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屬于衛生陶瓷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用于青坯施釉自動化生產。其技術方案是: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結構包括封閉式除塵間、外部軸、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施釉機器人、釉漿供給裝置、圖像識別裝置、產品移載機和PLC控制裝置,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和產品移載機可以對坯料進行輸送和搬倒,施釉機器人和釉漿供給裝置可以完成自動噴釉,封閉式除塵間可以保護工人的健康,圖像識別裝置和PLC控制裝置可以實現產品生產過程的控制。本發明專利技術實現了自動化施釉、輸送,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了生產占地,減少了搬倒次數,降低了破損率,對發展生產、提高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在同行業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對陶瓷青坯產品進行自動施釉的設備,屬于衛生陶瓷生產設備
技術介紹
傳統的衛生潔具青坯產品在施釉過程中,產品的搬倒及施釉都是人工完成的,不但效率低,而且員工勞動強度大、生產環境惡劣,制品施釉一致性差,合格率不高。隨著技術的進步,在陶瓷生產中也開發了自動噴涂設備,現有的陶瓷噴涂設備存在以下問題:目前使用的噴釉柜為單臺獨立操作設備,由噴釉倉、固定旋轉工作臺、釉倉及除塵系統組成,工人在設備正面操作,坯體人工裝卸,勞動強度較大,同時由于采用半自動化噴涂作業,釉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嚴重危害作業人員身體健康,有必要加以改進。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4100208014公開了一種陶瓷產品自動施釉設備,這種設備由底架、輸送裝置、防護裝置、施釉裝置、PLC控制單元等組成,能夠完成自動施釉作業,大大提高了坯料施釉的自動化程度。但是這種設備產品移送裝置不夠完善,不能對坯料進行識別,容易使坯料翻倒、損壞,同時工作時噴槍只能做簡單的往復運動,因此只適用于水箱等器型簡單的產品施釉使用,不能滿足坐便器等復雜品種施釉需求,另外該設備也不具備產品識別能力,各項性能均不能達到令人十分滿意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這種設備能夠自動完成品種識別、輸送、自動施釉,從而大大提高效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節約生產占地、降低破損率。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它包括封閉式除塵間、外部軸、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施釉機器人、釉漿供給裝置、PLC控制裝置,外部軸和施釉機器人全部位于封閉式除塵間內,釉漿供給裝置位于封閉式除塵間右側,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穿過封閉式除塵間,它還有圖像識別裝置和產品移載機,圖像識別裝置安裝在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入口,兩臺產品移載機順序排列,位于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上方,產品移載機由主框架、提升組件、行走組件、叉車組件組成,行走組件安裝于主框架上方,叉車組件通過提升組件與行走組件連接,PLC控制裝置與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施釉機器人、釉漿供給裝置、圖像識別裝置和產品移載機相連接。上述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所述產品移載機的提升組件由氣缸、氣缸安裝座、防塵罩、連接座組成,氣缸安裝于氣缸座下方,防塵罩安裝于氣缸座上方,氣缸座安裝于連接座正前方。上述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所述產品移載機的行走組件由滑座、滑塊、導軌、減速機座、限位擋塊、齒輪、行走減速機、齒條組成,導軌安裝于主框架上、滑塊安裝于滑座下方,滑塊與導軌配合,齒輪安裝在行走減速機上,行走減速機安裝于減速機座下方,減速機座與滑座連接,齒條安裝于主框架內部上方,限位擋塊安裝于滑塊正前方與正后方。上述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所述產品移載機的叉車組件由拾板鉤座、拉伸氣缸、拉伸氣缸座、連桿、拾板鉤、旋轉軸、叉子、帶座軸承組成,拾板鉤安裝在旋轉軸前端,拉伸氣缸前端通過連桿與旋轉軸末端連接,拉伸氣缸末端連接拉伸氣缸座,拉伸氣缸座安裝于拾板鉤座上,旋轉軸通過帶座軸承與拾板鉤座連接,拾板鉤座安裝于氣缸下方。上述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所述封閉式除塵間分為對稱的兩室,中間有隔板,封閉式除塵間后部靠近產品移載機一側安裝有氣動推拉門,封閉式除塵間靠近施釉機器人一側左右各安裝有一個供人員進出的門,兩臺外部軸分別安裝在兩個室中央,其下方安裝有廢釉回收盤。上述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所述外部軸由產品支架、外殼、連接法蘭、減速機、伺服電機組成,減速機和伺服電機安裝在外殼內部。上述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所述釉漿供給裝置由氣動隔膜栗、過濾罐、涂料減壓閥、攪拌桶組成,過濾罐一端連接攪拌桶,另一端連接在氣動隔膜栗入口,涂料減壓閥安裝在氣動隔膜栗出口。上述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所述施釉機器人上安裝有把持器、自動噴槍,自動噴槍通過高壓軟管與釉漿供給裝置相連。