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針頭配藥用注射器,包括:針筒、活塞、推拉桿、進液管、主環形板、主彈簧、主擋板、進液軟管、進液針頭、出液管、輔環形板、輔彈簧、輔擋板、出液軟管、出液針頭,活塞的右端面上水平固設一個推拉桿,針筒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進液管,進液管的內部固設一個主環形板,主彈簧的左端固設一個主擋板,進液管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軟管,進液軟管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針頭,針筒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出液管,出液管的內部固設一個輔環形板,輔彈簧的右端固設一個輔擋板,出液管的左端固設一個出液軟管,出液軟管的左端固設一個出液針頭。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使用方便、省工省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注射器,具體是涉及一種雙針頭配藥用注射器。
技術介紹
在醫院里,主要用注射器來進行藥液配制,現在醫院配藥主要采用單針頭注射器,但是,采用單針頭注射器進行配藥時,需要先將注射器的針頭插入到一個藥物容器內,將藥品抽入到注射器內后,然后再將注射器的針頭拔出,然后再將注射器的針頭插入到鹽水瓶內,并將注射器內的藥物注入到鹽水瓶內,但是每次抽入到注射器內的藥物量是有限的,若藥物容器內的藥物很多時,醫務人員需要使用注射器反復多次才能將藥物容器內的藥品完全轉移到鹽水瓶內,因此比較麻煩,耗費人力和體力,而且速度慢,效率低,費工費時。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方案的缺陷,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使用方便、省工省時的雙針頭配藥用注射器。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針頭配藥用注射器,包括:針筒、活塞、推拉桿、進液管、主環形板、主彈簧、主擋板、進液軟管、進液針頭、出液管、輔環形板、輔彈簧、輔擋板、出液軟管、出液針頭,所述的針筒內部通過滑動連接的方式設置一個活塞,所述的活塞的圓周面與針筒的內圓周面相貼合,所述的活塞的右端面上水平固設一個推拉桿,所述的針筒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進液管,所述的進液管的內部固設一個主環形板,所述的主環形板的外圓周面與進液管的內圓周面固連為一體,所述的進液管的內部設置一個主彈簧,所述的主彈簧的右端固設在進液管的內圓周面上,所述的主彈簧的左端固設一個主擋板,所述的主擋板的形狀為圓形,且主擋板的左端面與主環形板的右端面相貼合,所述的主擋板的直徑大于主環形板內圓的直徑,且主擋板的直徑小于主環形板外圓的直徑,所述的進液管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軟管,所述的進液軟管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針頭,所述的針筒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出液管,所述的出液管的內部固設一個輔環形板,所述的輔環形板的外圓周面與出液管的內圓周面固連為一體,所述的出液管的內部設置一個輔彈簧,所述的輔彈簧的左端固設在出液管的內圓周面上,所述的輔彈簧的右端固設一個輔擋板,所述的輔擋板的形狀為圓形,且輔擋板的右端面與輔環形板的左端面相貼合,所述的輔擋板的直徑大于輔環形板內圓的直徑,且輔擋板的直徑小于輔環形板外圓的直徑,所述的出液管的左端固設一個出液軟管,所述的出液軟管的左端固設一個出液針頭。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優點: 1、使用方便; 2、省工省時。【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雙針頭配藥用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針筒;2-活塞;3-推拉桿;4-進液管;5-主環形板;6_主彈簧;7_主擋板;8_進液軟管;9-進液針頭;10-出液管;11-輔環形板;12-輔彈簧;13-輔擋板;14-出液軟管;15-出液針頭。【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針頭配藥用注射器,包括:針筒1、活塞2、推拉桿3、進液管4、主環形板5、主彈簧6、主擋板7、進液軟管8、進液針頭9、出液管10、輔環形板11、輔彈簧12、輔擋板13、出液軟管14、出液針頭15,所述的針筒1內部通過滑動連接的方式設置一個活塞2,所述的活塞2的圓周面與針筒1的內圓周面相貼合,所述的活塞2的右端面上水平固設一個推拉桿3,所述的針筒1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進液管4,所述的進液管4的內部固設一個主環形板5,所述的主環形板5的外圓周面與進液管4的內圓周面固連為一體,所述的進液管4的內部設置一個主彈簧6,所述的主彈簧6的右端固設在進液管4的內圓周面上,所述的主彈簧6的左端固設一個主擋板7,所述的主擋板7的形狀為圓形,且主擋板7的左端面與主環形板5的右端面相貼合,所述的主擋板7的直徑大于主環形板5內圓的直徑,且主擋板7的直徑小于主環形板5外圓的直徑,所述的進液管4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軟管8,所述的進液軟管8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針頭9,所述的針筒1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出液管10,所述的出液管10的內部固設一個輔環形板11,所述的輔環形板11的外圓周面與出液管10的內圓周面固連為一體,所述的出液管10的內部設置一個輔彈簧12,所述的輔彈簧12的左端固設在出液管10的內圓周面上,所述的輔彈簧12的右端固設一個輔擋板13,所述的輔擋板13的形狀為圓形,且輔擋板13的右端面與輔環形板11的左端面相貼合,所述的輔擋板13的直徑大于輔環形板11內圓的直徑,且輔擋板13的直徑小于輔環形板11外圓的直徑,所述的出液管10的左端固設一個出液軟管14,所述的出液軟管14的左端固設一個出液針頭15。