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林業繁殖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鵝掌楸種苗的培育方法,(1)整地;(2)、種子預處理;(3)播種;(4)芽苗管理;(5)移栽;(6)移植苗管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林業繁殖
,具體來說是一種。
技術介紹
鶴掌揪,拉丁學名:Lir1dendronchinense (Hemsl.) Sarg.(((Flora of China》)。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為落葉大喬木,高達40米,胸徑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葉形如馬褂——葉片的頂部平截,猶如馬褂的下擺;葉片的兩側平滑或略微彎曲,好像馬褂的兩腰;葉片的兩側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馬褂伸出的兩只袖子。故鵝掌楸又叫馬褂木。花單生枝頂,花被片9枚,外輪3片萼狀,綠色,內二輪花瓣狀黃綠色,基部有黃色條紋,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稱是“Chinese Tulip Tree”,譯成中文就是“中國的郁金香樹”。它生長快,耐旱,對病蟲害抗性極強。花大而美麗,秋季葉色金黃,似一個個黃馬褂,是珍貴的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種,栽種后能很快成蔭,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步驟包括:(1)整地:整地深度30?40cm,耕耙兩次后按長15?20m、寬1.1?1.3m、高20?30cm分廂著床,床間設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鈣鎂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勻;(2)種子預處理:選擇相同大小規格的種子,先在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消毒0.5?1小時,再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溫度為55°C?65°C的水浸泡3?4小時后撈出,最后將種子在溫度為30°C?40°C的環境進行催芽下直至種子胚芽已伸出0.2?0.6厘米;(3)播種:當年11月至次年1月底,按0.14?0.23kg/m2均勻撒播,播種后覆蓋細土 1?2cm,播種后在床面覆蓋3?4cm厚茅草,然后再加蓋農膜,饒水使苗床濕潤;(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農膜和覆蓋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管理;(5)移栽:當芽苗出土生長到10cm以上,將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長度為5?8cm,移植到土層深度超過50cm、pH為5.5?7.0的大田內,移植行距為15?25cm,株距為8 ?10cm。(6)移植苗管理:做好水肥和補苗管理,保證移植苗密度為45?55株/m2。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茅草用草量1.2?1.5kg/m2。進一步的,步驟(5)中,移植前,大田用鈣鎂磷肥和復合肥作基肥,施肥量均為0.15kg/m20進一步的,步驟(5)中,移植前,大田用腐熟廄肥做基肥,用量1.5?2.25kg/m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可快速繁殖出鵝掌楸種苗,提高種苗移栽成活率。【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種,步驟包括:(1)整地:整地深度35cm,耕耙兩次后按長17m、寬1.2m、高25cm分廂著床,床間設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鈣鎂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 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勻;(2)種子預處理:選擇相同大小規格的種子,先在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消毒0.7小時,再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溫度為60°C的水浸泡3.5小時后撈出,最后將種子在溫度為35°C的環境進行催芽下直至種子胚芽已伸出0.4厘米;(3)播種:當年11月,按0.20kg/m2均勾撒播,播種后覆蓋細土 1.5cm,播種后在床面覆蓋3.5cm厚茅草,茅草用量1.3kg/m2,然后再加蓋農膜,澆水使苗床濕潤;(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農膜和覆蓋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管理;(5)移栽:當芽苗出土生長到10cm以上,將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長度為7cm,移植到土層深度超過50cm、pH為6.0的大田內,移植前,大田用腐熟廄肥做基肥,用量1.5?2.25kg/m2,移植行距為20cm,株距為9cm。(6)移植苗管理:做好水肥和補苗管理,保證移植苗密度為45?55株/m2。