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型涉及一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包括定位龍骨、頂板、底座、防護側板、隔板、內襯板及強制降溫裝置,其中底座為立方體框架結構,其下表面通過導向軌滑動安裝在內燃機車車體上,上表面與定位龍骨連接,頂板通過棘輪機構與定位龍骨上表面鉸接,防護側板通過滑軌包覆在定位龍骨外,并構成密閉結構的定位腔,隔板嵌于定位腔內,并通過滑軌與防護側板內表面連接,內襯板通過彈性絕緣墊塊安裝隔板上,強制降溫裝置嵌于底座內,并通過風管與降溫風道連通。本新型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結構強度和抗沖擊性能,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控制柜的密封性能及散熱性能,可有效的杜絕外部粉塵、液滴等污染物對控制柜內電氣設備造成的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柴油發電機組控制設備,確切地說是一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在內燃機車的動力系統中,柴油發電機組是其主要的動力設備之一,對火車的正常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為了實現對柴油發電機組進行操作及控制,往往需要設置專用的控制柜,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當前的控制柜往往均采用普通的金屬材質制備而成的柜體結構,雖然可以滿足電氣設備安裝定位的需要,但由于列車內部運行環境較為惡劣,且列車運行過程中極易產生較為劇烈的振動,從而嚴重影響力控制柜內電氣設別的運行穩定性,于此同時,當前內燃機車內使用的配電柜為了降溫的需要,往往直接利用換氣設備將外部空氣引入到控制柜內并進行氣體循環降溫,因此在降溫的同時,也造成了外部空氣中的粉塵等污染物對控制柜內的電氣設別造成嚴重污染,嚴重影響控制柜內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因此針對這一問題,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控制柜結構,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該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一方面方便操作人員快速識別需找操作面板上指定功能設備,提高操作效率,另一方面可有效的防止因外力沖擊、操作人員操作失誤等原因造成的誤操作及操作設備損毀現象發生,從而可有效的提高柴油發電機組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包括定位龍骨、頂板、底座、防護側板、隔板、內襯板及強制降溫裝置,其中底座為立方體框架結構,其下表面通過導向軌滑動安裝在內燃機車車體上,上表面與定位龍骨連接,且定位龍骨與底座同軸分布,頂板至少一塊并通過棘輪機構與定位龍骨上表面鉸接,防護側板通過滑軌包覆在定位龍骨外,并構成密閉結構的定位腔,隔板嵌于定位腔內,并通過滑軌與防護側板內表面連接,內襯板通過彈性絕緣墊塊安裝隔板上,并與隔板平行分布,防護側板包括防護外壁、工作內壁、隔離內膽及保溫層,防護外壁通過筋板與隔離內膽連接,保溫層嵌于防護外壁與隔離內膽之間位置,隔離內膽通過滑軌與定位龍骨外表面滑動連接,工作內壁通過滑軌與定位龍骨內表面滑動連接,工作內壁與隔離內膽間通過筋板連接,且工作內壁與隔離內膽構成間距不低3毫米的降溫風道,強制降溫裝置嵌于底座內,并通過風管與降溫風道連通。進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包括上層架、下層架及彈性連接機構,上層架和下層架間通過彈性連接機構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的彈性連接機構包括彈簧及彈性定位塊,其中彈性定位塊包括彈性基材及強化金屬網,強化金屬網嵌于彈性基材內并與上層架、下層架相互平行。本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結構強度和抗沖擊性能,可有效的低于列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對控制柜內電氣設備的影響,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尚控制柜的密封性能及散熱性能,從而在提尚避免尚溫對控制柜內電氣設備造成影響的同時,另可有效的杜絕外部粉塵、液滴等污染物對控制柜內電氣設備造成的污染,從而有效的提高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控制柜的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圖1為本新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如圖1所述的一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包括定位龍骨1、頂板2、底座3、防護側板4、隔板5、內襯板6及強制降溫裝置7,其