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微正壓留置針,包括留置針座、留置軟管、穿刺針和輸液針,留置針座的側壁上設有藥液輸入口,留置針座的一端設有藥液輸出口,另一端為穿刺針穿入端,留置軟管與留置針座的藥液輸出口連接,留置針座內設有分隔塞,還包括輸液針座,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直接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連接,輸液針座內設有封閉塞,封閉塞的一端緊貼于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處將該藥液輸出口封閉;封閉塞采用有彈性的軟質封閉塞;輸液時,輸液針從輸液針座的穿入端穿入,穿過封閉塞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相通。輸液針在拔出后,使留置針座和留置軟管內產生微正壓,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軟管中,從而避免了留置軟管內血栓的形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靜脈留置針,具體是一種防血栓靜脈留置針。
技術介紹
現有的留置針分為Y型和直型,由于Y型留置針方便,我國普遍使用Y型的留置針;而直型的留置針操作麻煩,但形成血栓的幾率比Y型的留置針低,國外普遍使用直型的留置針。靜脈留置針操作簡便,適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時減輕了病人反復穿刺的痛苦,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在臨床上深受護患歡迎。但靜脈留置針在暫停輸液,并留置在靜脈血管的過程中,由于血液回流到軟管中并形成血栓,從而堵塞輸液通道。近年來,有不少“正壓接頭”和“防逆流”的專利產品,但始終不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利用現有的留置針完成輸液后,為了預防堵塞輸液通道,必須用生理鹽水沖管,完后用肝素鈉封管,每6至8小時又要進行通管,故工作量很大,另外,使用傳統的留置針時,在進行通管的護理程序時,會把大量的血栓沖入人體的血管中,產生非常嚴重的潛在隱患,而且也會產生急性血管類疾病,如病人的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痛,給患者帶來了傷害,存在醫療質量不高的缺陷;還有,上述的護理程序,需要開支沖管液的費用、封管液的費用以及護理的勞動費用,這些費用大大超出了留置針本身的價格,故醫療成本較高。本專利是對Y型留置針的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并能產生微正壓以防血栓出現的微正壓留置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微正壓留置針,包括留置針座、留置軟管、穿刺針和輸液針,留置針座的側壁上設有藥液輸入口,留置針座的一端設有藥液輸出口,另一端為穿刺針穿入端,留置軟管與留置針座的藥液輸出口連接,留置針座內設有分隔塞,所述穿刺針,用以從穿刺針穿入端穿入留置針座內,經藥液輸出口從留置軟管穿出,附助留置軟管穿入靜脈血管,還包括輸液針座,所述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直接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連接,輸液針座內設有封閉塞,所述封閉塞的一端緊貼于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處將該藥液輸出口封閉;所述封閉塞采用有彈性的軟質封閉塞;輸液時,輸液針從輸液針座的穿入端穿入,穿過封閉塞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相通。所述封閉塞的另一端與輸液針座的穿入端平齊。這樣設計有助于對封閉塞的端部消毒。所述分隔塞的一端面緊鄰所述的藥液輸入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有彈性的軟質封閉塞,輸液針在拔出過程中,封閉塞的端面形成凹面,輸液針在拔出后,凹面復位,使留置針座和留置軟管內產生微正壓,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軟管中,從而避免了留置軟管內血栓的形成,從而減輕了護理工作,提高醫療質量,節省了醫療成本。【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留置針座;2、留置軟管;3、穿刺針;4、輸液針;5、藥液輸入口;6、藥液輸出口 ;7、穿刺針穿入端;8、輸液針座;9、封閉塞;10、藥液輸出口 ;11、穿入端;12、分隔塞。【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微正壓留置針,包括留置針座1、留置軟管2、穿刺針3和輸液針4,留置針座2的側壁上設有藥液輸入口 5,留置針座1的一端設有藥液輸出口 6,另一端為穿刺針穿入端7,留置軟管2與留置針座1的藥液輸出口 6連接,所述穿刺針3,用以從穿刺針穿入端7穿入留置針座1內,經藥液輸出口 6從留置軟管2穿出,附助留置軟管2穿入靜脈血管。留置針座內設有分隔塞12,所述分隔塞12的一端面緊鄰所述的藥液輸入口 5,使留置針座1內的空腔盡量的小,使產生的微正壓有明顯體現。