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漢字十類筆形檢索輸入法,從6萬漢字中上千種變化筆形里抽選出10類筆形共315種經典筆碼并用邏輯對偶關系進行劃分歸類與排序;再以漢字各間架結構中的第一、第二筆形為檢索首要前提,以第三、第四和最末筆形結構為檢字附加因素并將電腦主鍵盤中間一排的9個字母鍵和一個符號鍵共10個鍵位作為10類筆形檢字輸入的一級代碼,檢索時以10位數字排序將檢索結果顯示于檢索狀態欄內。本法不但普遍適用于臺式及手提電腦,若合并為“點、橫、豎、撇、折”5大類筆形5鍵輸入模式也適合鍵位更少的掌上電腦、智能手機等所有小型終端設備,若將此法推向市場必將迎來漢字輸入技術全面進入電子設備終端化的新紀元而極具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漢字與電腦聯機輸入技術,特別涉及。
技術介紹
當前,在漢字與電腦聯機輸入技術這一領域內雖然呈現著萬碼奔騰、百花齊放的 大好局面,但這些技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如下幾大弊端: 第一大弊端是這些技術在漢字拆分解體后的構件形碼的劃分歸類上不太規范,尤 其以漢字形碼為前提的一系列技術由于在拆分編碼和劃分定位上存在著邏輯錯誤造成了 人們在拆字取碼輸入中的不太適應。 第二大弊端是這些輸入模式,違背了漢字的構成規律并造成了人們對漢字結構逐 漸淡忘。 第三大弊端是傳統輸入技術)不考慮或根據漢字筆形筆碼的多寡來進行拆分編 碼,而是將五類抽象筆形各分五個鍵位進行編組,并且還平均五鍵分區編號后又來回顛倒 它的筆形排序,束縛了人們對該項技術的掌握運用,;而有些輸入方法將一個橫起筆類擴大 化地分編在8個鍵位上,這就多占了更需要的筆形編碼空間。 第四大弊端是,一些數碼輸入模式把現成的10位數字鍵不用全,卻只用前5位數, 有的用前6位數;而有的則采用單手操作模式的鼠標輸入模式,輸入速度較為遲滯。。 第五大弊端是,有些技術對漢字輸入的82種參照筆碼不僅太少,也難以應用。 為了克服以上現有技術之弊端,在上述背景驅動下,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極簡便且實 用化的漢字十類筆形檢索輸入法。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從6萬漢字的構成原理中 已客觀存在的上千種變化筆形里抽選出10類筆形及對應300余種最直觀、最有通用代表性 的經典筆碼(偏旁、部首、成字),并統一用邏輯對偶關系進行劃分歸類與排序;應用時根據 筆形分類原則一律以漢字各間架結構中的第一、第二筆形為檢索首要前提,以第三、第四和 最末筆形結構為檢字附加因素,將電腦主鍵盤中間一排的9個字母鍵和一個符號鍵共10個 鍵位作為10類筆形相應的一級檢字代碼;檢索時以10位數字排序將檢索結果顯示于檢索狀 態欄內,輸入時用退格鍵將排于第一位的紅色單字及單字后面的聯想詞語進行錄入上屏, 也可用數字鍵從紅字以下者進行選擇上屏; 所述檢索輸入法的構思設計極為簡單,首先從漢字結構元素中的5大類抽象筆形 (點、橫、豎、撇、折)、1〇個小類具體筆形(孤點筆形、多點筆形、平面橫形、出頭橫形、短豎筆 形、長豎筆形、小撇筆形、大撇筆形、左折筆形、右折筆形)所反映的6萬漢字中抽選出300余 種(涵重復)最直觀、最有代表性的經典筆碼,將漢字間架結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 最末筆形作為檢索路徑并按照邏輯對偶方式依次往后編排定位在PC鍵盤的10個鍵位上; 為了減緩兩手因在鍵盤最后一排數字鍵上的頻繁往復活動所造成的對前幾排鍵 位有視線遮擋弊端,所述檢索輸入法將鍵盤中間一排的"A"鍵開始直至"L"鍵左邊的":;"鍵 為止共10個鍵位作為檢字代碼,與10類筆形進行匹配、定位配置而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見圖 1所示); 所述5大類10個小類具體筆形的劃分歸類及其與鍵位定位關系如下: 點筆類:孤點筆形A鍵,多點筆形S鍵; 橫筆類:平面橫形D鍵,出頭橫形F鍵; 豎筆類:短豎筆形G鍵,長豎筆形Η鍵; 撇筆類:小撇筆形J鍵,大撇筆形Κ鍵; 折筆類:左折筆形L鍵,右折筆形:;鍵。 所述孤點筆類Α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只有一個相對孤立的 點筆形或捺筆形者,均視為孤點筆類結構。 所述多點筆類S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連續有兩個以上的點 筆形者,均視為多點筆類結構。 所述平面橫類D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第一個橫筆中段平面 上未被其它筆形穿插而出的,均視為平面橫類結構。 