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包括機架,機架上依次設置有冷卻水槽及干燥機構,干燥機構包括干燥槽、烘箱及干燥輥,干燥輥依次轉動設置于干燥槽槽壁上,烘箱位于干燥輥下方,烘箱與干燥輥中間設置有加壓板,該加壓板上設置有與干燥輥位置相對應的加壓孔,加壓孔沿干燥輥軸向排列。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快速干燥的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薄膜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
技術介紹
薄膜是一種薄而軟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膠粘劑、橡膠或其他材料制成。由于其透明、輕便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傳統薄膜加工設備在薄膜加工的需要在壓延之后進行冷卻,傳統的冷卻方式多個輥進行傳遞,延長薄膜的行程,從而使薄膜冷卻定型,而這種方式會增加設備的體型,占用生產空間,增加設備造價,為解決上述問題,采用冷卻水冷卻,而冷卻后薄膜表面的水份則需要快速干燥。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干燥的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依次設置有冷卻水槽及干燥機構,所述的干燥機構包括干燥槽、烘箱及干燥輥,所述的干燥輥依次轉動設置于干燥槽槽壁上,所述的烘箱位于干燥輥下方,所述的烘箱與干燥輥中間設置有加壓板,該加壓板上設置有與干燥輥位置相對應的加壓孔,所述的加壓孔沿干燥輥軸向排列。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干燥槽使熱氣不易流失,在其內循環對薄膜進行加熱烘干,烘箱則提供主要的熱氣來源,增設的加壓板,由于縮小了烘箱與干燥輥之間的流通空間,故使氣流加壓,吹于干燥輥的薄膜上,配合大尺寸的干燥輥,使薄膜在較短時間內能夠完全干燥。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冷卻水槽上設置有傳遞薄膜的傳遞輥,所述的冷卻水槽內設置有若干個平行設置的熱交換管道,該熱交換管道內流通有冷媒,所述的熱交換管道延伸至機架外與制冷機相聯通。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采用水冷卻薄膜,代替之前的輥傳遞的冷卻方式,占用面積小,縮減設備體積,直接與冷卻水接觸,冷卻速率更快,多個熱交換管道使冷卻水槽內的水能快速冷卻。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冷卻水槽設置有冷卻板,所述的冷卻板將冷卻水槽內隔成O形腔,所述的冷卻水槽內設置有加速水速的葉輪及驅動葉輪轉動的電機。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O形腔使底部熱交換后的冷卻水快速循環至冷卻水槽上方,合理且快速利用熱交換完畢的冷卻水,加速薄膜冷卻效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冷卻,加速整體設備的加工效率。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傳遞輥數量為兩個,一個位于冷卻水槽內,另一個位于冷卻水槽上方。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兩個輥的排布使薄膜完全浸入水中冷卻,增強冷卻效果。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冷卻水槽上設置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的冷卻水槽位于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設置有循環管道,該循環管道位于冷卻水槽外側且為易散熱的薄壁構件,所述的循環管道上設置有水栗。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循環管道使冷卻水槽內的冷卻水形成雙循環,一部分冷卻水通過與熱交換管道進行熱交換降溫,另一部分進入循環管道自降溫,進一步節省資源,另一方面加速了冷卻水槽內的流速,使單位時間內與薄膜接觸的冷卻水體積增加,加速冷卻效率。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進水口相對冷卻水槽傾斜向上設置。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傾斜向上的進水口使自降溫得冷卻水進入冷卻水槽上方,與薄膜進行熱交換,避免重復循環浪費資源。