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無紡布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親水丙綸非織造布生產工藝,包括1)原料制備:將整理助劑與聚丙烯樹脂按質量比為(6.2~7.8)∶(93.8~92.2)配比,通過混煉法制取改性pp母料,將改性pp母料破碎,得到改性pp母粒;2)進料熔融:分別將聚丙烯樹脂與改性pp母粒輸送到螺桿擠壓機的兩個料斗,由螺桿擠壓機熔融壓縮后,成為粘流態的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熔融溫度控制在160~230℃;3)紡絲:熔體經過熔體管道輸送到熔體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計量泵,經計量泵控制,將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按照重量比為(70~80)∶(30~20)的配比,分別送入紡絲箱體,采用皮芯復合噴絲板進行熔噴工藝,形成芯部為聚丙烯,皮部為改性pp的絲束等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無紡布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親水丙綸非織造布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丙綸是由丙烯作原料經聚合、熔體紡絲制得的纖維,是合成纖維中的后起之秀。相對于其他的化學纖維,丙綸具有生產工藝簡單,產品價廉,強度高,其密度是常見化學纖維中密度最輕的品種,所以同樣重量的丙綸可比其他纖維得到的較高的覆蓋面積,此然而,丙綸的吸濕性很小,故使得丙綸非織造布水浴環境中的使用和染色、吸附異物的實用性不夠理想,CN104015408A公開了的一種親水面料,其通過腈綸和丙綸混紡材料的內層和喬其紗和泡泡紗混紡的外層,達到面料親水的效果,該面料的結構復雜,生產制造速度慢,親水效果完全來自復合層,布料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破壞面料復合層的結構,使得親水效果下降,喪失原有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提供一種親水丙綸非織造布生產工藝,能有效改善丙綸非織造布的親水性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親水丙綸非織造布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制備:將整理助劑與聚丙烯樹脂按質量比為(6.2?7.8):(93.8?92.2)配比,通過混煉法制取改性PP母料,將改性pp母料破碎,得到改性PP母粒; 2)進料熔融:分別將聚丙烯樹脂與改性pp母粒輸送到螺桿擠壓機的兩個料斗,由螺桿擠壓機熔融壓縮后,成為粘流態的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熔融溫度控制在160?230。。; 3)紡絲:熔體經過熔體管道輸送到熔體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計量栗,經計量栗控制,將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按照重量比為(70?80):(30?20)的配比,分別送入紡絲箱體,采用皮芯復合噴絲板進行熔噴工藝,形成芯部為聚丙烯,皮部為改性PP的絲束,噴絲板的孔徑為0.27?0.42mm;復合噴絲工藝可以有效保證親水改性pp料在絲束的外表面,以獲得更好的親水效果; 4)冷卻牽伸:絲束連續地從噴絲孔擠出后,在工藝冷卻風的作用下,經過牽伸風道將絲束冷卻、牽伸定型形成纖維,再經過擴散風道,使纖維均勻的吸附到成網輸送帶上,形成連續的纖維網; 5)預乳成型:通過乳輥將蓬松的纖維網壓實,壓力為400?600kPa; 6)水刺:對纖維網進行水刺纏結處理,形成纖維網胚布; 7)整理:將纖維網胚布浸入浸漬液中,每次浸漬5?10分鐘,至少浸漬一次;浸漬后,對纖維網胚布進行等離子體電暈放電處理,處理的環境為空氣或氮氣,照射功率為Ι-lOkW,處理時間為10-300S;在紫外照射下,將整理液均勻接枝和覆蓋到纖維網胚布表面; 8)烘培:分兩個階段烘培,第一階段溫度為160?170°C,時間為4?6分鐘,第二階段溫度為170?180°C,時間為6?8分鐘;烘培分為兩個階段,可以保證纖維網胚布表面的親水層徹底固定在布料表面,不會由水洗或其他方式流失親水性能; 9)熱乳:對烘培后的纖維網胚布進行熱乳處理,所述熱乳溫度為110?135°C,熱壓輥壓力600?750kPa; 10)卷取包裝:對完成熱乳處理的纖維網胚布進行紫外線燈質檢,卷取并打包形成非織造布成品。作為優選,所述步驟1)中整理助劑包括,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八醇和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的混合物。作為優選,所述步驟7)中所述為浸漬液為含有光敏劑二苯甲酮的二甲苯浸漬液;所述整理液為用氫氧化鈉部分中和的丙烯酸接枝液。作為優選,所述整理液包括:丙烯酸、氫氧化鈉、摩爾鹽、交聯劑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和水,丙烯酸的中和程度為5-95mol%,摩爾鹽用量為0.001_5wt%,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用量為0.01-10wt%,單體總濃度為5-50v%。作為優選,所述整理助劑中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八醇的重量比為7:2:1。