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農產品栽培
,具體涉及一種甘藍的高產栽培方法。
技術介紹
甘藍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內土層中。莖短縮,又分內、外短縮莖,外短縮莖著生蓮痤葉,內短縮莖著生球葉。甘藍的葉片包括子葉、基生葉、幼苗葉、蓮痤葉和球葉,葉片深綠至綠色,葉面光滑,葉肉肥厚,葉面有粉狀蠟質,有減少水分蒸騰的作用,因而甘藍比大白菜的較強的抗旱能力。花為總狀花序,異花授粉,甘藍所有的變種和品種之間相互雜交。果實為長角果,種子圓球形,紅褐或黑褐色。由于甘藍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因此為提高甘藍的產量和質量,本專利技術人從甘藍生長所需營養元素的角度出發,為廣大的甘藍種植者提供了一種甘藍的高產栽培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甘藍的高產栽培方法,以解決甘藍栽培容易患病導致產量低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甘藍的高產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整地:選擇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作為種植地,將種植地深耕14-16cm,做成寬為2-.2.5m、長為13-15m的床畦,并向床畦中加入基肥;b、育苗:控溫并且采用遮陽育苗,當出苗16天后,進行移苗,苗距10-15cm,移苗后使用遮陽網覆蓋;c、定值:選擇陰天進行帶土移栽,株距為40-45cm,定值完成后澆足定根水,每畝的種植量為3800-4000株;e、管理:追施有機肥4000k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甘藍的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整地:選擇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作為種植地,將種植地深耕14?16cm,做成寬為2?.2.5m、長為13?15m的床畦,并向床畦中加入基肥;b、育苗:控溫并且采用遮陽育苗,當出苗16天后,進行移苗,苗距10?15cm,移苗后使用遮陽網覆蓋;c、定值:選擇陰天進行帶土移栽,株距為40?45cm,定值完成后澆足定根水,每畝的種植量為3800?4000株;e、管理:追施有機肥4000kg,一共追施3次,并噴施殺蟲劑;f、采收:定值完成后2?3個月即可進行采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甘藍的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a、整地:選擇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作為種植地,將種
植地深耕14-16cm,做成寬為2-.2.5m、長為13-15m的床畦,并向床畦
中加入基肥;
b、育苗:控溫并且采用遮陽育苗,當出苗16天后,進行移苗,
苗距10-15cm,移苗后使用遮陽網覆蓋;
c、定值:選擇陰天進行帶土移栽,株距為40-45cm,定值完成后
澆足定根水,每畝的種植量為3800-4000株;
e、管理:追施有機肥4000kg,一共追施3次,并噴施殺蟲劑;
f、采收:定值完成后2-3個月即可進行采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藍的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驟a中的基肥為腐熟的有機肥1800-2000kg、草木灰80-120kg、尿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志明,龍超虎,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關嶺阿依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