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檢修機械鎖定裝置的蝶閥,包括閥體,閥板,上游活動閥座和鎖定桿,所述的閥體呈圓形,緊貼閥體設有圓形主密封圈以及壓環;所述的閥板為雙層閥板,閥板位于閥體內部,所述的上游活動閥座位于閥體與閥板之間,所述的鎖定桿與上游活動閥座的中間相連,鎖定桿上從與上游活動閥座相連的一側依次安裝有鎖定解除螺母和鎖定投入螺母,鎖定桿通過鎖定固定座套在鎖定投入螺母或鎖定解除螺母上固定在上游管道的管壁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上游活動閥座,蝶閥主密封圈維修更換時,解決了可帶壓對主密封圈進行現場維修更換的問題,更換時,上游密封投入,設置機械鎖定裝置保證下游側閥門主密封檢修人員的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閥門,特別是一種保證蝶閥帶壓檢修安全性高并具有可靠的機械鎖定裝置的蝶閥。
技術介紹
閥門是工業管道上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蝶閥其結構是在閥體內有一個圓形蝶板,通過閥軸的支撐實現在閥體內轉動。蝶閥最關鍵的是蝶板密封圈與閥體密封座之間的密封,當閥門打開或關閉時,密封副之間會有摩擦,長期運行時會造成擦傷、引起密封泄露,當用戶對主密封副進行檢修維護時需要停止上游供水或者對上游的供水進行截斷,才能對主密封圈進行維修更換。當閥門主密封在維護更換時,上游密封需投入,為了保證下游側閥門主密封檢修人員的安全,必須保證上游側檢修密封副的密封可靠,不得有誤動作。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具有檢修機械鎖定裝置的蝶閥。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種具有檢修機械鎖定裝置的蝶閥,包括閥體,閥板,上游活動閥座和鎖定桿,所述的閥體呈圓形,緊貼閥體設有圓形主密封圈以及壓環;所述的閥板為雙層閥板,閥板位于閥體內部,在閥板的一層設置有調節壓板,調節壓板與閥板通過壓板螺栓進行緊固;位于另一層閥板上安裝有蝶板上游側密封圈,所述的上游活動閥座位于閥體與閥板之間,上游活動閥座呈T型,上游活動閥座的一翼設有第一密封圈,另一翼設有第三密封圈,上游活動閥座中間安裝有第二密封圈;閥體上開孔設置有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和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和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之間形成活動空腔,所述的鎖定桿與上游活動閥座的中間部位相連,鎖定桿上從與上游活動閥座相連的一端向外依次安裝有鎖定解除螺母和鎖定投入螺母,鎖定桿通過鎖定固定座套在鎖定投入螺母或鎖定解除螺母上固定在上游管道的管壁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設置上游活動閥座,使活動閥座在空腔里活動,解決了蝶閥主密封圈維修更換時,無需停止上游供水或者在上游另設置一臺閥門對上游管路介質進行截斷,就可帶壓對主密封圈進行現場維修更換的問題,更換時,上游密封投入,設置機械鎖定裝置保證下游側閥門主密封檢修人員的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密封帶壓檢修時具有上游活動閥座移動解除時機械鎖定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主密封帶壓檢修時具有上游活動閥座移動投入時機械鎖定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上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2上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中,1-閥體,2-閥板,3-主密封圈,4-調節壓板,5-壓板螺栓,6-壓環,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第三密封圈,10-蝶板上游側密封圈,11-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12-上游活動閥座,13-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 ; 14-鎖定桿;15-鎖定解除螺母;16-鎖定固定座;17-鎖定投入螺母;18-上游管道。【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晰,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地闡述,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種具有檢修機械鎖定裝置的蝶閥,包括閥體I,閥板2,上游活動閥座12和鎖定桿14,所述的閥體I呈圓形,緊貼閥體I設有圓形主密封圈3以及壓環6;所述的閥板2為雙層閥板,閥板2位于閥體I內部,在閥板2的一層設置有調節壓板4,調節壓板4與閥板2通過壓板螺栓5進行緊固;位于另一層閥板2上安裝有蝶板上游側密封圈10,所述的上游活動閥座12位于閥體I與閥板2之間,上游活動閥座12呈T型,上游活動閥座12的一翼設有第一密封圈7,另一翼設有第三密封圈9,上游活動閥座12中間安裝有第二密封圈8;閥體I上開孔設置有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 11和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 13,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 11和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 13之間形成活動空腔,所述的鎖定桿14與上游活動閥座12的中間部位相連,鎖定桿14上從與上游活動閥座12相連的一端向外依次安裝有鎖定解除螺母15和鎖定投入螺母17,鎖定桿14通過鎖定固定座16套在鎖定投入螺母17或鎖定解除螺母15上固定在上游管道18的管壁上。