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沉浸式虛擬環境搭建平臺,包括框架、機架、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機架、上和下投影層設置于框架上;上和下投影層用于調整放置其上的投影儀的位置和投影角度;上和下投影層投影在投影方向上相互垂直;框架用于支撐整個設備;機架位于框架的下部,用于放置驅動投影儀的計算機;下投影層位于機架之上部,上投影層位于下投影層之上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兩臺投影儀及計算機垂直放置,以很小的空間代價獲得沉浸式顯示的效果。通過調節傾角使上下投影層的投影區域水平對齊。通過平移調節使上下投影層的投影區域相互連接。結合投影儀本身的梯形校正功能即可實現完整一體的視覺效果。該裝置便攜、易調試,避免了技術難度較高的軟件校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智能辦公環境
,特別涉及一種沉浸式虛擬環境搭建平臺ο
技術介紹
智能辦公環境的要素之一是沉浸式的視覺感受,其實現方法是根據辦公場地特點,使用投影儀、LCD等顯示設備建立各種仿真平面,達到人員與信息最大程度融合、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仿真平面包括桌面、戰略沙盤、投影墻等。現實中,直角空間是常見而又易被忽視的一種場地,其典型如墻角。與其他大面積連續的智能平面不同,墻角由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組成。人員面向墻角而坐,或者聚集在墻角討論,都是常見的活動。在這里快速、便捷地搭建起沉浸式視覺效果來顯示空間是非常有用的。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沉浸式虛擬環境搭建平臺。該搭建平臺的功能是在特殊場地快速構建沉浸式多屏顯示。(二)技術方案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技術提供的沉浸式虛擬環境搭建平臺,包括框架、機架、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所述機架、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設置于框架上;所述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用于調整放置其上的投影儀的位置和投影角度;所述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投影在投影方向上相互垂直;所述框架用于支撐整個設備;所述機架位于框架的下部,用于放置驅動投影儀的計算機;所述下投影層位于機架之上部,所述上投影層位于下投影層之上方。進一步,所述上投影層或下投影層投影分別包括支撐面、傾斜調節面、平移調節面和調節旋鈕;所述支撐面上方依次設置傾斜調節面和平移調節面;所述調節旋鈕分別設置于傾斜調節面和平移調節面上;所述調節旋鈕用于調節傾斜調節面的角度和平移調節面的位置。進一步,所述調節旋鈕包括傾斜調節旋鈕和平移調節旋鈕;所述傾斜調節旋鈕設置于傾斜調節面上用于調節傾斜調節面的角度;所述平移調節旋鈕設置于平移調節面上用于調節平移調節面的位置。進一步,所述傾斜調節旋鈕包括第一傾斜調節旋鈕、第二傾斜調節旋鈕和第三傾斜調節旋鈕;所述第一傾斜調節旋鈕、第二傾斜調節旋鈕和第三傾斜調節旋鈕垂直設置于傾斜調節面一側,所述第一傾斜調節旋鈕設置于傾斜調節面的一側;所述第二傾斜調節旋鈕和第三傾斜調節旋鈕設置于傾斜調節面的另一側;所述第一傾斜調節旋鈕、第二傾斜調節旋鈕和第三傾斜調節旋鈕通過旋轉螺紋來升降傾斜調節面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進一步,所述平移調節旋鈕包括第一平移調節旋鈕、第二平移調節旋鈕和第三平移調節旋鈕;所述第一平移調節旋鈕、第二平移調節旋鈕和第三平移調節旋鈕水平設置于平移調節面一側;所述第一平移調節旋鈕設置于平移調節面的一側;所述第二平移調節旋鈕和第三平移調節旋鈕設置于平移調節面的另一側;所述第一平移調節旋鈕、第二平移調節旋鈕和第三平移調節旋鈕通過旋轉螺紋來水平移動平移調節面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進一步,所述下投影層向上傾斜設置,所述下投影層向上傾斜的傾斜角度為第一傾角,所述第一傾角的計算公式為:a=ctg 其中,a為第一傾角,1為上、下投影層的距離,dl為下投影層的投影儀投影口與墻面的距離。