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自整形式信號濾波電路的加濕器用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均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接的信號濾波電路、預設值存儲單元、控制電路、顯示器和濾波去噪電路,與濾波去噪電路相連接的電源,與信號濾波電路相連接的濕度傳感器,以及與控制電路相連接的加濕器組成。本發明專利技術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成本低廉,還能在室內濕度過低時自動控制加濕器進行加濕,而在室內濕度過高時可自動停止加濕器繼續加濕,因此可保證室內濕度保持在利于人體健康的合適范圍內,適合推廣運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動控制系統,具體是指一種基于自整形式信號濾波電路的加濕器用自動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加濕器因為能對室內空氣進行加濕而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尤其冬天天氣干燥,加濕器便成了很多人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在使用加濕器時加濕器將持續不斷的向空氣中噴發水霧,使室內空氣濕度越來越大。但是,人們生活的環境并不是空氣濕度越大越好,目前使用的加濕器無法得知室內空氣的濕度情況而只能盲目的對空氣加濕,從而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使用的加濕器無法得知室內空氣的濕度情況而只能盲目的對空氣加濕的缺陷,提供一種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成本低廉,還能根據室內空氣的濕度情況自動控制加濕器加濕的基于自整形式信號濾波電路的加濕器用自動控制系統。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基于自整形式信號濾波電路的加濕器用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均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接的信號濾波電路、預設值存儲單元、控制電路、顯示器和濾波去噪電路,與濾波去噪電路相連接的電源,與信號濾波電路相連接的濕度傳感器,以及與控制電路相連接的加濕器組成;所述控制電路由控制芯片1C,輸入端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接、輸出端與控制芯片1C相連接的觸發電路,以及輸入端與控制芯片1C相連接、輸出端與加濕器相連接的自控電路組成。進一步的,所述信號濾波電路由三極管VT4,三極管VT5,放大器P,一端經電感L2后與放大器P的正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接地的電阻R12,正極經電阻R13后與放大器P的負輸入端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4,正極經電阻R14后與放大器P的輸出端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5,P極與電容C4的正極相連接、N極與三極管VT4的基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6,N極與放大器P的輸出端相連接、P極與三極管VT5的基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7,串接在三極管VT4的發射極與三極管VT5的集電極之間的電阻R15,串接在三極管VT5的基極與集電極之間的電阻R16,正極與三極管VT4的集電極相連接、負極與三極管VT5的發射極相連接的電容C6,以及N極與電容C5的正極相連接、P極與三極管VT5的發射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8組成;所述三極管VT4的發射極與放大器P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電阻R12和電感L2的連接點作為信號濾波電路的輸入端與濕度傳感器相連接,所述三極管VT5的集電極作為信號濾波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接。再進一步的,所述濾波去噪電路由三極管VT6,三極管VT7,場效應管Q2,一端作為濾波去噪電路的其中一個輸入端、另一端與三極管VT6的基極相連接的電阻R17,P極作為濾波去噪電路的另一個輸入端、N極與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9,正極經電阻R18后與三極管VT6的集電極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7,一端與三極管VT6的基極相連接、另一端經電阻R21后與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接的電感L3,P極經電阻R22后與三極管VT7的發射極相連接、N極與三極管VT7的基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12,P極與三極管VT6的發射極相連接、D極與場效應管Q2的漏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10,P極經電阻R19后與三極管VT6的發射極相連接、N極與二極管D12的P極共同作為濾波去噪電路的輸出端的二極管D11,串接在場效應管Q2的漏極與三極管VT7的集電極之間的電阻R20,以及正極與場效應管Q2的源極相連接、負極與三極管VT7的發射極相連接的電容C8組成;所述三極管VT7的集電極與二極管D11的P極相連接,其發射極與電感L3和電阻R21的連接點相連接;所述電容C7的正極與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接,所述濾波去噪電路的兩個輸入端均與電源相連接,該濾波去噪電路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接。更進一步的,所述觸發電路由三極管VT1,一端作為觸發電路的輸入端、另一端與三極管VT1的基極相連接的電阻R1,一端經電阻R2后與三極管VT1的基極相連接、另一端經二極管D3后與自控電路相連接的電感L1,串接在三極管VT1的基極與控制芯片1C的THR管腳之間的電阻R3,串接在三極管VT1的發射極與控制芯片1C的RES管腳之間的電容C1,串接在三極管VT1的集電極與控制芯片1C的V0S管腳之間的二極管D1,以及正極經電阻R4后與三極管VT1的集電極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2組成;所述控制芯片1C的C0NT管腳與THR管腳相連接,其GND管腳接地。同時,所述自控電路由三極管VT2,三極管VT3,場效應管Q,N極與電容C2的正極相連接、P極與場效應管Q的柵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2,P極經繼電器K后與三極管VT2的發射極相連接、N極經繼電器K的常開觸點K-1后與加濕器相連接的二極管D4,串接在三極管VT2的發射極與二極管D4的N極之間的電阻R5,串接在控制芯片1C的OUT管腳與三極管VT2的集電極之間的電阻R6,串接在三極管VT2的集電極與場效應管Q的漏極之間的電阻R7,串接在三極管VT2的集電極與二極管D4的N極之間的電阻R8,正極與三極管VT3的集電極相連接、負極與場效應管Q的漏極相連接的電容C3,P經電阻R9后與三極管VT3的發射極相連接、N極經滑動變阻器R11后與二極管D4的N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5,以及串接在場效應管Q的源極與二極管D5的P極之間的電阻R10組成;所述三極管VT3的基極與二極管D4的P極相連接、其發射極還與滑動變阻器R11的控制端相連接,所述三極管VT2的發射極經二極管D3后與電感L1相連接。為了確保效果,所述顯示器為具有觸摸功能的高清液晶顯示器。同時,所述控制芯片1C為NE555集成芯片,所述預設值存儲單元為C8051F020集成芯片。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成本低廉,還可在室內濕度過低時自動控制加濕器進行加濕,而在室內濕度過高時可自動停止加濕器繼續加濕,因此可保證室內濕度保持在利于人體健康的合適范圍內。(2)本專利技術的信號濾波電路可以濾除濕度傳感器采集到的干擾信號,因此可避免干擾信號對濕度傳感器采集信號的精度帶來影響。(3)本專利技術的濾波去噪電路可對電源進行濾波去噪處理,以便于為本專利技術的自動控制系統提供穩定的電源電壓。(4)本專利技術的所述觸發電路用于接收中央處理器發出的控制信號,并將該控制信號發送至控制芯片1C進行處理,以便于控制加濕器進行加濕。(5)本專利技術的自控電路在室內濕度低于預設的最低濕度值時導通并控制加濕器進行加濕,在室內濕度高于預設的最高濕度值時斷開,則可停止加濕器繼續加濕,因此可使室內濕度保持在預設的濕度范圍內。【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控制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信號濾波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濾波去噪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均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接的信號濾波電路、預設值存儲單元、控制電路、顯示器和當前第1頁1 2 3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自整形式信號濾波電路的加濕器用自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均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接的信號濾波電路、預設值存儲單元、控制電路、顯示器和濾波去噪電路,與濾波去噪電路相連接的電源,與信號濾波電路相連接的濕度傳感器,以及與控制電路相連接的加濕器組成;所述控制電路由控制芯片IC,輸入端與中央處理器相連接、輸出端與控制芯片IC相連接的觸發電路,以及輸入端與控制芯片IC相連接、輸出端與加濕器相連接的自控電路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文彬,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悅翔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