本技術的具體運行方式:當閥門正常使用時,上游密封需解除,這時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 11取管道內的壓力水,推動上游活動閥座12在閥體I可移動的空腔內沿管路軸向方向移動遠離蝶板,與蝶板上游側密封圈10是完全脫開的,不形成密封,僅下游側主密封圈3投入使用;當閥門主密封圈3需要維護更換時,上游密封需投入,這時閥門關閉到位,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 13取管道內的壓力水,推動上游活動閥座12在閥體I可移動的空腔內沿管路軸向方向移動向蝶板靠進,當上游活動閥座12移動投入與蝶板上游側密封圈10擠壓接觸形成密封,切斷上游的介質,便可對主密封圈3進行維護檢修更換。當閥門主密封在維護更換時,上游密封需投入,如圖2和圖4所示,為了保證下游側閥門主密封檢修人員的安全,必須保證上游側檢修密封副的密封可靠,不得有誤動作。這時需增加手動機械鎖定,即轉動鎖定投入螺母17,使鎖定投入螺母17帶動鎖定桿14,同時鎖定桿14又帶動上游活動閥座12,使上游活動閥座12與蝶板上游側密封圈10接觸更好,保證完全可靠密封,不會誤動作。當閥門主密封在維護更換完畢時,在閥門開啟前需解除上游密封的投入,使上游活動閥座12完全回到投入前位置如圖1和圖3所示,以防止蝶板在轉動開啟中造成蝶板與上游活動閥座12干涉,使閥門損壞。這時需增加手動機械解除鎖定,即轉動鎖定解除螺母15,使鎖定解除螺母15帶動鎖定桿14,同時鎖定桿14又帶動上游活動閥座12,使上游活動閥座12向與蝶板上游側密封圈10離開的方向移動,保證上游活動閥座12完全回到投入前位置如圖1和圖3所示,這時方可轉動蝶板,開啟閥門。【主權項】1.一種具有檢修機械鎖定裝置的蝶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I),閥板(2),上游活動閥座(12)和鎖定桿(14),所述的閥體(I)呈圓形,緊貼閥體(I)設有圓形主密封圈(3)以及壓環(6);所述的閥板(2)為雙層閥板,閥板(2)位于閥體(I)內部,在閥板(2)的一層設置有調節壓板(4),調節壓板(4)與閥板(2)通過壓板螺栓(5)進行緊固;位于另一層閥板(2)上安裝有蝶板上游側密封圈(10),所述的上游活動閥座(12)位于閥體(I)與閥板(2)之間,上游活動閥座(12)呈T型,上游活動閥座(12)的一翼設有第一密封圈(7),另一翼設有第三密封圈(9),上游活動閥座(12)中間安裝有第二密封圈(8);閥體(I)上開孔設置有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 11)和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 13),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I I)和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13)之間形成活動空腔,所述的鎖定桿(14)與上游活動閥座(12)的中間部位相連,鎖定桿(14)上從與上游活動閥座(12)相連的一端向外依次安裝有鎖定解除螺母(15)和鎖定投入螺母(17),鎖定桿(14)通過鎖定固定座(16)套在鎖定投入螺母(17)或鎖定解除螺母(15)上固定在上游管道(18)的管壁上。【專利摘要】一種具有檢修機械鎖定裝置的蝶閥,包括閥體,閥板,上游活動閥座和鎖定桿,所述的閥體呈圓形,緊貼閥體設有圓形主密封圈以及壓環;所述的閥板為雙層閥板,閥板位于閥體內部,所述的上游活動閥座位于閥體與閥板之間,所述的鎖定桿與上游活動閥座的中間相連,鎖定桿上從與上游活動閥座相連的一側依次安裝有鎖定解除螺母和鎖定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檢修機械鎖定裝置的蝶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1),閥板(2),上游活動閥座(12)和鎖定桿(14),所述的閥體(1)呈圓形,緊貼閥體(1)設有圓形主密封圈(3)以及壓環(6);所述的閥板(2)為雙層閥板,閥板(2)位于閥體(1)內部,在閥板(2)的一層設置有調節壓板(4),調節壓板(4)與閥板(2)通過壓板螺栓(5)進行緊固;位于另一層閥板(2)上安裝有蝶板上游側密封圈(10),所述的上游活動閥座(12)位于閥體(1)與閥板(2)之間,上游活動閥座(12)呈T型,上游活動閥座(12)的一翼設有第一密封圈(7),另一翼設有第三密封圈(9),上游活動閥座(12)中間安裝有第二密封圈(8);閥體(1)上開孔設置有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11)和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13),上游密封解除進壓口(11)和上游密封投入進壓口(13)之間形成活動空腔,所述的鎖定桿(14)與上游活動閥座(12)的中間部位相連,鎖定桿(14)上從與上游活動閥座(12)相連的一端向外依次安裝有鎖定解除螺母(15)和鎖定投入螺母(17),鎖定桿(14)通過鎖定固定座(16)套在鎖定投入螺母(17)或鎖定解除螺母(15)上固定在上游管道(18)的管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志芳,常永紅,黃建生,王榮輝,王東輝,
申請(專利權)人:博納斯威閥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