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干燥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冷卻水槽的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如圖1一3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包括機架I,機架I上依次設置有冷卻水槽2及干燥機構,干燥機構包括干燥槽7、烘箱71及干燥輥72,干燥輥72依次轉動設置于干燥槽7槽壁上,所述的烘箱71位于干燥輥72下方,烘箱71與干燥輥72中間設置有加壓板73,該加壓板73上設置有與干燥輥72位置相對應的加壓孔731,加壓孔731沿干燥輥72軸向排列,干燥槽7使熱氣不易流失,在其內循環對薄膜進行加熱烘干,烘箱71則提供主要的熱氣來源,增設的加壓板,由于縮小了烘箱71與干燥輥72之間的流通空間,故使氣流加壓,吹于干燥輥的薄膜上,配合大尺寸的干燥輥72,使薄膜在較短時間內能夠完全干燥,干燥輥72可通過薄膜由其他輥帶動轉動。冷卻水槽2上設置有傳遞薄膜的傳遞輥6,冷卻水槽2內設置有若干個平行設置的熱交換管道3,該熱交換管道3內流通有冷媒,熱交換管道3延伸至機架I外與制冷機相聯通,采用水冷卻薄膜,代替之前的輥傳遞的冷卻方式,占用面積小,縮減設備體積,直接與冷卻水接觸,冷卻速率更快,多個熱交換管道3使冷卻水槽2內的水能快速冷卻,制冷機為常規部件,未在附圖中表不。冷卻水槽2設置有冷卻板21,冷卻板21將冷卻水槽2內隔成O形腔,冷卻水槽2內設置有加速水速的葉輪4及驅動葉輪4轉動的電機41,0形腔使底部熱交換后的冷卻水快速循環至冷卻水槽2上方,合理且快速利用熱交換完畢的冷卻水,加速薄膜冷卻效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冷卻,加速整體設備的加工效率。傳遞輥6數量為兩個,一個位于冷卻水槽2內,另一個位于冷卻水槽2上方,兩個輥的排布使薄膜完全浸入水中冷卻,增強冷卻效果。冷卻水槽2上設置有進水口 22及出水口 23,冷卻水槽2位于進水口 22和出水口 23之間設置有循環管道5,該循環管道5位于冷卻水槽2外側且為易散熱的薄壁構件,循環管道5上設置有水栗51,循環管道5使冷卻水槽2內的冷卻水形成雙循環,一部分冷卻水通過與熱交換管道3進行熱交換降溫,另一部分進入循環管道5自降溫,進一步節省資源,另一方面加速了冷卻水槽2內的流速,使單位時間內與薄膜接觸的冷卻水體積增加,加速冷卻效率。進水口 22相對冷卻水槽2傾斜向上設置,傾斜向上的進水口 22使自降溫得冷卻水進入冷卻水槽2上方,與薄膜進行熱交換,避免重復循環浪費資源。【主權項】1.一種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依次設置有冷卻水槽及干燥機構,所述的干燥機構包括干燥槽、烘箱及干燥輥,所述的干燥輥依次轉動設置于干燥槽槽壁上,所述的烘箱位于干燥輥下方,所述的烘箱與干燥輥中間設置有加壓板,該加壓板上設置有與干燥輥位置相對應的加壓孔,所述的加壓孔沿干燥輥軸向排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水槽上設置有傳遞薄膜的傳遞輥,所述的冷卻水槽內設置有若干個平行設置的熱交換管道,該熱交換管道內流通有冷媒,所述的熱交換管道延伸至機架外與制冷機相聯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水槽設置有冷卻板,所述的冷卻板將冷卻水槽內隔成O形腔,所述的冷卻水槽內設置有加速水速的葉輪及驅動葉輪轉動的電機。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遞輥數量為兩個,一個位于冷卻水槽內,另一個位于冷卻水槽上方。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水槽上設置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的冷卻水槽位于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設置有循環管道,該循環管道位于冷卻水槽外側且為易散熱的薄壁構件,所述的循環管道上設置有水栗。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口相對冷卻水槽傾斜向上設置?!緦@勘炯夹g涉及一種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包括機架,機架上依次設置有冷卻水槽及干燥機構,干燥機構包括干燥槽、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直徑加溫加壓干燥設備,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依次設置有冷卻水槽及干燥機構,所述的干燥機構包括干燥槽、烘箱及干燥輥,所述的干燥輥依次轉動設置于干燥槽槽壁上,所述的烘箱位于干燥輥下方,所述的烘箱與干燥輥中間設置有加壓板,該加壓板上設置有與干燥輥位置相對應的加壓孔,所述的加壓孔沿干燥輥軸向排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子斌,張鵬程,陳青海,李輝武,張俊勇,李明勝,田長林,劉王軍,曾向華,陳會來,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東進塑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