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植絨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包括主機箱,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主機箱的上部的進料口、第一破碎部件、嵌設于所述主機箱的側壁上的傳動箱、電機和旋轉破碎部件;所述旋轉破碎部件包括主筒體、驅動軸、旋轉座、蓋板、內旋接件、破碎錘和定位架;于所述主筒體的側壁內穿設有主旋轉導向孔;于所述旋轉座內凹設有第一旋接槽;于所述主筒體的上側凹設有進料槽;所述內旋接件包括內旋接環和攪拌桿;沿著所述破碎錘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固定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操作方便,調節方便,破碎效率高,破碎質量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植絨生產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
技術介紹
在植絨生產過程中通常采用破碎設備對植絨進行處理。但是,傳統的用于生產植絨的破碎設備調節不方便,操作不方便,破碎效率低下,破碎質量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操作方便,調節方便,破碎效率高,破碎質量好的破碎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解決傳統的破碎設備調節不方便,操作不方便的問題。本技術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包括主機箱,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主機箱的上部的進料口、設置于所述主機箱內且處于所述進料口的下側的第一破碎部件、嵌設于所述主機箱的側壁上的傳動箱、設置于所述傳動箱內的電機和旋設于所述主機箱的下部且旋接于所述電機上的旋轉破碎部件;所述旋轉破碎部件包括主筒體、沿著所述主筒體的徑向穿設于所述主筒體內的驅動軸、旋設于所述驅動軸的一端的旋轉座、嵌設于所述主筒體的上側的蓋板、旋設于所述驅動軸上且處于所述主筒體內的內旋接件、設置于所述內旋接件的端部的破碎錘和旋設于所述驅動軸的另一端的定位架;所述主筒體為橢球狀,于所述主筒體的側壁內穿設有主旋轉導向孔,所述主旋轉導向孔和所述驅動軸相適應;所述旋轉座為圓盤狀,于所述旋轉座內凹設有第一旋接槽,所述第一旋接槽和所述驅動軸相適應;于所述主筒體的上側凹設有進料槽,所述進料槽和所述蓋板相適應;所述蓋板為圓盤狀;所述內旋接件包括內旋接環和設置于所述內旋接環上的攪拌桿;所述內旋接環為圓環狀;所述破碎錘為橢球狀,沿著所述破碎錘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固定腔,所述第一固定腔和所述攪拌桿相適應;所述主機箱內部還設置有承重結構,所述承重結構包括上承重板、中承重板與下承重板,所述上承重板設置于中承重板上端,上承重板為長方體結構,由抗壓材質制成,上承重板內部還設置有緩沖板,所述下承重板設置于中承重板下端,下承重板為長方體結構,由抗壓材質制成,所述上承重板的寬度與下承重板的寬度與高度均保持一致,下承重板內部還設置有彈性板,所述中承重板為長方體結構,由抗壓材質制成,中承重板的寬度與上承重板保持一致,所述中承重板內部還設置有若干根彈簧,所述彈簧穿設于中承重板內部,所述中承重板內部還設置有若干根承重柱,所述每根承重柱設置于每兩根彈簧之間,且承重柱與彈簧保持平行;其中,所述定位架包括定位板體、設置于所述定位板體的端部的擋板和設置于所述定位板體和所述擋板的連接處的加強件;所述定位板體為圓盤狀;所述擋板為立方體;所述加強件的側壁為曲面。其中,所述第一破碎部件包括壓碎筒、沿著所述壓碎筒的軸向穿設于所述壓碎筒的一端的第一推桿、旋設于所述第一推桿的延伸到所述壓碎筒的外部的一端上的第一固定座、設于所述第一推桿的另一端的第一擠壓件、沿著所述壓碎筒的軸向穿設于所述壓碎筒的遠離所述第一推桿的一端的第二推桿、設置于所述第二推桿的端部且處于所述壓碎筒內的第二擠壓件、旋設于所述第二推桿的遠離所述第二擠壓件的一端的推進底座、套設于所述第二推桿上且壓緊于所述推進底座上的緩沖彈簧和設置于所述壓碎筒的端部的邊緣處的側桿。其中,所述壓碎筒為圓筒狀;所述第一推桿為圓柱狀;所述第一固定座為半球狀,沿著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一推桿相適應;所述第一擠壓件包括第一安裝盤和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盤的側壁上的主壓緊件;所述第一安裝盤為圓盤狀。