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桶裝垃圾運輸車,包括底盤、車廂廂體、吊機,其特征在于,開廂液壓動力組件,所述吊機選用折臂式隨車吊,安裝于車廂廂體和駕駛室之間;所述車廂廂體由底架、廂體前端、廂體后端、廂體側下部,廂體側面上部、廂體頂部組成,其中底架、廂體前端、廂體后端和廂體側下部焊接固定,同一側下部和側面上部、側面上部和箱體頂部分別通過鉸鏈進行鉸接,廂體頂部分為左右兩側,兩側廂頂分別通過單獨的開廂液壓動力組件控制連接,左右兩側分別獨立啟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直接通過吊機將垃圾桶轉運到箱體內部無需工人搬運作業,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并且由吊機代替人工,大大提升了垃圾轉運的速度,提高轉運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本技術涉及一種垃圾清運運輸車,尤其是涉及一種桶裝垃圾運輸車。桶裝垃圾運輸車是一種集垃圾桶收集、運輸為一體的專用運輸車輛,廣泛應用于市政、環衛作業部門。目前國內的桶裝垃圾運輸車多以固定密閉的箱體結構為主,在車輛后部加裝有液壓裝置驅動的尾板;也有部分采用側下部式結構,部分還可上下兩層裝垃圾桶,也在車廂后部配置有液壓裝置驅動的尾板。這兩種形式的車廂結構,主要適用于目前中國市政、環衛市場通用的沿街擺放或居民小區門口擺放的120L、240L、660L標準垃圾桶,不能夠滿足新型環保節能的地埋式垃圾桶的要求;其次,雖然在車輛后部安裝有液壓驅動的尾板,但每次操作時需要兩個環衛工人協同配合(一人將垃圾桶推上尾板,另一人站在車廂內拉垃圾桶并負責在車廂內擺放整齊)才能將垃圾桶放置于箱體內部,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另外,如果想將放置在車廂前端的桶卸出,就必須先將后部的桶卸完,這又加大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桶裝垃圾運輸車,具體技術方案為: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桶裝垃圾運輸車,包括底盤、車廂廂體、吊機、以及廂體尾部的液壓尾板,所述液壓尾板由獨立的液壓組件控制連接,其特征在于,開廂液壓動力組件,所述吊機選用折臂式隨車吊,安裝于車廂廂體和駕駛室之間;所述車廂廂體由底架、廂體前端、廂體后端、廂體側下部,廂體側面上部、廂體頂部組成,其中底架、廂體前端、廂體后端和廂體側下部焊接固定,同一側側下部和側面上部、側面上部和箱體頂部分別通過鉸鏈進行鉸接,廂體頂部分為左右兩側,兩側廂頂分別通過單獨的開廂液壓動力組件控制連接,左右兩側分別獨立啟閉。吊機起重能力強,作業范圍大;當箱頂打開時,吊機將地埋式垃圾桶從地面吊起,由于成功和香頂部完全打開,吊機將垃圾桶經打開的頂部調入車廂內部。當垃圾桶需要從車廂內部吊出時,與上述操作相同。當需要將前部垃圾桶吊出車廂時,只需使用吊機將前端垃圾桶固定吊出即可,不需要將后面垃圾桶先運出,然后才能將前面垃圾桶運出。所述開廂液壓動力組件由擺臂、主軸、主軸支座、液壓油缸、油缸支座、鏈條、鏈輪組成,油缸支座通過焊接方式與廂體前端進行固定,液壓油缸安裝于油缸支座內,主軸和鏈輪焊接固定,鏈輪上纏繞鏈條;擺臂一端與箱體頂部通過軸進行鉸接,擺臂另一端與主軸進行焊接固定。廂體頂部開啟:液壓油缸動作,液壓油缸帶動鏈條運動,鏈條帶動鏈輪和主軸沿順時針方向旋轉,由于鏈輪、主軸和擺臂一端焊接,擺臂也跟著旋轉,擺臂帶動箱體頂部旋轉,箱體頂部帶動側面上部旋轉,此時箱體頂部、側面下部和擺臂構成4連桿機構,將箱體頂部開啟。廂體頂部關閉:動力系統驅動液壓油缸動作,液壓油缸帶動鏈條運動,鏈條帶動鏈輪和主軸沿逆時針方向旋轉,由于鏈輪、主軸和擺臂一端焊接,擺臂也跟著旋轉,擺臂帶動箱體頂部旋轉,箱體頂部帶動側面上部旋轉,此時箱體關閉。所述折臂式隨車吊以折臂點為基準,由車廂廂體內向外、由車廂廂體外向內,往復轉動。所述廂體底部還設有污水收集組件,所述污水收集組件由底板、污水箱、污水槽和污水管路組成,所述污水槽的進水口與底板上的小孔對接,所述污水槽的出水口經由污水管路通至污水箱。進行垃圾收集和運輸過程當中污水通過底板上面的小孔,將污水收集到污水槽里面,然后通過污水管路將污水運送污水箱里面進行貯存。本技術安裝有吊機和可開啟箱頂,可以直接通過吊機將垃圾桶轉運到箱體內部無需工人搬運作業,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并且由吊機代替人工,大大提升了垃圾轉運的速度,提高轉運效率;垃圾轉運過程當中箱體封閉,避免運輸過程當中二次污染,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能夠與吊裝式垃圾車、聯體式垃圾壓縮機、固定式垃圾壓縮站配合使用,實現更環保、節能、高效。