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重量比為75:25。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噴絲板的孔徑為0.32mm。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每次浸漬5分鐘,浸漬兩次;浸漬后,對纖維網胚布進行等離子體電暈放電處理,處理的環境為空氣,照射功率為3kW,處理時間為30s。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紫外照射功率100W,照射時間60s。綜上所述,通過本專利技術方案提供一種親水丙綸非織造布生產工藝通過改性的丙綸纖維原料,提高了原料本身的親水性能,同時在胚布表面整理處理,使得布面產生親水層,進一步加強了布料的親水性能,且本工藝生產速度快,適合大規模生產,得到的布料多次使用后均能保持良好的親水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 一種親水丙綸非織造布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制備:將整理助劑與聚丙烯樹脂按質量比為7.8:92.2配比,通過混煉法制取改性PP母料,將改性PP母料破碎,得到改性pp母粒; 2)進料熔融:分別將聚丙烯樹脂與改性PP母粒輸送到螺桿擠壓機的兩個料斗,由螺桿擠壓機熔融壓縮后,成為粘流態的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熔融溫度控制在200°C; 3)紡絲:熔體經過熔體管道輸送到熔體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計量栗,經計量栗控制,將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按照重量比為75:25的配比,分別送入紡絲箱體,采用皮芯復合噴絲板進行熔噴工藝,形成芯部為聚丙烯,皮部為改性PP的絲束,噴絲板的孔徑為0.32mm; 4)冷卻牽伸:絲束連續地從噴絲孔擠出后,在工藝冷卻風的作用下,經過牽伸風道將絲束冷卻、牽伸定型形成纖維,再經過擴散風道,使纖維均勻的吸附到成網輸送帶上,形成連續的纖維網; 5)預乳成型:通過乳輥將蓬松的纖維網壓實,壓力為400?600kPa; 6)水刺:對纖維網進行水刺纏結處理,形成纖維網胚布; 7)整理:將纖維網胚布浸入浸漬液中,每次浸漬5分鐘,浸漬兩次,浸漬液為含有光敏劑二苯甲酮的二甲苯浸漬液;浸漬后,對纖維網胚布進行等離子體電暈放電處理,處理的環境為空氣,照射功率為3kW,處理時間為30s ;在紫外照射下,照射功率100W,照射時間60s,將整理液均勻接枝和覆蓋到纖維網胚布表面,整理液包括:丙烯酸、氫氧化鈉、摩爾鹽、交聯劑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和水,丙烯酸的中和程度為90mol%,摩爾鹽用量為3wt%,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用量為10wt%,單體總濃度為50 v% ; 8)烘培:分兩個階段烘培,第一階段溫度為165°C,時間為5分鐘,第二階段溫度為170°C,時間為8分鐘;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親水丙綸非織造布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制備:將整理助劑與聚丙烯樹脂按質量比為(6.2~7.8)∶(93.8~92.2)配比,通過混煉法制取改性pp母料,將改性pp母料破碎,得到改性pp母粒;2)進料熔融:分別將聚丙烯樹脂與改性pp母粒輸送到螺桿擠壓機的兩個料斗,由螺桿擠壓機熔融壓縮后,成為粘流態的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熔融溫度控制在160~230℃;3)紡絲:熔體經過熔體管道輸送到熔體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計量泵,經計量泵控制,將聚丙烯樹脂熔體與改性pp熔體按照重量比為(70~80)∶(30~20)的配比,分別送入紡絲箱體,采用皮芯復合噴絲板進行熔噴工藝,形成芯部為聚丙烯,皮部為改性pp的絲束,噴絲板的孔徑為0.27~0.42mm;4)冷卻牽伸:絲束連續地從噴絲孔擠出后,在工藝冷卻風的作用下,經過牽伸風道將絲束冷卻、牽伸定型形成纖維,再經過擴散風道,使纖維均勻的吸附到成網輸送帶上,形成連續的纖維網;5)預軋成型:通過軋輥將蓬松的纖維網壓實,壓力為400~600kPa;6)水刺:對纖維網進行水刺纏結處理,形成纖維網胚布;7)整理:將纖維網胚布浸入浸漬液中,每次浸漬5~10分鐘,至少浸漬一次;浸漬后,對纖維網胚布進行等離子體電暈放電處理,處理的環境為空氣或氮氣,照射功率為1?10kW,處理時間為10?300s;在紫外照射下,將整理液均勻接枝和覆蓋到纖維網胚布表面;8)烘培:分兩個階段烘培,第一階段溫度為160~170℃,時間為4~6分鐘,第二階段溫度為170~180℃,時間為6~8分鐘;9)熱軋:對烘培后的纖維網胚布進行熱軋處理,所述熱軋溫度為110~135℃,熱壓輥壓力600~750kPa;10)卷取包裝:對完成熱軋處理的纖維網胚布進行紫外線燈質檢,卷取并打包形成非織造布成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華榮,葛鈳,陳健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金三發非織造布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