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線端部打磨專用工具,包括固定殼,固定殼為下部開口的殼體,固定殼的上部開設通孔,固定殼的內側中部安裝刀架,刀架上開設固定孔,固定孔內安裝數個刀片。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刀片所在平面與水平面有一定夾角,在導線端部打磨專用工具對導線端部進行打磨時,打磨下來的鋁屑可以沿刀片滑出,避免了打磨導線時打磨下來的鋁屑無法及時排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打磨專用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導線端部打磨專用工具。
技術介紹
輸變電導線在需要安裝時需要將導線的端部打磨圓滑,現有的導線端部打磨工具 在打磨導線時打磨下來的鋁肩無法及時排除,鋁材硬度較小且易粘連,容易使砂輪打磨頭 表面光滑,打磨效率下降。打磨工具比較小巧,容易與其他工具混放不易找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線端部打磨專用工具,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本專利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導線端部打磨專用工具,包 括固定殼,固定殼為下部開口的殼體,固定殼的上部開設通孔,固定殼的內側中部安裝刀 架,刀架上開設固定孔,固定孔內安裝數個刀片,刀片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夾角為α,α=63°,固 定殼的下部安裝固定環,固定環的外周開設外螺紋,固定環的下部開設內螺紋,內螺紋與外 螺紋配合;固定殼中部開設環形槽,環形槽上設置紅色絲帶,紅色絲帶由下述染料染色,染 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1-苯基-3-甲基-5-吡唑酮30~40份,5,8-二羥基-1,4-萘醌 20~30份,1-(4-磺酸基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20~30份,月桂酰肌氨酸鈉5~8份,山梨坦 單硬脂酸酯4~7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5份,固色劑IFI-8511 2~4份,聚乙烯醇3~6份和微晶 纖維素2~5份。 所述的染料還包括式(I)所示的組分A 35~45份 所述組分A按照以下步驟制備獲得:① 稱取4,4'_(苯亞氨基)雙苯酚溶于有機溶劑,得到溶液;4,4'_(苯亞氨基)雙苯酚和 有機溶劑的摩爾比為1:10~1:100;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或乙醇; ② 稱取強堿溶于步驟①得到的溶液,向其中加入1-乙炔基-4-氟苯,得到反應液a;所述 強堿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強堿與步驟①中4,4'-(苯亞氨基)雙苯酸的摩爾比為3~5:1; 1-乙炔基-4-氟苯與步驟①中4,4'_(苯亞氨基)雙苯酚的摩爾比為1.5~2:1; ③ 將步驟②所得反應液a開動攪拌開始反應,于20~30°C下反應5~10小時,得到反應液 b,向反應液b中加入二氯甲烷后用蒸餾水洗滌三次,靜置分液得到有機相和水相;反應液b 和二氯甲烷的體積比為1:3~5;三次洗滌用蒸餾水和二氯甲烷的體積比為1:2~3; ④ 將步驟③所得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蒸餾除去有機溶劑,得到粗產物,用乙 酸乙酯重結晶得到產物a:4-(4-乙炔基苯氧基)-N-(4-(4-乙炔基苯氧基)苯基)-N-苯基苯 胺; ⑤ 稱取步驟④所得產物a、碘化亞銅、N,N-二二異丙基乙胺和(Z)-3-(4-疊氮基-2,5-二 (己氧基)苯基)-2-氰基丙烯酸溶于甲醇和四氫呋喃的混合液中,甲醇和四氫呋喃的體積比 為1:1;在氮氣保護下,于20~30°C下反應15~20小時,過濾后得到濾液,減壓蒸餾除去溶劑, 得到粗產物; ⑥ 將步驟⑤所得粗產物用乙酸乙酯重結晶得到純品組分A。 所述的染料采用下述方法制備:以重量份計,將1-苯基-3-甲基-5-吡唑酮30~40 份,5,8-二羥基-1,4-萘醌20~30份,1-(4-磺酸基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20~30份,月桂 酰肌氨酸鈉5~8份,山梨坦單硬脂酸酯4~7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5份,固色劑IFI-8511 2~4 份,聚乙烯醇3~6份和微晶纖維素2~5份加入40~50份的水中,開啟研磨機,測定顆粒的粒徑 在1~2.5μπι之間時,停止研磨,將經研磨的染料溶液在噴霧式干燥設備上干燥,得到紅色耐 高溫染料組合物。 