實施例2—種,步驟包括:(1)整地:整地深度30cm,耕耙兩次后按長20m、寬1.lm、高30cm分廂著床,床間設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鈣鎂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 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勻;(2)種子預處理:選擇相同大小規格的種子,先在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消毒0.5小時,再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溫度為55°C的水浸泡3小時后撈出,最后將種子在溫度為30°C的環境進行催芽下直至種子胚芽已伸出0.2厘米;(3)播種:當年11月至次年1月底,按0.14kg/m2均勾撒播,播種后覆蓋細土 1cm,播種后在床面覆蓋3cm厚茅草,茅草的用量為1.2kg/m2,然后再加蓋農膜,澆水使苗床濕潤;(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農膜和覆蓋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管理;(5)移栽:當芽苗出土生長到11 cm時,將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長度為5cm,移植到土層深度超過50cm、pH為5.5的大田內,移栽前,大田用鈣鎂磷肥和復合肥作基肥,施肥量均為0.15kg/m2,移植行距為15cm,株距為8cm。(6)移植苗管理:做好水肥和補苗管理,保證移植苗密度為45株/m2。實施例3—種,步驟包括:(1)整地:整地深度40cm,耕耙兩次后按長20m、寬1.3m、高30cm分廂著床,床間設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鈣鎂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 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勻;(2)種子預處理:選擇相同大小規格的種子,先在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消毒1小時,再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溫度為65°C的水浸泡4小時后撈出,最后將種子在溫度為40°C的環境進行催芽下直至種子胚芽已伸出0.6厘米;(3)播種:當年11月至次年1月底,按0.23kg/m2均勻撒播,播種后覆蓋細土 2cm,播種后在床面覆蓋4cm厚茅草,茅草用草量1.5kg/m2,然后再加蓋農膜,澆水使苗床濕潤;(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農膜和覆蓋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管理;(5)移栽:當芽苗出土生長到10cm以上,將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長度為8cm,移植到土層深度超過50cm、pH為7.0的大田內,移植前,大田用鈣鎂磷肥和復合肥作基肥,施肥量均為0.15kg/m2,移植行距為25cm,株距為10cm?!局鳈囗棥?.,其特征在于,步驟包括: (1)整地:整地深度30?40cm,耕耙兩次后按長15?20m、寬1.1?1.3m、高20?30cm分廂著床,床間設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鈣鎂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 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勻; (2)種子預處理:選擇相同大小規格的種子,先在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消毒0.5?1小時,再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溫度為55°C?65 °C的水浸泡3?4小時后撈出,最后將種子在溫度為30°C?40°C的環境進行催芽下直至種子胚芽已伸出0.2?0.6厘米; (3)播種:當年11月至次年1月底,按0.14?0.23kg/m2均勻撒播,播種后覆蓋細土1?2cm,播種后在床面覆蓋3?4cm厚茅草,然后再加蓋農膜,饒水使苗床濕潤; (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農膜和覆蓋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管理; (5)移栽:當芽苗出土生長到10cm以上,將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長度為5?8cm,移植到土層深度超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鵝掌楸種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包括:(1)整地:整地深度30~40cm,耕耙兩次后按長15~20m、寬1.1~1.3m、高20~30cm分廂著床,床間設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鈣鎂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勻;(2)種子預處理:選擇相同大小規格的種子,先在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消毒0.5~1小時,再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溫度為55℃~65℃的水浸泡3~4小時后撈出,最后將種子在溫度為30℃~40℃的環境進行催芽下直至種子胚芽已伸出0.2~0.6厘米;(3)播種:當年11月至次年1月底,按0.14~0.23kg/m2均勻撒播,播種后覆蓋細土1~2cm,播種后在床面覆蓋3~4cm厚茅草,然后再加蓋農膜,澆水使苗床濕潤;(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農膜和覆蓋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管理;(5)移栽:當芽苗出土生長到10cm以上,將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長度為5~8cm,移植到土層深度超過50cm、pH為5.5~7.0的大田內,移植行距為15~25cm,株距為8~10cm;(6)移植苗管理:做好水肥和補苗管理,保證移植苗密度為45~55株/m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運輝,
申請(專利權)人:黎平縣樅集林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