(41);所述底桿(3)的端部傾斜設置用于支撐小腿的傾斜墊(3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平設置于所述支桿(4)頂端的水平墊(4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墊(31)與小腿接觸的內壁呈橫截面為L型的凹槽。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桿(3)為直桿,長度與大腿的長度匹配。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墊(41)設置于靠近大腿內側的一側;兩根所述底桿(3)之間的夾角呈鈍角。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墊(41)設置于靠近大腿外側的一側;兩根所述底桿(3)之間的夾角呈銳角。【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具有座墊及靠墊,分別用于訓練者乘坐及倚靠,在座墊的底部設置兩根底桿,底桿通過重錘產生扭矩,用于抵抗訓練者腿部施加的轉動作用力,達到訓練的效果。在底桿上豎直設置有支桿,支桿的頂端豎直設置能夠與大腿緊靠的豎直墊,在使用時大腿對豎直墊用力,起到鍛煉的作用。而且在底桿的端部設置傾斜墊,傾斜墊與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這樣大腿用力時可以通過傾斜設置的傾斜墊對小腿進行支撐。沒有設置腳踏棒,因此避免小腿用力蹬踏,只有大腿施加轉動作用力,對大腿鍛煉的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腿內收外展訓練器,具有座墊(1)及靠墊(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平設置于所述座墊(1)底部、能夠在水平面中轉動的兩根底桿(3),所述底桿(3)通過重錘施加扭矩;所述底桿(3)上豎直設置支桿(4),所述支桿(4)頂端豎直設置能夠與大腿緊靠的豎直墊(41);所述底桿(3)的端部傾斜設置用于支撐小腿的傾斜墊(3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利榮,孫良來,藍玉國,江斌,封海義,劉先杰,王小發,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