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的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包括主機箱,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主機箱的上部的進料口、設置于所述主機箱內且處于所述進料口的下側的第一破碎部件、嵌設于所述主機箱的側壁上的傳動箱、設置于所述傳動箱內的電機和旋設于所述主機箱的下部且旋接于所述電機上的旋轉破碎部件;所述旋轉破碎部件包括主筒體、沿著所述主筒體的徑向穿設于所述主筒體內的驅動軸、旋設于所述驅動軸的一端的旋轉座、嵌設于所述主筒體的上側的蓋板、旋設于所述驅動軸上且處于所述主筒體內的內旋接件、設置于所述內旋接件的端部的破碎錘和旋設于所述驅動軸的另一端的定位架;所述主筒體為橢球狀,于所述主筒體的側壁內穿設有主旋轉導向孔,所述主旋轉導向孔和所述驅動軸相適應;所述旋轉座為圓盤狀,于所述旋轉座內凹設有第一旋接槽,所述第一旋接槽和所述驅動軸相適應;于所述主筒體的上側凹設有進料槽,所述進料槽和所述蓋板相適應;所述蓋板為圓盤狀;所述內旋接件包括內旋接環和設置于所述內旋接環上的攪拌桿;所述內旋接環為圓環狀;所述破碎錘為橢球狀,沿著所述破碎錘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固定腔,所述第一固定腔和所述攪拌桿相適應;本技術的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操作方便,調節方便,破碎效率高,破碎質量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第一破碎部件的主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旋轉破碎部件的主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承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1-主機箱;11_上承重板;12_中承重板;13_下承重板;14_緩沖板;15_彈性板;16-彈簧;17-承重柱;2_進料口 ;3_第一破碎部件;31_第一固定座;32_壓碎筒;33_第一擠壓件;34_第二擠壓件;35_第二推桿;36_側桿;37_推進底座;38_緩沖彈簧;39_第一推桿;4-電機;5_傳動箱;6_旋轉破碎部件;61_旋轉座;62_主筒體;63_蓋板;64_定位架;65-內旋接件;67_破碎錘;68_驅動軸。【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結合圖1至圖4對本技術的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進行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包括主機箱1,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主機箱1的上部的進料口 2、設置于所述主機箱1內且處于所述進料口 2的下側的第一破碎部件3、嵌設于所述主機箱1的側壁上的傳動箱5、設置于所述傳動箱5內的電機4和旋設于所述主機箱1的下部且旋接于所述電機4上的旋轉破碎部件6 ;所述旋轉破碎部件6包括主筒體62、沿著所述主筒體62的徑向穿設于所述主筒體62內的驅動軸68、旋設于所述驅動軸68的一端的旋轉座61、嵌設于所述主筒體62的上側的蓋板63、旋設于所述驅動軸68上且處于所述主筒體62內的內旋接件65、設置于所述內旋接件65的端部的破碎錘67和旋設于所述驅動軸68的另一端的定位架64 ;所述主筒體62為橢球狀,于所述主筒體62的側壁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承重結構的回轉式破碎機,包括主機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主機箱的上部的進料口、設置于所述主機箱內且處于所述進料口的下側的第一破碎部件、嵌設于所述主機箱的側壁上的傳動箱、設置于所述傳動箱內的電機和旋設于所述主機箱的下部且旋接于所述電機上的旋轉破碎部件;所述旋轉破碎部件包括主筒體、沿著所述主筒體的徑向穿設于所述主筒體內的驅動軸、旋設于所述驅動軸的一端的旋轉座、嵌設于所述主筒體的上側的蓋板、旋設于所述驅動軸上且處于所述主筒體內的內旋接件、設置于所述內旋接件的端部的破碎錘和旋設于所述驅動軸的另一端的定位架;所述主筒體為橢球狀,于所述主筒體的側壁內穿設有主旋轉導向孔,所述主旋轉導向孔和所述驅動軸相適應;所述旋轉座為圓盤狀,于所述旋轉座內凹設有第一旋接槽,所述第一旋接槽和所述驅動軸相適應;于所述主筒體的上側凹設有進料槽,所述進料槽和所述蓋板相適應;所述蓋板為圓盤狀;所述內旋接件包括內旋接環和設置于所述內旋接環上的攪拌桿;所述內旋接環為圓環狀;所述破碎錘為橢球狀,沿著所述破碎錘的徑向于其內穿設有第一固定腔,所述第一固定腔和所述攪拌桿相適應;所述主機箱內部還設置有承重結構,所述承重結構包括上承重板、中承重板與下承重板,所述上承重板設置于中承重板上端,上承重板為長方體結構,由抗壓材質制成,上承重板內部還設置有緩沖板,所述下承重板設置于中承重板下端,下承重板為長方體結構,由抗壓材質制成,所述上承重板的寬度與下承重板的寬度與高度均保持一致,下承重板內部還設置有彈性板,所述中承重板為長方體結構,由抗壓材質制成,中承重板的寬度與上承重板保持一致,所述中承重板內部還設置有若干根彈簧,所述彈簧穿設于中承重板內部,所述中承重板內部還設置有若干根承重柱,所述每根承重柱設置于每兩根彈簧之間,且承重柱與彈簧保持平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偉,
申請(專利權)人:嘉善億鑫植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