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其課題在于,提供能夠提高對于水分從電纜的護套與樹脂成型體的間隙的浸入的防水性的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是一種具備具有被覆第一和第二電線的護套的電纜部、以及護套的一部分由樹脂模壓的樹脂模部的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包括將電纜部的一部分收納于模具的空腔內的收納工序、將熔融樹脂注入空腔內的注入工序、以及從熔融樹脂固化而形成的樹脂成型體將不需要的部分除去的除去工序;模具中形成有存儲熔融樹脂的樹脂槽;在注入工序中,護套的一部分由于流入樹脂槽的熔融樹脂的熱而發生熔融;在除去工序中,將在樹脂槽內固化的部分的樹脂成型體除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以往,已知如下旋轉檢測傳感器,該旋轉檢測傳感器具有磁性傳感器元件和用于將傳感器元件的輸出信號取出至外部的電纜,傳感器元件和電纜的一個端部被模壓(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旋轉檢測傳感器安裝有傳感器元件并且具有安裝電纜的一個端部的基板,傳感器元件和基板與電纜的一個端部一起被模塑部覆蓋。模塑部是使用包括上模和下模的模具使包含熱塑性彈性體或橡膠材料的模塑材料成型而構成的。在上模和下模中,在彼此相對的部位形成有凹槽直徑比電纜的外徑小的凹槽,電纜保持于該凹槽內。由此,在模塑部成型時,防止電纜因模具內部的壓力而拔出,實現了防水性等可靠性的提高。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4868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如上所述構成的旋轉檢測傳感器中,若電纜的護套(電纜外殼)的外表面與模塑部的內面沒有在護套的整個一周上密合,則水分有可能從護套與模塑部之間的微小的間隙浸入。若從該間隙浸入的水分到達傳感器元件,則會對傳感器元件的檢測精度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能夠提高防止水分從電纜的護套與樹脂成型體的間隙浸入的防水性的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本專利技術以解決上述課題為目的,提供一種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其為具備具有電線和被覆該電線的由合成樹脂形成的護套的電纜部、以及上述護套的一部分由樹脂模壓的樹脂模部的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該制造方法包括:將上述電纜部的一部分收納于形成有熔融樹脂的注入口的模具的收納空間中的收納工序、從上述注入口向上述收納空間內注入熔融樹脂的注入工序、以及從由上述熔融樹脂固化而形成的樹脂成型體將不需要的部分除去的除去工序,上述模具中形成有存儲通過流入通路流入的上述熔融樹脂的樹脂槽;在上述注入工序中,由于從上述注入口注入并流入上述樹脂槽的上述熔融樹脂的熱而上述護套的一部分發生熔融,在上述除去工序中將在上述樹脂槽內固化的部分的上述樹脂成型體除去。專利技術的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涉及的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能夠提高防止水分浸入電纜的護套與樹脂成型體的間隙的防水性。附圖說明圖1是顯示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外觀立體圖。圖2(a)是帶樹脂模的電纜的俯視圖,圖2(b)是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側視圖。圖3是顯示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中使用的模具的立體圖。圖4(a)是顯示上模的上部流入通路的放大圖。圖4(b)是顯示下模的下部流入通路的放大圖。圖4(c)是顯示從空腔的內側觀察時的流入通路的第一開口的放大圖。圖4(d)是顯示從樹脂槽的內側觀察時的流入通路的第二開口的放大圖。圖4(e)是顯示從空腔的內側觀察時的注入通路的注入口的放大圖。圖5是顯示下模中配置有電纜部和傳感器的狀態的說明圖。圖6(a)~圖6(f)是連續顯示注入工序中的熔融樹脂的流動的模式圖。符號說明1:帶樹脂模的電纜;3:電纜部;30:護套;31:第一電線;32:第二電線;4:傳感器;50:模具;500:空腔(收納空間);501:樹脂槽;502:流入通路;502a:錐形部;502c:第一開口(開口);503a:注入口;6:熔融樹脂。