上述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所述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為積放式鏈條輸送線,在叉車組件下方對應位置安裝有自動阻擋器。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包括封閉式除塵間、外部軸、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施釉機器人、釉漿供給裝置、圖像識別裝置、產品移載機和PLC控制裝置,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和產品移載機可以對坯料進行自動輸送和搬倒,施釉機器人和釉漿供給裝置可以完成自動噴釉,封閉式除塵間可以保護工人的健康,圖像識別裝置和PLC控制裝置可以實現產品生產過程的控制。本專利技術實現了自動化輸送、施釉,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了生產占地,減少了搬倒次數,降低了破損率,使陶瓷產品青坯施釉工藝的生產由傳統的人工生產轉變為現代化的自動化連續生產,對發展生產、提高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在同行業推廣。【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產品移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B-B剖視圖; 圖5是圖3的俯視圖。圖中標號如下:產品移載機1、外部軸2、施釉機器人3、施釉機器人底座4、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工裝板6、青坯7、行走組件8、提升組件9、叉車組件10、主框架11、滑座12、滑塊13、減速機座14、限位擋塊15、齒輪16、行走減速機17、齒輪18、連接座19、導軌20、防塵罩21、氣缸座22、氣缸23、連桿24、拾板鉤座25、拉伸氣缸26、拉伸氣缸座27、帶座軸承28、拾板鉤29、旋轉軸30、叉子31、發泡橡膠板32、自動阻擋器33、圖像識別裝置34、封閉式除塵間35、釉漿供給裝置36、產品支架37、外殼38、連接法蘭39、減速機40、伺服電機41、把持器42、自動噴槍43、高壓軟管44、氣動隔膜栗45、過濾罐46、涂料減壓閥47、隔板48、氣動推拉門49、廢釉回收盤50、攪拌桶51。【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由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圖像識別裝置34、兩臺產品移載機1、機器人3、兩個外部軸2、封閉式除塵間35、工裝板6、釉漿供給裝置36、PLC控制裝置組成。圖1顯示,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在產品移載機1下方,圖像識別裝置34安裝在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入口,外部軸2處于產品移載機1正前方,施釉機器人3安裝于施釉機器人底座4上方,施釉機器人底座4位于兩臺外部軸2正前方,外部軸2和施釉機器人3全部位于封閉式除塵間35內,釉漿供給裝置36位于封閉式除塵間35右側,PLC控制裝置與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圖像識別裝置34、產品移載機1、施釉機器人3、外部軸2相連接。本專利技術的圖像識別裝置34可以對進入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的青坯7進行識別,并將信息輸送給PLC控制裝置,PLC控制裝置根據產品的位置和形狀對產品的移動和施釉機器人3的噴釉進行控制,以達到最好的噴釉效果,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約了釉料。圖1顯示,施釉機器人3安裝有把持器42、自動噴槍43,自動噴槍43通過高壓軟管44與釉漿供給裝置36相連接。圖1顯示,外部軸2由產品支架37、外殼38、連接法蘭39、減速機40、伺服電機41組成,減速機40和伺服電機41安裝在外殼38內部。圖1顯示,釉漿供給裝置36由氣動隔膜栗45、過濾罐46、涂料調壓閥47、攪拌桶51等組成,過濾罐46 —端連接攪拌桶51,另一端連接在氣動隔膜栗45入口,涂料減壓閥47安裝在氣動隔膜栗45出口。圖1顯示,封閉式除塵間35分為對稱的兩室,中間有隔板48,封閉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器人自動施釉設備,它包括封閉式除塵間(35)、外部軸(2)、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施釉機器人(3)、釉漿供給裝置(36)、PLC控制裝置,外部軸(2)和施釉機器人(3)全部位于封閉式除塵間(35)內,釉漿供給裝置(36)位于封閉式除塵間(35)右側,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穿過封閉式除塵間(35),其特征在于:它還有圖像識別裝置(34)和產品移載機(1),圖像識別裝置(34)安裝在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入口,兩臺產品移載機(1)順序排列,位于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上方,產品移載機(1)由主框架(11)、提升組件(9)、行走組件(8)、叉車組件(10)組成,行走組件(8)安裝于主框架(11)上方,叉車組件(10)通過提升組件(9)與行走組件(8)連接,PLC控制裝置與側置滾輪鏈條輸送線(5)、施釉機器人(3)、釉漿供給裝置(36)、圖像識別裝置(34)和產品移載機(1)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彥慶,吳萍萍,杜偉建,孫巖,李龍朝,劉志強,樊騰,張金柱,
申請(專利權)人:惠達衛浴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