所述的染料采用下述方法制備:(一)組分Α的制備: ①稱取4,4'_(苯亞氨基)雙苯酚溶于有機溶劑,得到溶液;4,4'_(苯亞氨基)雙苯酚和 有機溶劑的摩爾比為1:10~1:100;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或乙醇;②稱取強堿溶于步驟①得 到的溶液,向其中加入1-乙炔基-4-氟苯,得到反應液a;所述強堿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強堿與步驟①中4,4'_(苯亞氨基)雙苯酚的摩爾比為3~5:1;1_乙炔基-4-氟苯與步驟①中 4,4'_(苯亞氨基)雙苯酚的摩爾比為1.5~2:1;③將步驟②所得反應液a開動攪拌開始反 應,于20~30°C下反應5~10小時,得到反應液b,向反應液b中加入二氯甲烷后用蒸餾水洗滌 三次,靜置分液得到有機相和水相;反應液b和二氯甲烷的體積比為1:3~5;三次洗滌用蒸餾 水和二氯甲烷的體積比為1:2~3;④將步驟③所得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蒸餾除 去有機溶劑,得到粗產物,用乙酸乙酯重結晶得到產物a:4-(4-乙炔基苯氧基)-N-(4-(4-乙 炔基苯氧基)苯基)-N-苯基苯胺;⑤稱取步驟④所得產物a、碘化亞銅、N,N-二二異丙基乙 胺和(Z)-3-(4-疊氮基-2,5-二(己氧基)苯基)-2-氰基丙烯酸溶于甲醇和四氫呋喃的混合 液中,甲醇和四氫呋喃的體積比為1:1;在氮氣保護下,于20~30°C下反應15~20小時,過濾后 得到濾液,減壓蒸餾除去溶劑,得到粗產物;⑥將步驟⑤所得粗產物用乙酸乙酯重結晶得 到純品組分A;(二)紅色耐高溫染料組合物的制備:以重量份計,將1-苯基-3-甲基-5-吡唑 酮30~40份,5,8-二羥基-1,4-萘醌20~30份,1-(4-磺酸基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20~30 份,月桂酰肌氨酸鈉5~8份,山梨坦單硬脂酸酯4~7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5份,固色劑IFI-8511 2~4份,聚乙烯醇3~6份,微晶纖維素2~5份和步驟(1)所得組分A加入40~50份的水中, 開啟研磨機,測定顆粒的粒徑在1~2.5μπι之間時,停止研磨,將經研磨的染料溶液在噴霧式 干燥設備上干燥,得到紅色耐高溫染料組合物。 所述固定殼的上部安裝限位管,限位管與通孔配合。所述固定環的下部安裝導向 殼體,導向殼體為錐形殼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的刀片所在平面與水平面有一定夾角,在導線端部打 磨專用工具對導線端部進行打磨時,打磨下來的鋁肩可以沿刀片滑出,避免了打磨導線時 打磨下來的鋁肩無法及時排出。經過實驗驗證刀片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夾角為63°時既能提 高對導線的打磨效率,又可以方便鋁肩排出。本專利技術的固定環可以對導線起到導向作用。本 專利技術通過顯眼的紅色絲帶,能夠方便的找出本專利技術。為了讓紅色絲帶能夠長久保持顏色,并 且適用于電力特殊的行業,本專利技術紅色絲帶通過染料染色,染料不含重金屬、多氯化苯、多 氯聯苯等有毒物質,是非常環保的有機染料組合物,本專利技術的紅色耐高溫染料組合物具有 良好的配伍性,染料在染色時分散性好,染布的表面不會出現顆粒,并且本專利技術的紅色耐高 溫染料組合物對棉毛等纖維材料上色后,染料殘液清、浮色少,被染織物色澤明艷,具有優 良的耐熱壓牢度,耐曬性和很好的耐氯漂牢度;尤其是在高溫定型后,由于染料的耐熱迀移 性能優異,仍能保持很高的水洗牢度,能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紅色染料在高溫后水洗牢度 大幅度下降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通孔可以方便導線端部打磨專用工具安裝在電鉆上。本專利技術 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簡便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不意圖;圖2為刀片5的主視結構不意圖;圖3為刀片5的俯視結 構不意圖;圖4為刀片5的主視結構不意圖。 標注說明通孔2限位管3刀架4固定孔5刀片6固定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導線端部打磨專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殼(7),固定殼(7)為下部開口的殼體,固定殼(7)的上部開設通孔(1),固定殼(7)的內側中部安裝刀架(3),刀架(3)上開設固定孔(4),固定孔(4)內安裝數個刀片(5),刀片(5)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夾角為α,α=63°,固定殼(7)的下部安裝固定環(6),固定環(6)的外周開設外螺紋(9),固定環(6)的下部開設內螺紋(8),內螺紋(8)與外螺紋(9)配合;固定殼(7)中部開設環形槽(12),環形槽(12)上設置紅色絲帶(13),紅色絲帶(13)由下述染料染色,染料以重量份計,由以下組分組成:1?苯基?3?甲基?5?吡唑酮30~40份,5,8?二羥基?1,4?萘醌20~30份,1?(4?磺酸基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20~30份,月桂酰肌氨酸鈉5~8份,山梨坦單硬脂酸酯4~7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5份,固色劑IFI?8511?2~4份,聚乙烯醇3~6份和微晶纖維素2~5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蓋海龍,肖輝,呂楠,韓玉濤,孫偉兵,林俊年,孟慶承,安濱,慕莉,冀君,李穎慧,崔勇,楊承龍,顧顯華,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