圖1為本技術整車布置圖圖2為本技術吊機工作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箱頂開啟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箱頂關閉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前端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前端動力系統局部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前端動力系統局部側面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污水收集系統示意圖圖中標記說明I底盤、2車廂廂體、3吊機、4液壓尾板、5地埋式垃圾桶27底架、25前端、26后端、24擺臂、21側下部,22側面上部、23廂體頂部,251油缸支座、252油缸、254鏈輪、255主軸、256支座271底板、272污水箱、273污水管路、274污水槽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8所示,一種桶裝垃圾運輸車,包括底盤1、車廂廂體2、吊機3和液壓尾板4;所述車廂包括底架27、前端25、后端26、擺臂24、側下部21,側面上部22以及箱體頂部23組成;其中底架27、前端25、后端26和側下部21通過焊接方式進行固定;同一側側下部21和側面上部23、側面上部22和箱體頂部23分別通過鉸鏈進行鉸接;前端25與油缸支座251通過焊接方式進行固定,油缸252安裝于油缸支座251內,主軸255和鏈輪254焊接固定;擺臂24—端與箱體頂部23通過軸進行鉸接,另一端與主軸255進行焊接固定,主軸255與支座256鉸接,支座與前端25焊接固定;地埋垃圾桶的轉運方式:方式一:箱體頂側開啟后,I人操作吊機即可以將地埋式垃圾桶直接吊裝到箱體內部指定位置,無需人工搬運,無需調換位置,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提供工作效率。廂體開啟:動力系統驅動液壓油缸252動作,液壓油缸252帶動鏈條253運動,鏈條253帶動鏈輪254和主軸255沿順時針方向旋轉,由于鏈輪254、主軸255和擺臂24—端焊接,擺臂24也跟著旋轉,擺臂24帶動箱體頂部23旋轉,箱體頂部23帶動側面上部22旋轉,此時箱體開啟。轉運垃圾桶:廂體頂部開啟后,吊機3可以將垃圾桶直接轉運到廂體內部指定位置,無需人工搬運,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遇到狹窄街道吊機不方便工作場所,可以通過人工通過液壓尾板4來轉運垃圾桶;吊機3工作:吊機3安裝于廂體2和底盤I駕駛室之間,吊機3選用折臂式隨車吊,吊機3起重能力強,作業范圍大;當箱頂打開時,吊機3將地埋式垃圾桶5從地面吊起,由于箱體頂部完全打開,吊機3將垃圾桶5經打開的頂部調入車廂2內部。當垃圾桶5需要從車廂內部吊出時,與上述操作相同。廂體關閉:動力系統驅動液壓油缸252動作,液壓油缸252帶動鏈條253運動,鏈條253帶動鏈輪254和主軸255沿逆時針方向旋轉,由于鏈輪254、主軸255和擺臂24—端焊接,擺臂24也跟著旋轉,擺臂24帶動箱體頂部23旋轉,箱體頂部23帶動側面上部22旋轉,此時箱體關閉。污水收集系統:在箱體底架27安裝有污水收集系統:有底板271、污水箱272、污水槽274和污水管路273組成;進行垃圾收集和運輸過程當中污水通過底板271上面的污水孔,將污水收集到污水槽274里面,然后通過污水管路273將污水運送污水箱里面進行貯存。方式二:遇到電線密布、樹林高度影響時,可以通過安裝在車廂后部的液壓尾板來轉運垃圾桶;適用垃圾桶類型:適合1201^、2401^、6601^、11001^標準垃圾桶及1.313、313、513環保節能地埋垃圾桶。本技術最主要是與環保節能型深埋桶配合使用,不僅能夠單車作業,也可以和吊裝式垃圾車、聯體式垃圾壓縮機、固定式垃圾壓縮站配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桶裝垃圾運輸車,包括底盤、車廂廂體、吊機、以及廂體尾部的液壓尾板,所述液壓尾板由獨立的液壓組件控制連接,其特征在于,開廂液壓動力組件,所述吊機選用折臂式隨車吊,安裝于車廂廂體和駕駛室之間;所述車廂廂體由底架、廂體前端、廂體后端、廂體側下部,廂體側面上部、廂體頂部組成,其中底架、廂體前端、廂體后端和廂體側下部焊接固定,同一側側下部和側面上部、側面上部和箱體頂部分別通過鉸鏈進行鉸接,廂體頂部分為左右兩側,兩側廂頂分別通過單獨的開廂液壓動力組件控制連接,左右兩側分別獨立啟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芒,桂樂安,高嵐,劉慶超,張燕,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龍澄專用車輛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