所述出頭橫類F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第一個橫筆中段平面 上有被其它筆形穿插而出即不再構成一個水平面的,均視為出頭橫類結構,也叫橫叉類結 構。 所述短豎筆類G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第一筆形是豎筆形中 最短或較短的即延伸中途有被其它筆形橫接或橫隔阻斷的,均視為短豎筆類結構。 所述長豎筆類Η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第一筆形是豎筆形中 最長或較長的即延伸中途未被其它筆形橫隔阻斷的,均視為長豎筆類結構。 所述短撇筆類J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第一個筆形是撇形筆 中最短或較短的且已被其它筆畫抵死而不露筆鋒者,均視為短撇筆類結構。 所述長撇筆類Κ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第一個筆形是撇形筆 中最長或較長即延伸中途未被其它筆畫抵住筆鋒的,均視為大撇筆類結構,包括斜叉類。 所述左折筆類L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豎起筆中先在左邊打 折后停止或繼續有延伸的,均視為左折筆類結構。 所述右折筆類:;鍵,是指漢字整體結構或各間架結構中凡是橫起筆中先在右邊打 折后停止或繼續有延伸的,均視為右折筆類結構。 為了充分發揮所述輸入法的簡單易用性,即便在脫離《陳碼十筆檢字一覽表》情形 下也可實施盲打,為考慮押韻,字母讀音用漢拼配字,提示口訣如下:孤點筆Α(阿)多點筆S(斯)平面橫D(德)出頭橫F(佛)[00311短豎筆G(歌)長豎筆Η(赫)小撇筆J(姬)大撇筆Κ(柯)左折筆L(勒)右折筆:;(末)若為鍵位更少的終端設備可將"點、橫、豎、撇、折"5大類抽象筆形與"Α(點)、S (橫)、D(豎)、F(撇)、G(折)"5鍵輸入模式進行直接檢字輸入便可。 關于"間架結構、零件碼、部件碼、檢索碼"的解釋: 所述間架結構也叫布局結構,它是漢字整體結構中的第二要素,第一要素是筆形 筆畫,例如整體結構的"整"字就是由"束、夂、正"三個部件結構合理搭配而成,這個"搭配" 的關系就是"間架結構"。又如"齅、鬱、爆..."等字各有6~8個部件結構,拆開后便是6~8個 漢字部件碼或檢索碼;所以本輸入法中"以漢字整體結構中或間架結構中的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筆形結構為檢索對象..."就是這個道理。關于操作原理可參照下例:如"一"字只有 整體結構而無間架結構;"二、三"各有如2個間架結構;"人"字的整體結構只有一撇一捺共 2個零件碼,因為捺筆大多是撇筆和右折筆的專配,如"人、入、八、又、木、水...",故應視為1 個部件碼或檢索碼;而n?、口、日、曰、皿、$、月、韋mM、#、廿、,、、、,,,,等等也應 視為1個部件碼或檢索碼;"金"字有2個構件碼故應視為2個檢索碼,也可視為1個檢索碼; "木"字有1~2個零件碼,也可以視為1個檢索碼;"氺"和"水"字各有2c〇3個零件碼或檢索 碼,也可各視為1個檢索碼;"我"字共有2~3個零部件碼或檢索碼,也可視為1個大檢索碼; "們"字有4個零件碼或檢索碼,也可視為2個檢索碼;"們"字有3個零件碼或檢索碼,本法則 視為3個檢索碼;"中"字有2個零件碼或檢索碼,故本法自然視為2個檢索碼;"國"字有2~3 個大小不等零件碼或檢索碼,也可視為內外共2個檢索碼;"國"字共有6個大小零件碼或檢 索碼,但在本法實際檢索中最多只有4個檢索筆碼;"家"字有2c〇3個零部件碼或檢索碼,故 視為2個檢索碼。由上述可見,檢索筆碼多少是隨著漢字整體結構中的零部件碼多少而定, 但在智能聯想檢索中,有些次要或叫過度筆碼可以省略不檢;當輸入筆畫超過30畫以上的 漢字只需檢索前4碼最后檢索末筆確認碼也可錄入上屏,這是由于各個漢字的組織結構關 系或叫漢字的生理特征為系統提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漢字十類筆形檢索輸入法,其特征在于:從6萬漢字中上千種變化筆形里抽選出10類筆形及對應的300余種經典筆碼并統一用邏輯對偶關系進行劃分歸類與排序;應用時以漢字各間架結構中的第一、第二筆形為檢索首要前提,以第三、第四和最末筆形結構為檢字附加因素,并將電腦主鍵盤中間一排的9個字母鍵和一個符號鍵共10個鍵位作為10類筆形的一級檢字代碼;檢索時以10位數字排序將檢索結果顯示于檢索狀態欄內,輸入時用退格鍵將排于第一位的紅色單字和單字后面的聯想詞語進行錄入上屏,也可用數字鍵從紅字以下者進行選擇上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長俊,杜慶川,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云葫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