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加工
,尤其涉及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快速檢具。
技術介紹
在現代加工技術中,電機軸的所有精加工均以中心孔為基準,由此中心孔深度尺寸的精度直接影響電機軸的加工精度,隨著電機應用科技不斷的發展,對電機軸的精度要求逐步提高。從而直接影響了加工效率和成品的質量?,F有測量手段為采用游標卡尺配合鋼球作軸端中心孔深度尺寸的檢測,此種測量能夠深入中心孔的深度通過平向位移的量度來表示,但由于游標卡尺的精度,測量人員測量方式的問題,導致此種檢測誤差大、效率低,影響加工質量,不適用于批量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測量方便快捷、實用的用于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快速檢具。本專利技術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檢具包括底板,支撐桿,調節板,工件夾緊機構,彈性壓頭,支撐塊,杠桿百分表,所述的支撐塊安裝在底板上,并且軸心與電機軸軸心,彈性壓頭中心在一條直線上。所述的支撐桿固定安裝在底板上。所述的調節板安裝在支撐桿上,并與底板平行。所述的杠桿百分表安裝固定在底板上,其杠桿觸頭與所測中心孔的電機軸端面接觸,并在表盤上指示相應的數字。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使用簡單、避免了各種累積誤差,準確度高;保證中心孔深度的一致性。用于電機軸中心孔深度的檢測,為后續需要利用中心孔做定位的精加工奠定良好基礎,適用于大批量生產的檢測。附圖說明圖1電機軸立體圖;r>圖2一種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檢具立體圖;圖3一種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檢具主視圖;圖4一種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檢具側視圖。1.底板2.支撐桿3.調節板4.工件夾緊機構5.彈性壓頭6.電機軸7.支撐塊8.杠桿百分表。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一種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檢具包括底板1,支撐桿2,調節板3,工件夾緊機構4,彈性壓頭5,支撐塊7,杠桿百分表8,所述的支撐塊7安裝在底板1上,并且軸心與電機軸6軸心,彈性壓頭5軸心在一條直線上。所述的支撐桿2固定安裝在底板1上。所述的調節板3安裝固定在支撐桿2上,并與底板1平行。所述的杠桿百分表8安裝固定在底板1上,其杠桿觸頭與所測中心孔的電機軸端面接觸,并在表盤上指示相應的數字。使用該檢具的前提,先選定一個已加工出合格中心孔孔深的工件,作為孔深標準件。檢測前,采用孔深標準件將杠桿百分表8歸零,然后即可開始檢測。將被側電機軸6檢測端中心孔放在支撐塊7上,并手壓工件夾緊機構4的手柄,將電機軸6的軸心與彈性壓頭5的軸心和支撐塊的軸心在一條直線上,松開手柄,彈性壓頭壓在電機軸6非測量端的中心孔上,此時便可根據杠桿百分表的刻度位置判斷該電機軸中心孔深度與孔深標準件的深度誤差,如果超差,則馬上進行修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檢具包括底板,支撐桿,調節板,工件夾緊機構,彈性壓頭,支撐塊,杠桿百分表,其特征在于:支撐塊安裝在底板上,并且軸心與電機軸軸心,彈性壓頭中心在一條直線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1.一種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檢具包括底板,支撐桿,調節板,工件夾緊機構,彈性壓頭,支撐塊,杠桿百分表,其特征在于:支撐塊安裝在底板上,并且軸心與電機軸軸心,彈性壓頭中心在一條直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電機軸端面中心孔深度的檢具,其特征在于:支撐桿固定安裝在底板上。
技術研發人員:崔雅臣,李紹功,崔文來,李紹德,崔建濤,崔超,崔越,崔振永,崔德懷,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寶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