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以及制備方法,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蘆薈蛋白3-5、山藥蛋白3-5、可溶性銀杏多糖7-9、聚氧化乙烯水溶液12-15、a-氰基丙稀酸酯3-5、殼聚糖2-3、聚乙烯醇12-14、多醛基海藻酸鈉4-6、果膠1-3、明膠1-3、氫化茶花油12-13等。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功能性添加液,具有黏膠性質好,能夠消毒抑制傷口感染的功效;采用處理的殼聚糖、醛基海藻酸鈉、果膠、明膠作為主料具有凝固速度小,促進門診小手術切口消炎愈合不留疤的功效,同時采用氫化茶花油,能夠給患者良好的體驗效果;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滿足門診小手術切口的需要;原材料來源廣泛,醫療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膠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在外科手術中,門診小手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手術帶來的疼痛程度、傷口愈合后外觀的好壞、疤痕額大小往往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一定的影響,采用醫用膠代替縫針來減少門診小手術的縫針的不良后果,具有很大的醫療價值。目前醫用膠的主要成分是a_氰基丙稀酸酯,其在生物體組織的聚合速度最快,在創面血液和組織液中陰離子的作用下,能快速聚合固化成膜并與創面鑲嵌緊密,可牢固地保持傷口的對合狀態,且膠膜可阻止血球、血小板通過,在凝血酶和纖維蛋白原的共同作用下,封閉創面斷裂的小血管可以有效止血,同時膠膜將組織和細菌隔離,還具有抗感染和保護創面的作用。但是目前醫用膠因原材料限制以及使用過程中凝固慢等原因受到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蘆薈蛋白3-5、山藥蛋白3-5、可溶性銀杏多糖7-9、干酪素1-3、聚氧化乙烯水溶液12-15、a-氰基丙稀酸酯3_5、殼聚糖2-3、聚乙烯醇12-1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13、多醛基海藻酸鈉4-6、果膠1-3、明月父1-3、氫化茶花油12-13。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氧化乙烯水溶液加熱至52-55°C,之后蘆薈蛋白、山藥蛋白、可溶性銀杏多糖、干酪素、聚氧化乙烯水溶液混合攪拌反應20-30min均勻,得混合液備用;將氫化茶花油加熱至180-190°C,之后冷卻至100-120°C加入混合液中,攪拌15_20min至均勻,得功能性混合液一備用; (2)將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在68-72°C加熱攪拌12-15min,之后加入殼聚糖、醛基海藻酸鈉、果膠、明膠混合攪拌均勻,得復合液二備用; (3)在68-72°C將功能性混合液一緩慢加入復合液二,攪拌25-35min至均勻,之后在加入a-氰基丙稀酸酯高速1000r/min攪拌3_5min,至均勾,冷卻至室溫,即得。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采用可溶性銀杏多糖改性蘆薈蛋白、山藥蛋白作為功能性添加液,具有黏膠性質好,能夠消毒抑制傷口感染的功效;采用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處理的殼聚糖、醛基海藻酸鈉、果膠、明膠作為主料具有凝固速度小,促進門診小手術切口消炎愈合不留疤的功效,同時采用氫化茶花油,使得該醫用膠具有醫療功效的同時,還具有淡淡的香味,能夠給患者良好的體驗效果;本專利技術能夠滿足門診小手術切口的需要;原材料來源廣泛,醫療效果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 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包括由下列重量(kg)的原料:蘆薈蛋白3、山藥蛋白3、可溶性銀杏多糖7、干酪素1、聚氧化乙烯水溶液12、氫化茶花油12、a-氰基丙稀酸酯4、聚乙烯醇1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3、殼聚糖3、多醛基海藻酸鈉6、果膠3、明膠3。—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氧化乙烯水溶液加熱至53.5°C,之后蘆薈蛋白、山藥蛋白、可溶性銀杏多糖、干酪素、聚氧化乙烯水溶液混合攪拌反應20-30min均勻,得混合液備用;將氫化茶花油加熱至185°C,之后冷卻至105°C加入混合液中,攪拌17.5min至均勾,得功能性混合液一備用; (2)將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在70°C加熱攪拌13.5min,之后加入殼聚糖、醛基海藻酸鈉、果膠、明膠混合攪拌均勻,得復合液二備用; (3)在70°C將功能性混合液一中緩慢加入復合液二,攪拌30min至均勻,之后在加入a-氰基丙稀酸酯高速1000r/min攪拌4min,至均勾,冷卻至室溫,即得。