具體實施方式[實施方式]圖1是顯示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帶樹脂模的電纜1的外觀立體圖。圖2(a)是帶樹脂模的電纜1的俯視圖,圖2(b)是帶樹脂模的電纜1的側視圖。該帶樹脂模的電纜1具有:由經模壓成型的樹脂形成的樹脂模部2、端部由樹脂模部2模壓的電纜部3、以及連接于電纜部3的傳感器4。圖2(a)和圖2(b)中,用虛線表示樹脂模部2內部的電纜部3和傳感器4。樹脂模部2具有:圓筒狀的圓筒部20、從圓筒部20的軸向端面20a在軸向上突出的突起部21、形成于與突起部21相反一側的端部的錐形部22、以及從錐形部22的尖端部沿電纜部3延伸的環狀的延伸部23。圓筒部20的外徑為15mm以下,電纜部3配置于中心部。突起部21在軸向觀察時呈多邊形(圖1所示的例子中為四邊形)。電纜部3具有第一電線31和第二電線32、以及由合成樹脂形成的護套30,第一電線31和第二電線32共同被護套30被覆。護套30的一部分由樹脂模部2的樹脂模壓。第一電線31具有由銅等導電性好的金屬形成的中心導體311、以及覆蓋中心導體311的絕緣被覆層312。第二電線32同樣地具有由銅等導電性好的金屬形成的中心導體321、以及覆蓋中心導體321的絕緣被覆層322。第一電線31和第二電線32從由樹脂模部2模壓的護套30的端部露出。此外,絕緣被覆層312、322在第一電線31和第二電線32的端部中被除去的、絕緣被覆層312、322被除去的部分中,露出有中心導體311、321。傳感器4例如用于測量磁場強度等物理量,具有包括物理量的檢測部的主體部40、以及從主體部40導出的第一引線41和第二引線42。關于主體部40,例如包含孔元件的檢測部被樹脂、陶瓷等密封材料密封,其整體與護套30的一部分一起由樹脂模部2模壓。第一電線31的中心導體311通過焊接、熔接電連接于第一引線41,第二電線32的中心導體321同樣地電連接于第二引線42。帶樹脂模的電纜1例如用于利用磁場強度的變化對測定對象的旋轉速度等進行檢測的測量裝置,在該測量裝置中形成的收納孔中收納有樹脂模部2。樹脂模部2的突起部21作為阻止該收納孔內的樹脂模部2的旋轉的止轉部發揮作用。(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圖3是顯示帶樹脂模的電纜1的制造中使用的模具50的立體圖。模具50由上模51和下模52構成。樹脂模部2是通過在組合上模51和下模52而形成的空間中注入熔融的樹脂而形成的。在上模51中形成有上部空腔510、上部樹脂槽511、上部流入通路512、上部注入通路513、以及上部電纜保持部514。在下模52中形成有下部空腔520、下部樹脂槽521、下部流入通路522、下部注入通路523、以及下部電纜保持部524。上模51和下模52是通過以上模51的接合面51a與下模52的接合面52a相抵接的方式使上模51和下模52相對移動而組合的。上部空腔510、上部樹脂槽511、上部流入通路512、上部注入通路513和上部電纜保持部514作為相對于上模51的接合面51a凹陷的凹部而形成。同樣地,下部空腔520、下部樹脂槽5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其為具備具有電線和被覆該電線的由合成樹脂形成的護套的電纜部、以及所述護套的一部分由樹脂模壓的樹脂模部的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包括:將所述電纜部的一部分收納于形成有熔融樹脂的注入口的模具的收納空間的收納工序、從所述注入口向所述收納空間內注入熔融樹脂的注入工序、以及從由所述熔融樹脂固化而形成的樹脂成型體將不需要的部分除去的除去工序,所述模具中形成有存儲通過流入通路流入的所述熔融樹脂的樹脂槽,在所述注入工序中,由于從所述注入口注入并流入所述樹脂槽的所述熔融樹脂的熱而所述護套的一部分發生熔融,在所述除去工序中,將在所述樹脂槽內固化的部分的所述樹脂成型體除去。
【技術特征摘要】
2014.09.30 JP 2014-1998671.一種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其為具備具有電線和被覆該電線的
由合成樹脂形成的護套的電纜部、以及所述護套的一部分由樹脂模壓的樹脂模
部的帶樹脂模的電纜的制造方法,包括:
將所述電纜部的一部分收納于形成有熔融樹脂的注入口的模具的收納空
間的收納工序、
從所述注入口向所述收納空間內注入熔融樹脂的注入工序、以及
從由所述熔融樹脂固化而形成的樹脂成型體將不需要的部分除去的除去
工序,
所述模具中形成有存儲通過流入通路流入的所述熔融樹脂的樹脂槽,
在所述注入工序中,由于從所述注入口注入并流入所述樹脂槽的所述熔融
樹脂的熱而所述護套的一部分發生熔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池田幸雄,
申請(專利權)人:日立金屬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