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公開一種易拉罐用鋁合金,其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Mn:1~1.3%,Cu:0.4~0.55%,Ni:0.03~0.09%,Sr:0.3~0.6%,Ti:0.5~0.8%,Zr:0.1~0.3%,Mg:0.7~0.8%,Zn:0.15~0.25%,In:0.01~0.05%,Ca:0.001~0.0035%,Cr:0.1~0.2%,Ce:0.01~0.02%,La:0.003~0.006%,Ag:0.5~0.6%,B:0.05~0.1%,Si:0.1~0.3%,余量為Al。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抗腐蝕性能好,減少人體對鋁的吸收,而且強度和硬度高,抗壓耐磨性能好,易于存儲,同時塑性加工性能好,易于加工成型。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鋁合金
,尤其涉及一種易拉罐用鋁合金。
技術(shù)介紹
易拉罐采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jīng)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huán)再鉚緊,配以相 適應(yīng)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易拉罐具有重量輕、體積小、不易破碎、便于攜帶的優(yōu) 點,所以備受人們青睞。鋁合金由于輕質(zhì)、美觀、不銹且易于成形,往往作為易拉罐的制作材 料。但易拉罐飲料中鋁含量比瓶裝飲料高3-6倍,這是由于在易拉罐的加工過程中,難免有 些地方保護性涂料沒涂上,或涂得過薄,致使罐內(nèi)壁鋁合金與飲料接觸。而鋁單質(zhì)既能和酸 反應(yīng)生成鋁鹽,又能和堿反應(yīng)生成偏鋁酸鹽,因此需要耐腐蝕性更優(yōu)良的鋁制易拉罐。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基于
技術(shù)介紹
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本專利技術(shù)提出了一種易拉罐用鋁合金,抗腐蝕性能 好,減少人體對鋁的吸收,而且強度和硬度高,抗壓耐磨性能好,易于存儲,同時塑性加工性 能好,易于加工成型。 本專利技術(shù)提出的一種易拉罐用鋁合金,其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Mn :1~1. 3%, Cu :0· 4 ~0· 55%,Ni :0· 03 ~0· 09%,Sr :0· 3 ~0· 6%,Ti :0· 5 ~0· 8%,Zr :0· 1 ~0· 3%, Mg :0· 7 ~(λ 8%,Zn :0· 15 ~(λ 25%,In :0· 01 ~0· 05%,Ca :0· 001 ~0· 0035%,Cr :0· 1 ~ 0· 2%,Ce :0· 01 ~0· 02%,La :0· 003 ~0· 006%,Ag :0· 5 ~0· 6%,B :0· 05 ~0· 1%,Si : 0. 1~0. 3%,余量為A1。 優(yōu)選地,Cu、Mg和Zn的關(guān)系如下:2XCu = Mg+Zn。 優(yōu)選地,Zr、Ce、La、B 的重量比為 15 ~25 :1. 5 ~I. 8 :0· 4 ~0· 5 :7 ~8。 優(yōu)選地,Mn、Cr、Ti 的關(guān)系如下:Mn+Cr+Ti 彡 1. 8%。 優(yōu)選地,Mg、Si、Cr和Mn的重量比為72~78 :20~25 :16~18 :110~120。 優(yōu)選地,其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Mn :1. 1~1. 2%,Cu :0. 45~0. 5%,Ni : 0· 05 ~0· 07%,Sr :0· 4 ~0· 5%,Ti :0· 6 ~0· 7%,Zr :0· 15 ~0· 25%,Mg :0· 72 ~0· 78%, Zn :0· 18 ~0· 22 %,In :0· 02 ~0· 03 %,Ca :0· 002 ~0· 003 %,Cr :0· 16 ~0· 18 %,Ce : 0· 015 ~0· 018%,La :0· 004 ~0· 005%,Ag :0· 56 ~0· 58%,B :0· 07 ~0· 08%,Si :0· 2 ~ 0. 25%,余量為A1。 本專利技術(shù)按常規(guī)工藝制備。 Ni和Cu的含量是影響鋁合金塑性的重要因素,提高Ni和Cu含量往往可以提高鋁 合金的強度,因此Cu元素在合金中的重量百分比的控制能極大的影響鋁合金的強度。而Cu 與Mg、Si、Cr配合可提高鋁合金強度和抗蝕性能,其中Mg和Si同時加入鋁中形成強化相 為MgSi的鋁鎂硅系合金。鋁合金里添加 Mn元素改變鋁合金的再結(jié)晶行為,控制合金中的 組織結(jié)構(gòu)組份和強度,是減小材料各向異性的重要手段。添加了 Mn元素的鋁合金,還能增 強鋁合金的強度和韌度,同時可以使Mg5AlJ^合物均勻沉淀,改善抗腐蝕性能和焊接性能。 在Al中同時加入Zn和Mg,形成強化相Mg/Zn2,對鋁合金產(chǎn)生明顯的強化作用,提 高了本專利技術(shù)的強度和抗腐蝕性能。 