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施的:進液針頭9插入到裝有藥液的藥物容器內,出液針頭9插入到鹽水瓶內,通過推拉桿3將活塞2向右拉動,即活塞2沿著針筒1的內圓周面向右移動,由于活塞2的右移,針筒1的內部會形成真空,外部的大氣壓會將主擋板7向右壓,主擋板7則與主環形板5之間出現縫隙,藥物容器內的藥液則從進液針頭9進入到進液軟管8內,進液軟管8內的藥液則進入到進液管4內,進液管4內的藥液則穿過主環形板5的內圓,然后經主環形板5與主擋板7之間的縫隙進入到針筒1內部,同樣的原理,由于活塞2的右移,針筒1內會出現真空,輔擋板13則被外部的大氣壓壓緊在輔擋板13上,因此進液針頭9對藥物容器內的藥液進行抽取時,出液針頭15不能對鹽水瓶內的鹽水進行抽取,帶針筒1內的藥液滿了時,醫務人員推動推拉桿3向左移動,推拉桿3則推動活塞2向左移動,針筒1內的藥液則被擠壓進出液管10內,出液管10內的藥液則向左推動輔擋板13,輔擋板13則與輔環形板11之間出現空隙,這樣出液管10內的藥液則從輔擋板13與輔環形板11之間的空隙進入到出液軟管14內,出液軟管14內的藥液則從出液針頭15進入到鹽水瓶內,而由于主擋板7被主環形板5擋住,這樣活塞2左移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藥液回流到藥物容器的情況,待針筒1內的藥液完全進入到鹽水瓶內后,若需要繼續從藥物容器內抽取藥液,只需按照上述步驟進行抽取即可,使用比較方便,整個過程勞動強度顯著降低,很大的節省了人力和體力,而且速度快,效率高,省工省時。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而并非限制本專利技術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中。【主權項】1.一種雙針頭配藥用注射器,包括:針筒、活塞、推拉桿、進液管、主環形板、主彈簧、主擋板、進液軟管、進液針頭、出液管、輔環形板、輔彈簧、輔擋板、出液軟管、出液針頭,所述的針筒內部通過滑動連接的方式設置一個活塞,所述的活塞的圓周面與針筒的內圓周面相貼合,所述的活塞的右端面上水平固設一個推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筒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進液管,所述的進液管的內部固設一個主環形板,所述的主環形板的外圓周面與進液管的內圓周面固連為一體,所述的進液管的內部設置一個主彈簧,所述的主彈簧的右端固設在進液管的內圓周面上,所述的主彈簧的左端固設一個主擋板,所述的主擋板的形狀為圓形,且主擋板的左端面與主環形板的右端面相貼合,所述的主擋板的直徑大于主環形板內圓的直徑,且主擋板的直徑小于主環形板外圓的直徑,所述的進液管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軟管,所述的進液軟管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針頭,所述的針筒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出液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針頭配藥用注射器,包括:針筒、活塞、推拉桿、進液管、主環形板、主彈簧、主擋板、進液軟管、進液針頭、出液管、輔環形板、輔彈簧、輔擋板、出液軟管、出液針頭,所述的針筒內部通過滑動連接的方式設置一個活塞,所述的活塞的圓周面與針筒的內圓周面相貼合,所述的活塞的右端面上水平固設一個推拉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筒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進液管,所述的進液管的內部固設一個主環形板,所述的主環形板的外圓周面與進液管的內圓周面固連為一體,所述的進液管的內部設置一個主彈簧,所述的主彈簧的右端固設在進液管的內圓周面上,所述的主彈簧的左端固設一個主擋板,所述的主擋板的形狀為圓形,且主擋板的左端面與主環形板的右端面相貼合,所述的主擋板的直徑大于主環形板內圓的直徑,且主擋板的直徑小于主環形板外圓的直徑,所述的進液管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軟管,所述的進液軟管的左端固設一個進液針頭,所述的針筒的外部左端固設一個出液管,所述的出液管的內部固設一個輔環形板,所述的輔環形板的外圓周面與出液管的內圓周面固連為一體,所述的出液管的內部設置一個輔彈簧,所述的輔彈簧的左端固設在出液管的內圓周面上,所述的輔彈簧的右端固設一個輔擋板,所述的輔擋板的形狀為圓形,且輔擋板的右端面與輔環形板的左端面相貼合,所述的輔擋板的直徑大于輔環形板內圓的直徑,且輔擋板的直徑小于輔環形板外圓的直徑,所述的出液管的左端固設一個出液軟管,所述的出液軟管的左端固設一個出液針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旋,
申請(專利權)人:王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