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動物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試驗用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包括用于對空氣進行換熱操作的換熱單元,動物實驗室上設置有用于將動物實驗室排出的回風口,換熱單元的送風端通過管路與動物實驗室連通,所述換熱單元的進風端位于地下室內。利用設置在動物實驗室上的回風口實施對動物實驗室內的空氣調節,將換熱單元的進風端與地下室連通,由于地下室的空氣濕度及溫度常年處在較為恒定的狀態,將地下室的空氣由換熱單元向動物實驗室供氣,從而能夠確保動物實驗室的空氣處在恒溫恒濕狀態的同時,降低換熱單元的功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動物養殖
,尤其是一種試驗用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
技術介紹
試驗用動物的養殖過程中,為避免動物染病,一般建設有與外界隔離開來的動物實驗室用來養殖試驗用動物,因此,動物實驗室內的空氣濕度、溫度、氣壓等需要進行嚴格控制,以確保試驗用動物的健康。現有技術中,動物實驗室大多利用養殖室外部設置的換熱單元實施對動物實驗室內的濕度及溫度的調節,換熱單元抽取外界的大氣進行換熱,進行熱量交換的氣體通入動物實驗室內,動物實驗室設置有回風口,回風口直接將動物房內的氣體直接排放至大氣,通過回風口的出風調節,從而調節動物實驗室內的溫度、濕度、氣壓等參數。現有技術中,換熱單元直接抽取的是外界的大氣進行熱交換,換熱單元的功耗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減少換熱單元功耗的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包括用于對空氣進行換熱操作的換熱單元,動物實驗室上設置有用于將動物實驗室排出的回風口,換熱單元的送風端通過管路與動物實驗室連通,所述換熱單元的進風端位于地下室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備的技術效果是:利用設置在動物實驗室上的回風口實施對動物實驗室內的空氣調節,將換熱單元的進風端與地下室連通,由于地下室的空氣濕度及溫度常年處在較為恒定的狀態,將地下室的空氣由換熱單元向動物實驗室供氣,從而能夠確保動物實驗室的空氣處在恒溫恒濕狀態的同時,降低換熱單元的功耗。【附圖說明】圖1是換熱單元與地下室的剖切結構示意圖;圖2是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的結構簡圖。具體實施方法結合圖1和圖2,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的說明:一種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包括用于對空氣進行換熱操作的換熱單元10,動物實驗室20上設置有用于將動物實驗室20排出的回風口,換熱單元10的送風端通過管路與動物實驗室20連通,所述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位于地下室40內。利用設置在動物實驗室20上的回風口實施對動物實驗室內的空氣調節,將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與地下室40連通,由于地下室40的空氣濕度及溫度常年處在較為恒定的狀態,將地下室40的空氣由換熱單元10向動物實驗室供氣,從而能夠確保動物實驗室20的空氣處在恒溫恒濕狀態,確保動物實驗室20的動物的生活環境處在較為舒適的狀態,而且通過地下室40引出的空氣進行換熱,還能降低換熱單元10的實際功耗。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方案,動物實驗室20的回風口與回風管30的一端連通,回風管30的出風端通過地下室40與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連通。由于動物實驗室20內排出的空氣本身存在一定的溫度,將回風管30排出的空氣直接通入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能夠進一步降低換熱單元本身的功耗。作為本專利技術更為優選地方案,所述換熱單元10設置在地表上方,所述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與進風管11連通,進風管11位于地下室40內,回風管30的出風端與進風管11的管身連通,進風管11的管端與地下室40連通,地下室40還與新風管50的一端連通,新風管50的另一端與大氣連通。地下室40的空氣溫度四季較為恒定,當在夏天時,由于外界的溫度較高,由動物實驗室20引出來的空氣溫度較高,通過地下室40降溫后與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連通,可進一步降低換熱單元的功耗,同理,當處在冬天時,外界的溫度較低,由動物實驗室20引出來的空氣溫度較低,通過地下室40預加熱后與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連通,也可進一步降低換熱單元10的功耗。為確保整個循環系統空氣質量,新風管50將外界的新鮮空氣引入整個空氣循環系統內,從而能夠確保空氣循環系統的空氣質量,同樣地,新風管50的將外界的空氣引入地下室40,從而可進一步減少換熱單元10的功耗。所述動物實驗室20分布有多間,每一間動物實驗室20對應一個換熱單元10,每一間動物實驗室20的回風管30與各自的換熱單元10的進風管11連通。每個換熱單元10的出風端的管路上還分別延伸設置有連通管12,各連通管12相互連通并實現各換熱單元10的出風端管路的連通。當多個動物實驗室20對應多個換熱單元10時,當其中一個或者多個換熱單元10無法工作時,只要確保其中一個換熱單元10可以工作,可以工作的換熱單元1的出風端通過連通管12流向每一個換熱單元1的出風端的管路13,即可對每一個動物實驗室20進行供氣,整個空氣循環系統即可繼續工作。由于動物實驗室20的動物又可能處在患病的狀態,為避免每個動物實驗室20之間的交叉感染,所述連通管內12上設置有調節風量的第一調節閥門60。當對應于動物實驗室20的動物處在感染的換熱單元10的連通路12上的第一調節閥門60關閉,這樣該動物實驗室20內的空氣就不會進入整個循環系統內,從而可以避免動物實驗室20之間的空氣的交換,避免交叉感染。為方便對動物實驗室20的進風量的調節,所述換熱單元10的出風端與動物實驗室20連通的管路上設置有調節進風量的第二調節閥門70。同理,為方便對動物實驗室20的出風量的調節,所述回風管50上設置有調節風量的第三調節閥門80。【主權項】1.一種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對空氣進行換熱操作的換熱單元(10),動物實驗室(20)上設置有用于將動物實驗室(20)排出的回風口,換熱單元(10)的送風端通過管路與動物實驗室(20)連通,所述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位于地下室(40)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動物實驗室(20)的回風口與回風管(30)的一端連通,回風管(30)的出風端通過地下室(40)與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與進風管(11)連通,進風管(11)位于地下室(40)內,回風管(30)的出風端與進風管(11)的管身連通,進風管(11)的管端與地下室(40)連通,地下室(40)還與新風管(50)的一端連通,新風管(50)的另一端與大氣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動物實驗室(20)分布有多間,每一間動物實驗室(20)對應一個換熱單元(10),每一間動物實驗室(20)的回風管(30)與各自的換熱單元(10)的進風管(11)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換熱單元(10)的出風端的管路上還分別延伸設置有連通管(12),各連通管(12)相互連通并實現各換熱單元(10)的出風端管路的連通。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管(12)上設置有調節風量的第一調節閥門(60)。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單元(10)的出風端與動物實驗室(20)連通的管路上設置有調節進風量的第二調節閥門(70)。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管(30)上設置有調節風量的第三調節閥門(80)。【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動物養殖
,尤其是一種試驗用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包括用于對空氣進行換熱操作的換熱單元,動物實驗室上設置有用于將動物實驗室排出的回風口,換熱單元的送風端通過管路與動物實驗室連通,所述換熱單元的進風端位于地下室內。利用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恒溫恒濕實驗室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對空氣進行換熱操作的換熱單元(10),動物實驗室(20)上設置有用于將動物實驗室(20)排出的回風口,換熱單元(10)的送風端通過管路與動物實驗室(20)連通,所述換熱單元(10)的進風端位于地下室(40)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新華,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雙驊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