Ti是鋁合金中常用的添加元素,以Al-Ti或Al-Ti-B中間合金形式加入,Ti與Al 形成TiAljg,成為結(jié)晶時的非自發(fā)核心,起細化鑄造組織和焊縫組織的作用,鈦鋁合金可 在600°C或更高的溫度下長期使用,能在-196~253°C低溫下保持較好的延性及韌性,避免 了金屬冷脆性,而且能顯著提高合金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 In能增加鋁合金的再結(jié)晶濕度,提高鋁合金的加工性、澆鑄性和焊接性能。 Cr在鋁合金中形成(&111^112等金屬間化合物,阻礙再結(jié)晶的形核和長大過程, 對合金有強化作用,還能改善合金韌性和降低應(yīng)力腐蝕開裂敏感性。但會增加淬火敏感性。 Si是改善流動性能的主要成份,從共晶到過共晶都能得到最好的流動性,還可改 善抗拉強度、硬度、切削性以及高溫時強度,而使延伸率降低,鋁硅合金具有極好的鑄造性 能和抗蝕性。 Sr是表面活性元素,在結(jié)晶學(xué)上Sr能改變金屬間化合物相的行為,采用Sr元素進 行變質(zhì)處理能改善合金的塑性加工性和最終產(chǎn)品質(zhì)量,Al-Si合金中加入Sr,能減小初晶 硅粒子尺寸,改善塑性加工性能,可順利地?zé)崛楹屠淙椤?Zr在合金冶煉中能發(fā)揮脫氧、除氮、去硫的作用,而且鋯具有很強的延展性,鋁合 金里加入Zr,硬度和強度就會驚人地提高。 Ce和La配合加入鋁合金中,極易與金屬和非金屬作用,生成相應(yīng)的穩(wěn)定化合物, 使鋁合金熔鑄時增加成分過冷,細化晶粒,減少二次晶間距,減少合金中的氣體和夾雜,填 補合金相得表明缺陷,并使夾雜相趨于球化,還可降低熔體表面張力,增加流動性,有利于 澆注成錠,而且能降低鋁合金時效G. P區(qū)形成的臨界溫度,同時Mg與Ce、La在鋁合金中配 合作為變質(zhì)劑,從而獲得細小的鑄造晶粒,提高了鋁合金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 而Ce、La和微量的Ca可以吸附和溶解氫形成含氫的化合物,其熔點較高,并且彌 散分布于鋁液中,以化合物形成的氫不會聚集形成氣泡,大大降低鋁合金的含氫量和針孔 率。 在高溫下,合金的晶界是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Ce、La能凈化晶界,B、Zr原子能填充晶界 空位,可改善晶界強度,降低蠕變過程中晶界擴散速率,提高塑性和強度。 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shù)抗腐蝕性能好,減少人體對鋁的吸收,而且強度和硬度高,抗壓 耐磨性能好,易于存儲,同時塑性加工性能好,易于加工成型。【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shù)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專利技術(shù)提出的一種易拉罐用鋁合金,其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Mn :1 %,Cu : 0. 55%, Ni :0. 03%, Sr :0. 6%, Ti :0. 5%, Zr :0. 3%, Mg :0. 7%, Zn :0. 25%, In :0. 01%, Ca :0· 0035%,Cr :0· l%,Ce :0· 02%,La :0· 003%,Ag :0· 6%,B :0· 05%,Si :0· 3%,余量為 Alo 實施例2 本專利技術(shù)提出的一種易拉罐用鋁合金,其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Mn :1. 3%,Cu: 0. 4%, Ni :0. 09%, Sr :0. 3%, Ti :0. 8%, Zr :0.1 %, Mg :0. 8%, Zn :0. 15%, In :0. 05%,Ca : 0· 001%,Cr :0· 2%,Ce :0· 01%,La :0· 006%,Ag :0· 5%,B :0· 1%,Si :0· 1%,余量為 Al。 實施例3 本專利技術(shù)提出的一種易拉罐用鋁合金,其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Mn :1. 1%,Cu : 0. 45%, Ni :0. 0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易拉罐用鋁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Mn:1~1.3%,Cu:0.4~0.55%,Ni:0.03~0.09%,Sr:0.3~0.6%,Ti:0.5~0.8%,Zr:0.1~0.3%,Mg:0.7~0.8%,Zn:0.15~0.25%,In:0.01~0.05%,Ca:0.001~0.0035%,Cr:0.1~0.2%,Ce:0.01~0.02%,La:0.003~0.006%,Ag:0.5~0.6%,B:0.05~0.1%,Si:0.1~0.3%,余量為Al。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李政源,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合肥標兵凱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