還包括輸液針座8,所述輸液針座8的藥液輸出口 10直接與留置針座1的藥液輸入口 5連接,輸液針座8內設有封閉塞9,所述封閉塞9的一端緊貼于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處將該藥液輸出口 10封閉;所述封閉塞9采用有彈性的軟質封閉塞;輸液時,輸液針4從輸液針座的穿入端穿入,穿過封閉塞9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 5相通。所述封閉塞9的另一端與輸液針座的穿入端11平齊。這樣設計有助于對封閉塞的端部消毒。工作原理:留置軟管留置到靜脈血管后,將輸液針從輸液針座的穿入端穿入留置針座內,開始輸液; 停止輸液時,先將輸液針從輸液針座中慢慢拔出,在拔出的過程中,在輸液針與封閉塞之間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封閉塞的端面針形成一個凹面,此時,輸液針還與留置針座相通,并向留置軟管不斷地輸送藥液;拔出后并關閉輸液器的調節器,封閉塞的端面的凹面復位,使留置針座和留置軟管內產生微正壓,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軟管中,從而避免了留置軟管內血栓的形成。以上所述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技術之權利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微正壓留置針,包括留置針座、留置軟管、穿刺針和輸液針,留置針座的側壁上設有藥液輸入口,留置針座的一端設有藥液輸出口,另一端為穿刺針穿入端,留置軟管與留置針座的藥液輸出口連接,留置針座內設有分隔塞,所述穿刺針,用以從穿刺針穿入端穿入留置針座內,經藥液輸出口從留置軟管穿出,附助留置軟管穿入靜脈血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輸液針座,所述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直接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連接,輸液針座內設有封閉塞,所述封閉塞的一端緊貼于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處將該藥液輸出口封閉;所述封閉塞采用有彈性的軟質封閉塞;輸液時,輸液針從輸液針座的穿入端穿入,穿過封閉塞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相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正壓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塞的另一端與輸液針座的穿入端平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正壓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塞的一端面緊鄰所述的藥液輸入口。【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微正壓留置針,包括留置針座、留置軟管、穿刺針和輸液針,留置針座的側壁上設有藥液輸入口,留置針座的一端設有藥液輸出口,另一端為穿刺針穿入端,留置軟管與留置針座的藥液輸出口連接,留置針座內設有分隔塞,還包括輸液針座,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直接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連接,輸液針座內設有封閉塞,封閉塞的一端緊貼于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處將該藥液輸出口封閉;封閉塞采用有彈性的軟質封閉塞;輸液時,輸液針從輸液針座的穿入端穿入,穿過封閉塞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相通。輸液針在拔出后,使留置針座和留置軟管內產生微正壓,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軟管中,從而避免了留置軟管內血栓的形成。【IPC分類】A61M5/158【公開號】CN205127006【申請號】CN201520823856【專利技術人】謝世庚, 崔偉, 陳楊, 崔偉瓊 【申請人】謝世庚【公開日】2016年4月6日【申請日】2015年10月23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正壓留置針,包括留置針座、留置軟管、穿刺針和輸液針,留置針座的側壁上設有藥液輸入口,留置針座的一端設有藥液輸出口,另一端為穿刺針穿入端,留置軟管與留置針座的藥液輸出口連接,留置針座內設有分隔塞,所述穿刺針,用以從穿刺針穿入端穿入留置針座內,經藥液輸出口從留置軟管穿出,附助留置軟管穿入靜脈血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輸液針座,所述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直接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連接,輸液針座內設有封閉塞,所述封閉塞的一端緊貼于輸液針座的藥液輸出口處將該藥液輸出口封閉;所述封閉塞采用有彈性的軟質封閉塞;輸液時,輸液針從輸液針座的穿入端穿入,穿過封閉塞與所述的藥液輸入口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世庚,崔偉,陳楊,崔偉瓊,
申請(專利權)人:謝世庚,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