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包括衣帽、衣服背部、衣服前部和包裹片,所述衣帽的底端與衣服背部的頂端連接,衣服背部的底端與衣服前部頂端連接,所述衣服背部的側邊與包裹片連接;所述衣帽、衣服背部和衣服前部均包括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所述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之間設置有若干與氧氣接觸發熱的發熱體。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發熱體與氧氣接觸自動發熱,來達到給嬰兒保溫保濕的效果,在轉運嬰兒時無需保濕箱,只需一個醫護人員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嬰兒轉運服包裹住嬰兒,并抱到新生兒病房即可完成嬰兒的轉運,實現了低成本、便捷的轉運嬰兒,使三甲醫院和基層醫院均有條件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嬰幼兒用品,特別涉及一種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
技術介紹
新生嬰兒出生后如出現病情危重的情況,需從產房轉運至新生兒病房,這個途中大約需要15-30分鐘的時間,然而這些嬰兒(特別是早產兒)本身產熱能力差,往往容易出現體溫不足,加重疾病的情況,如果保溫不當則會加大治療難度。目前有條件的醫院會使用預熱好的溫箱轉運嬰兒,然而溫箱很笨重,最少需要兩人將孩子安置至溫箱中,溫箱轉運回新生兒病房可能需要三人合作,極大的浪費人力。特別是在夜間時,往往值班人員不足,造成溫箱轉運困難。另外,溫箱價格昂貴,一般為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基層醫院無轉運溫箱可用。因而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J L轉運服,能通過自身發熱給嬰j L保溫保濕,其成本低,而且轉運嬰j L方便。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種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其包括衣帽、衣服背部、衣服前部和包裹片,所述衣帽的底端與衣服背部的頂端連接,衣服背部的底端與衣服前部頂端連接,所述衣服背部的側邊與包裹片連接;所述衣帽、衣服背部和衣服前部均包括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所述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之間設置有若干與氧氣接觸發熱的發熱體。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發熱體均勻分布上第一透氣層和/或第二透氣層上。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上均設置有若干微透氣孔。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衣帽、衣服背部、衣服前部一體成型設置。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衣帽、衣服背部、衣服前部依次粘合或縫合。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衣服背部的外側面上及包裹片的內側片上設置有魔術貼。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發熱體包括35-72%的鐵粉、15-28%的水、2-6%的多孔質焦炭粉和1-20%的硅藻土。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發熱體包括40-72%的鐵粉、15-28 %的水、4-6 %的多孔質焦炭粉和5-15 %的硅藻土。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發熱體包括50-72%的鐵粉、16-28 %的水、5-6 %的多孔質焦炭粉和6-10 %的硅藻土。所述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中,所述發熱體包括72%的鐵粉、16%的水、5%的多孔質焦炭粉和7%的硅藻土。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包括衣帽、衣服背部、衣服前部和包裹片,所述衣帽的底端與衣服背部的頂端連接,衣服背部的底端與衣服前部頂端連接,所述衣服背部的側邊與包裹片連接;所述衣帽、衣服背部和衣服前部均包括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所述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之間設置有若干與氧氣接觸發熱的發熱體。本專利技術通過發熱體與氧氣接觸自動發熱,來達到給嬰兒保溫保濕的效果,在轉運嬰兒時無需保濕箱,只需一個醫護人員用本專利技術的嬰兒轉運服包裹住嬰兒,并抱到新生兒病房即可完成嬰兒的轉運,實現了低成本、便捷的轉運嬰兒,使三甲醫院和基層醫院均有條件使用?!