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的是輻條生產的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輻條搓絲機。其主要由主電機、第一皮帶輪、主軸、差速機構、進料槽、小電機、滑塊、對齊機構、靜牙板座和搓絲板組成;主軸水平設置,第一皮帶輪連接在主軸的一端,第一皮帶輪連接主電機,主軸的另一端連接滑塊,搓絲板設置在滑塊的上端面上,主軸的上方設置有進料槽,進料槽的一側連接小電機,進料槽的另一側設置有對齊機構,對齊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靜牙板座。采用上述結構后,可以利用差速電機對主軸進行受力保護,提高搓絲機的整體使用壽命;利用對齊機構可以對即將進行搓絲的輻條進行位置的調整,保證位置的準確性,可以提高搓絲成品的質量,提高成品良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輻條生產的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輻條搓絲機。技術背景輻條是自行車和摩托車中重要的安裝部件之一,輻條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車子的性能。輻條搓絲機是生產輻條的一項重要的設備之一。在現有生產輻條的過程中,搓絲機常常會出現主軸斷裂或者出現斜絲的現象,出現主軸斷裂,是因為主軸在長期的疲勞作用力下,面對直徑不一的輻條的生產,會出現疲勞受力而斷裂;出現斜絲的原因是在進料槽中傳輸的時候有位置偏差,導致在進入搓絲機構的時候出現輻條位置不正導致搓絲偏斜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主軸出現的斷裂問題和搓絲過程中出現的斜絲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輻條搓絲機,主要由主電機、第一皮帶輪、主軸、差速機構、進料槽、小電機、滑塊、對齊機構、靜牙板座和搓絲板組成;所述的主軸水平設置,所述第一皮帶輪連接在主軸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皮帶輪連接主電機,所述主軸的另一端連接滑塊,所述的搓絲板設置在滑塊的上端面上,所述主軸的上方設置有進料槽,所述進料槽的一側連接小電機,所述進料槽的另一側設置有對齊機構,所述對齊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靜牙板座。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差速機構主要由差速電機、差速齒輪、第二皮帶輪和設置在主軸上的過渡輪組成;所述差速電機設置在主軸的下方,所述差速齒輪與過渡輪嚙合,所述差速齒輪通過第二皮帶輪與差速電機連接。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對齊機構主要由定位板和固定座組成。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主軸上還設置有調節螺套。進一步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小電機和進料槽之間還設置有渦輪箱。采用上述結構后,可以利用差速電機對主軸進行受力保護,提高搓絲機的整體使用壽命;利用對齊機構可以對即將進行搓絲的輻條進行位置的調整,保證位置的準確性,可以提尚撞絲成品的質量,提尚成品良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主電機,2為第一皮帶輪,3為主軸,4為進料槽,5為小電機,6為滑塊,7為靜牙板座,8為搓絲板,9為差速電機,10為差速齒輪,11為第二皮帶輪,12為過渡輪,13為定位板,14為固定座,15為調節螺套,16為渦輪箱。【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的一種輻條搓絲機,主要由主電機1、第一皮帶輪2、主軸3、差速機構、進料槽4、小電機5、滑塊6、對齊機構、靜牙板座7和搓絲板8組成;主軸3水平設置,第一皮帶輪2連接在主軸3的一端,第一皮帶輪2連接主電機1,主軸3的另一端連接滑塊6,搓絲板8設置在滑塊6的上端面上,主軸3的上方設置有進料槽4,進料槽4的一側連接小電機5,進料槽4的另一側設置有對齊機構,對齊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靜牙板座7。其中差速機構主要由差速電機9、差速齒輪10、第二皮帶輪11和設置在主軸3上的過渡輪12組成;差速電機9設置在主軸3的下方,差速齒輪10與過渡輪12嚙合,差速齒輪10通過第二皮帶輪11與差速電機9連接。對齊機構主要由定位板13和固定座14組成。主軸3上還設置有調節螺套15。小電機5和進料槽4之間還設置有渦輪箱16。定位板13可以對進料槽4出來的輻條進行簡單的定位,保證在搓絲前的正確位置,保證搓絲后不會出現斜絲的現象,提高成品良率。差速機構可以對主軸的過載起到一定的保護,避免主軸疲勞損傷導致斷裂。雖然以上描述了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熟練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可以對本實施方式作出多種變更或修改,而不背離本技術的原理和實質,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主權項】1.一種輻條搓絲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主電機(1)、第一皮帶輪(2)、主軸(3)、差速機構、進料槽(4)、小電機(5)、滑塊(6)、對齊機構、靜牙板座(7)和搓絲板(8)組成;所述的主軸(3)水平設置,所述第一皮帶輪(2)連接在主軸(3)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皮帶輪(2)連接主電機(1),所述主軸(3)的另一端連接滑塊¢),所述的搓絲板(8)設置在滑塊(6)的上端面上,所述主軸(3)的上方設置有進料槽(4),所述進料槽(4)的一側連接小電機(5),所述進料槽(4)的另一側設置有對齊機構,所述對齊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靜牙板座(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輻條搓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機構主要由差速電機(9)、差速齒輪(10)、第二皮帶輪(11)和設置在主軸(3)上的過渡輪(12)組成;所述差速電機(9)設置在主軸(3)的下方,所述差速齒輪(10)與過渡輪(12)嚙合,所述差速齒輪(10)通過第二皮帶輪(11)與差速電機(9)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輻條搓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齊機構主要由定位板(13)和固定座(14)組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輻條搓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軸(3)上還設置有調節螺套(1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輻條搓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電機(5)和進料槽(4)之間還設置有渦輪箱(16)。【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的是輻條生產的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輻條搓絲機。其主要由主電機、第一皮帶輪、主軸、差速機構、進料槽、小電機、滑塊、對齊機構、靜牙板座和搓絲板組成;主軸水平設置,第一皮帶輪連接在主軸的一端,第一皮帶輪連接主電機,主軸的另一端連接滑塊,搓絲板設置在滑塊的上端面上,主軸的上方設置有進料槽,進料槽的一側連接小電機,進料槽的另一側設置有對齊機構,對齊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靜牙板座。采用上述結構后,可以利用差速電機對主軸進行受力保護,提高搓絲機的整體使用壽命;利用對齊機構可以對即將進行搓絲的輻條進行位置的調整,保證位置的準確性,可以提高搓絲成品的質量,提高成品良率。【IPC分類】B21H3/06【公開號】CN205056905【申請號】CN201520817453【專利技術人】王國寶 【申請人】江蘇華久輻條制造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3月2日【申請日】2015年10月20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輻條搓絲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主電機(1)、第一皮帶輪(2)、主軸(3)、差速機構、進料槽(4)、小電機(5)、滑塊(6)、對齊機構、靜牙板座(7)和搓絲板(8)組成;所述的主軸(3)水平設置,所述第一皮帶輪(2)連接在主軸(3)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皮帶輪(2)連接主電機(1),所述主軸(3)的另一端連接滑塊(6),所述的搓絲板(8)設置在滑塊(6)的上端面上,所述主軸(3)的上方設置有進料槽(4),所述進料槽(4)的一側連接小電機(5),所述進料槽(4)的另一側設置有對齊機構,所述對齊機構的另一側設置有靜牙板座(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國寶,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華久輻條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