中底座1為立方體框架結構,其下表面通過導向軌8滑動安裝在內燃機車車體9上,上表面與定位龍骨1連接,且定位龍骨1與底座3同軸分布,頂板2至少一塊并通過棘輪機構與定位龍骨1上表面鉸接,防護側板4通過滑軌10包覆在定位龍骨1外,并構成密閉結構的定位腔11,隔板5嵌于定位腔11內,并通過滑軌10與防護側板4內表面連接,內襯板6通過彈性絕緣墊塊12安裝隔板5上,并與隔板5平行分布,防護側板4包括防護外壁41、工作內壁42、隔離內膽43及保溫層44,防護外壁41通過筋板45與隔離內膽43連接,保溫層44嵌于防護外壁41與隔離內膽43之間位置,隔離內膽43通過滑軌10與定位龍骨1外表面滑動連接,工作內壁42通過滑軌40與定位龍骨1內表面滑動連接,工作內壁42與隔離內膽43間通過筋板45連接,且工作內壁42與隔離內膽43構成間距不低3毫米的降溫風道46,強制降溫裝置7嵌于底座3內,并通過風管13與降溫風道46連通。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底座3包括上層架31、下層架32及彈性連接機構,上層架31和下層架32間通過彈性連接機構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彈性連接機構包括彈簧33及彈性定位塊,其中彈性定位塊包括彈性基材34及強化金屬網35,強化金屬網35嵌于彈性基材34內并與上層架31、下層架32相互平行。本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結構強度和抗沖擊性能,可有效的低于列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對控制柜內電氣設備的影響,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尚控制柜的密封性能及散熱性能,從而在提尚避免尚溫對控制柜內電氣設備造成影響的同時,另可有效的杜絕外部粉塵、液滴等污染物對控制柜內電氣設備造成的污染,從而有效的提高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控制柜的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權項】1.一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包括定位龍骨、頂板、底座、防護側板、隔板、內襯板及強制降溫裝置;其中所述的底座為立方體框架結構,其下表面通過導向軌滑動安裝在內燃機車車體上,上表面與定位龍骨連接;且定位龍骨與底座同軸分布,所述頂板至少一塊并通過棘輪機構與定位龍骨上表面鉸接,防護側板通過滑軌包覆在定位龍骨外,并構成密閉結構的定位腔;所述的隔板嵌于定位腔內,并通過滑軌與防護側板內表面連接;所述的內襯板通過彈性絕緣墊塊安裝隔板上,并與隔板平行分布; 所述的防護側板包括防護外壁、工作內壁、隔離內膽及保溫層,所述的防護外壁通過筋板與隔離內膽連接,所述的保溫層嵌于防護外壁與隔離內膽之間位置,所述的隔離內膽通過滑軌與定位龍骨外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的工作內壁通過滑軌與定位龍骨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的工作內壁與隔離內膽間通過筋板連接,且工作內壁與隔離內膽構成間距不低3毫米的降溫風道,所述的強制降溫裝置嵌于底座內,并通過風管與降溫風道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上層架、下層架及彈性連接機構,上層架和下層架間通過彈性連接機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連接機構包括彈簧及彈性定位塊,其中彈性定位塊包括彈性基材及強化金屬網,強化金屬網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燃機車柴油發電機組用控制柜結構包括定位龍骨、頂板、底座、防護側板、隔板、內襯板及強制降溫裝置;其中所述的底座為立方體框架結構,其下表面通過導向軌滑動安裝在內燃機車車體上,上表面與定位龍骨連接;且定位龍骨與底座同軸分布,所述頂板至少一塊并通過棘輪機構與定位龍骨上表面鉸接,防護側板通過滑軌包覆在定位龍骨外,并構成密閉結構的定位腔;所述的隔板嵌于定位腔內,并通過滑軌與防護側板內表面連接;所述的內襯板通過彈性絕緣墊塊安裝隔板上,并與隔板平行分布;所述的防護側板包括防護外壁、工作內壁、隔離內膽及保溫層,所述的防護外壁通過筋板與隔離內膽連接,所述的保溫層嵌于防護外壁與隔離內膽之間位置,所述的隔離內膽通過滑軌與定位龍骨外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的工作內壁通過滑軌與定位龍骨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的工作內壁與隔離內膽間通過筋板連接,且工作內壁與隔離內膽構成間距不低3毫米的降溫風道,所述的強制降溫裝置嵌于底座內,并通過風管與降溫風道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賢學,張震亞,寧雪江,趙飛,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浦鎮海通鐵路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