靖綀D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采用鐵粉的氧化反應,通過控制鐵粉、水、硅藻土、多孔質焦炭制成發熱體,通過成分組成比例來達到溫度控制在35_40°C之間,持續發熱20-30分鐘,并且發熱體均勻分布,使發熱達到均勻,不至于局部溫度過高。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包括衣帽10、衣服背部20、衣服前部30和包裹片40,所述衣帽10的底端與衣服背部20的頂端連接,衣服背部20的底端與衣服前部30頂端連接,所述衣服背部20的側邊與包裹片40連接。所述衣帽10、衣服背部20和衣服前部30均包括第一透氣層(圖中未標號)和第二透氣層發熱體50,所述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之間設置有若干與氧氣接觸發熱的發熱體50。在轉運嬰兒時,將嬰兒放在衣服背部20上,戴上帽子,并將衣服前部30從下往上包住嬰兒,然后將包裹片40從嬰兒一側包至另一側,可以防止嬰兒露出,該嬰兒轉運服的結構簡單,能快速給嬰兒穿上該嬰兒轉運服,防止加重疾病。本專利技術通過發熱體50與氧氣接觸自動發熱,來達到給嬰兒保溫保濕的效果,在轉運嬰兒時無需保濕箱,只需一個醫護人員用本專利技術的嬰兒轉運服包裹住嬰兒,并抱到新生兒病房即可完成嬰兒的轉運,實現了低成本、便捷的轉運嬰兒,使三甲醫院和基層醫院均有條件使用。本實施例中,所述衣服背部20的高為65CM、寬為50CM,衣服前部30的高為55CM、寬為50CM,所述包裹片40的高為55CM、寬為60-120CM,可有效包裹住新生嬰兒,完成新生嬰兒的轉運。具體實施時,發熱體50均勻分布上第一透氣層和/或第二透氣層上,從而避免局部溫度過高。所述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上均設置有若干微透氣孔(圖中未示出),可有效透出發熱體50發熱所產生的溫度及濕度。所述衣帽10、衣服背部20、衣服前部30—體成型設置,其保溫、保濕性能更佳。當然,所述衣帽10、衣服背部20、衣服前部30依次粘合或縫合方式,從而可節省布料。請繼續參閱圖1,所述衣服背部20的外側面上及包裹片40的內側片上設置有魔術貝占60,具體地,所述包裹片40的魔術貼60較窄如呈長條形設置,衣服背部20的魔術貼(圖中未示出)較寬,如呈正方形設置,從而可以適合不同體型的嬰兒,并且有效防止轉運過程中嬰兒露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嬰兒轉運服中,其發熱體50由鐵粉、水、硅藻土、多孔質焦炭制成,通過成分組成比例來達到溫度控制在35-40°C之間,持續發熱20-30分鐘。在本專利技術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發熱體50包括35-72%的鐵粉、15-28%的水、2-6%的多孔質焦炭粉和1-20%的硅藻土。在本專利技術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發熱體50包括40-72%的鐵粉、15-28%的水、4-6%的多孔質焦炭粉和5-15%的硅藻土。在本專利技術的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發熱體50包括50-72%的鐵粉、16-28%的水、5-6%的多孔質焦炭粉和6-10%的硅藻土。在本專利技術的第四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發熱體50包括72%的鐵粉、16 %的水、5%的多孔質焦炭粉和7%的硅藻土,可有效控制嬰兒轉運服的發熱溫度在35-40°C之間,持續發分鐘左右。本專利技術可根據不同的胎齡,選擇相應的成份。進一步地,所述嬰兒轉運服還包括真空密封袋,在真空密封袋上印刷胎齡標識,便于醫護人員識別。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嬰兒轉運服,在轉運嬰兒時,將嬰兒放在衣服背部上,戴上帽子,并將衣服前部從下往上包住嬰兒,然后將包裹片從嬰兒一側包至另一側,可以防止嬰兒透出,該嬰兒轉運服的結構簡單,能快速給嬰兒穿上該嬰兒轉運服,防止加重疾病。本專利技術通過發熱體與氧氣接觸自動發熱,來達到給嬰兒保溫保濕的效果,在轉運嬰兒時無需保濕箱,只需一個醫護人員用本專利技術的嬰兒轉運服包裹住嬰兒,并抱到新生兒病房即可完成嬰兒的轉運,實現了低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保溫保濕功能的嬰兒轉運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帽、衣服背部、衣服前部和包裹片,所述衣帽的底端與衣服背部的頂端連接,衣服背部的底端與衣服前部頂端連接,所述衣服背部的側邊與包裹片連接;所述衣帽、衣服背部和衣服前部均包括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所述第一透氣層和第二透氣層之間設置有若干與氧氣接觸發熱的發熱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旭,黎紅平,
申請(專利權)人:陳旭,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