進一步,所述上投影層向上傾斜設置,所述上投影層向上傾斜的傾斜角度為第二傾角,所述第二傾角的計算公式為:p=ctg ;其中,β為第二傾角,1為上、下投影層的距離,d2為上投影層的投影儀投影口與墻面的距離。(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和產品相比,本技術有如下優點:本技術將兩臺投影儀及計算機垂直放置,以很小的空間代價獲得沉浸式顯示的效果。通過調節傾角使上下投影層的投影區域水平對齊。通過平移調節使上下投影層的投影區域相互連接。結合投影儀本身的梯形校正功能即可實現完整一體的視覺效果。本技術用于在如墻角的直角空間搭建沉浸式視覺效果。設備將計算機驅動、投影儀和校正機構合為一體。設備便攜、易調試,使用位置微調功能可實現快速的投影對齊,避免了技術難度較高的軟件校正。設備使用完畢后可移除,不占用永久空間。【附圖說明】圖1為沉浸式虛擬環境搭建平臺示意圖。圖2為直角墻角沉浸式虛擬環境搭建示意圖。圖3為上投影層示意圖。圖4為下投影層示意圖。圖5為上下投影層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框架、2為機架、3為上投影層、4為下投影層;31為支撐面、32為傾斜調節面、33為平移調節面;321為第一傾斜調節旋鈕、322為第二傾斜調節旋鈕、323為第三傾斜調節旋鈕;331為第一平移調節旋鈕、332為第二平移調節旋鈕、333為第三平移調節旋鈕。【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技術,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實施例1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沉浸式虛擬環境搭建平臺,包括框架、機架、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所述機架、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設置于框架上;所述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用于調整放置其上的投影儀的位置和投影角度;所述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投影在投影方向上相互垂直,所述框架用于支撐整個設備;所述機架位于框架的下部,用于放置驅動投影儀的計算機;所述下投影層位于機架之上部,所述上投影層位于下投影層之上方;所述上投影層或下投影層投影分別包括支撐面、傾斜調節面、平移調節面和調節旋鈕;所述支撐面上方依次設置傾斜調節面和平移調節面;所述調節旋鈕分別設置于傾斜調節面和平移調節面上;所述調節旋鈕用于調節傾斜調節面的角度和平移調節面的位置。所述調節旋鈕包括傾斜調節旋鈕和平移調節旋鈕;所述傾斜調節旋鈕設置于傾斜調節面上用于調節傾斜調節面的角度;所述平移調節旋鈕設置于平移調節面上用于調節平移調節面的位置。所述傾斜調節旋鈕包括第一傾斜調節旋鈕、第二傾斜調節旋鈕和第三傾斜調節旋鈕;所述第一傾斜調節旋鈕、第二傾斜調節旋鈕和第三傾斜調節旋鈕垂直設置于傾斜調節面一側,所述第一傾斜調節旋鈕設置于傾斜調節面的一側;所述第二傾斜調節旋鈕和第三傾斜調節旋鈕設置于傾斜調節面的另一側;所述第一傾斜調節旋鈕、第二傾斜調節旋鈕和第三傾斜調節旋鈕通過旋轉螺紋來升降傾斜調節面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平移調節旋鈕包括第一平移調節旋鈕、第二平移調節旋鈕和第三平移調節旋鈕;所述第一平移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沉浸式虛擬環境搭建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機架、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所述機架、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設置于框架上;所述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用于調整放置其上的投影儀的位置和投影角度;所述上投影層和下投影層投影在投影方向上相互垂直;所述框架用于支撐整個設備;所述機架位于框架的下部,用于放置驅動投影儀的計算機;所述下投影層位于機架之上部,所述上投影層位于下投影層之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哲凡,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傳媒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