實施例2: 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包括由下列重量(kg)的原料:蘆薈蛋白4、山藥蛋白4、可溶性銀杏多糖4、干酪素4、聚氧化乙烯水溶液13.5、氫化茶花油12.5、a-氰基丙稀酸酯4、聚乙烯醇1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1.5、殼聚糖2.5、多醛基海藻酸鈉5、果膠1.5、明膠1.5。—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氧化乙烯水溶液加熱至53.5°C,之后蘆薈蛋白、山藥蛋白、可溶性銀杏多糖、干酪素、聚氧化乙烯水溶液混合攪拌反應20-30min均勻,得混合液備用;將氫化茶花油加熱至185°C,之后冷卻至105°C加入混合液中,攪拌17.5min至均勾,得功能性混合液一備用; (2)將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在70°C加熱攪拌13.5min,之后加入殼聚糖、醛基海藻酸鈉、果膠、明膠混合攪拌均勻,得復合液二備用; (3)在70°C將功能性混合液一中緩慢加入復合液二,攪拌30min至均勻,之后在加入a-氰基丙稀酸酯高速1000r/min攪拌4min,至均勾,冷卻至室溫,即得。實施例3: 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包括由下列重量(kg)的原料:蘆薈蛋白5、山藥蛋白5、可溶性銀杏多糖9、干酪素3、聚氧化乙烯水溶液15、氫化茶花油13、a-氰基丙稀酸酯4、聚乙烯醇1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殼聚糖2、多醛基海藻酸鈉4、果膠1、明膠1。—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氧化乙烯水溶液加熱至53.5°C,之后蘆薈蛋白、山藥蛋白、可溶性銀杏多糖、干酪素、聚氧化乙烯水溶液混合攪拌反應20-30min均勻,得混合液備用;將氫化茶花油加熱至185°C,之后冷卻至105°C加入混合液中,攪拌17.5min至均勾,得功能性混合液一備用; (2)將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混合,在70°C加熱攪拌13.5min,之后加入殼聚糖、醛基海藻酸鈉、果膠、明膠混合攪拌均勻,得復合液二備用; (3)在70°C將功能性混合液一中緩慢加入復合液二,攪拌30min至均勻,之后在加入a-氰基丙稀酸酯高速1000r/min攪拌4min,至均勾,冷卻至室溫,即得。以小白鼠外科手術為例,分別采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3的醫療膠,發現實施例2的醫療膠的凝固時間要比實施例1的醫療膠的凝固時間短2-3min,比比實施例1的醫療膠的凝固時間短5-6min,當醫療醫療膠作用6_8d逐漸降解完,觀察小白鼠切口的愈合情況,發現使用實施例2醫療膠的和3醫療膠的小白鼠切口愈合情況更好,使用實施例2醫療膠的和3醫療膠的小白鼠切口愈合處還能看到輕微的傷口情況。【主權項】1.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蘆薈蛋白3-5、山藥蛋白3-5、可溶性銀杏多糖7-9、干酪素1-3、聚氧化乙烯水溶液12-15、a-氰基丙稀酸酯3-5、殼聚糖2-3、聚乙烯醇12-1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13、多醛基海藻酸鈉4-6、果膠1-3、明膠1-3、氫化茶花油12-13。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聚氧化乙烯水溶液加熱至52-55°C,之后蘆薈蛋白、山藥蛋白、可溶性銀杏多糖、干酪素、聚氧化乙烯水溶液混合攪拌反應20-30min均勻,得混合液備用;將氫化茶花油加熱至180-1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門診小手術切口用醫療膠,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蘆薈蛋白3?5、山藥蛋白3?5、可溶性銀杏多糖7?9、干酪素1?3、聚氧化乙烯水溶液12?15、a?氰基丙稀酸酯3?5、殼聚糖2?3、聚乙烯醇12?1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13、多醛基海藻酸鈉4?6、果膠1?3、明膠1?3、氫化茶花油12?1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新界,
申請(專利權)人:任新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