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開有穿線孔的檢修電源箱鎖具,所述的鎖具包括長矩形鎖盒3,以及一旋轉開關鎖的開關手柄4,其上固定有連動的鎖栓5,開關手柄4和鎖栓5之間的連接軸穿過所述長矩形鎖盒底板上方的開孔,使開關手柄4和連動的鎖栓5分處鎖盒內外;其特征是: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底板中間開有穿線孔1,所述的穿線孔1一直穿透對應的檢修電源箱箱框或箱門連通箱內外,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凸沿上開有一缺口。當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鎖具安裝在檢修電源箱上時,能方便檢修人員從密閉的檢修電源箱中穿接電線,并可防止雨水進入電源箱中;其還能避免由于電線在使用過程中的扯動而造成的絕緣層破壞、電源箱元件破壞等問題,延長電源箱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鎖具,尤其涉及一種開有穿線孔的檢修電源箱鎖具。
技術介紹
電力輸配電系統設有很多的檢修電源箱,因為在設備檢修、試驗工作中時,需要在檢修電源箱上敷設取電線,從而接取臨時電源。檢修電源箱設有鉸接箱門,并設有門鎖,檢修電源箱最常用的門鎖結構和組成為:—個固定在電源箱箱框或箱門上的長矩形鎖盒,周邊設有凸沿;一個可以旋轉開關鎖的開關手柄,開關手柄上固定有連動的鎖栓,開關手柄和鎖栓之間的連接軸穿過長矩形鎖盒底板上方開孔,使得開關手柄和連動的鎖栓分處鎖盒內外。轉動手柄即可使鎖栓卡住或離開電源箱箱框或箱門,也即關門和開門。長矩形鎖盒底板下方的盒內,設有手柄鎖頭,對應的開關手柄下端開有鎖孔;當開關手柄位于關門位置時可以鎖住手柄。但是檢修電源箱上往往并沒有預留穿線孔,給取電帶來了困難:檢修人員在檢修電源箱上搭接臨時電源線時,檢修電源箱門無法完全關閉,其縫隙容易進水,導致內部的元器件接觸雨水,甚至發生漏電事故。為了避免漏電事故,目前的做法是在檢修電源箱的底部預留穿線孔,并在不使用電源箱時用防火泥對穿線孔進行密封。但是這種做法存在以下弊端:1.操作麻煩,生產效率低,檢修人員往往會因封堵困難,而不做封堵或封堵不嚴;2.防火泥多次或長期使用后會變硬,影響封堵效果;3.防火泥容易因松動而丟失,造成有的穿線孔沒有防火泥,無法實施封堵;4.在使用時,往往無法避免電線的扯動,造成電線脫離電源箱的插座、接線柱或對插座、接線柱造成損壞;同時,電線由于不斷與箱體摩擦,易造成絕緣層的損壞,引起漏電事故;5.臨時取電線與檢修電源箱原有電纜干涉,多次搭接影響原來的封堵效果,甚至會造成原有電纜損傷,帶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開有穿線孔的檢修電源箱鎖具,當該鎖具安裝在檢修電源箱上時,能方便檢修人員從密閉的檢修電源箱中穿接電線,并可防止雨水進入電源箱中;其還能避免由于電線在使用過程中的扯動而造成的絕緣層破壞、電源箱元件破壞等問題,延長電源箱的使用壽命。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開有穿線孔的檢修電源箱鎖具,所述的鎖具包括固定在電源箱箱框或箱門上的、底板上周邊設有凸沿的長矩形鎖盒3,以及一旋轉開關鎖的開關手柄4,其上固定有連動的鎖栓5,開關手柄4和鎖栓5之間的連接軸穿過所述長矩形鎖盒底板上方的開孔,使開關手柄4和連動的鎖栓5分處鎖盒內外;其特征是: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底板中間開有穿線孔1,所述的穿線孔1 一直穿透對應的檢修電源箱箱框或箱門連通箱內外,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凸沿上開有一缺口。在上述基本型上,本技術還可以有如下的各種改進型: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底板中間固定有板狀卡線裝置2。優選地,所述的卡線裝置2的頂面開有彎曲線槽,所述的卡線裝置2的固定位置使得所述彎曲線槽的進口分靠近所述的穿線孔1、出口靠近所述長矩形鎖盒3的凸沿缺口。更優選地,所述的彎曲線槽呈“C”形。優選地,所述的卡線裝置2上設突起結構,且所述的突起結構的一邊緣附近還設有凸輪7,所述凸輪7與所述突起結構之間的距離與所述穿線孔的直徑相等。所述的開關手柄4內表面上設有密封件42,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對應所述穿線孔1的位置,使得當所述開關手柄4位于所述鎖盒3的正上方時,所述密封件42能封堵所述的穿線孔1。優選地,所述的密封件42由橡膠、聚氨酯或塑料制成。穿線孔為固定大小,適用于標準電線。若需要適用較粗或較細的電線,或穿過插座,需要在定做鎖具時使用不同尺寸的穿線孔。鎖具通過固定件6安裝固定在檢修電源箱的門上。設置密封件,能夠在不使用電源箱時封堵穿線孔,防止雨水、潮氣或小動物進入電源箱,提高密閉性。有益效果:本技術涉的鎖具能方便檢修人員從密閉的檢修電源箱中穿接電線,防止雨水進入電源箱中,避免漏電事故;其還能避免由于電線在使用過程中的扯動而造成的絕緣層破壞、電源箱元件破壞等問題,增加操作安全性;在不使用電源箱時,其能夠完全地封閉電源箱,避免雨水、潮氣或小動物進入電源箱,延長電源箱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鎖具在開啟狀態時的前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鎖具在鎖緊狀態時的前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鎖具在開啟狀態時的后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鎖具在鎖緊狀態時的后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鎖具在鎖緊狀態時的側視圖;圖6為本技術的第二個實施例的鎖具在開啟狀態時的前視圖。附圖標記:1_穿線孔;2_卡線裝置;3_鎖盒;4_開關手柄;41_鎖孔;42_密封件;5_鎖栓;6_固定件;7_凸輪;8_電線。【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5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本技術的開有穿線孔的檢修電源箱鎖具包括一種開有穿線孔的檢修電源箱鎖具,所述的鎖具包括固定在電源箱箱框或箱門上的、底板上周邊設有凸沿的長矩形鎖盒3,以及一旋轉開關鎖的開關手柄4,其上固定有連動的鎖栓5,開關手柄4和鎖栓5之間的連接軸穿過所述長矩形鎖盒底板上方的開孔,使開關手柄4和連動的鎖栓5分處鎖盒內外;其特征是: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底板中間開有穿線孔1,所述的穿線孔1 一直穿透對應的檢修電源箱箱框或箱門連通箱內外,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凸沿上開有一缺口。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底板中間固定有板狀卡線裝置2。所述的卡線裝置2的頂面開有C形彎曲線槽,所述的卡線裝置2的固定位置使得所述彎曲線槽的進口分靠近所述的穿線孔1、出口靠近所述長矩形鎖盒3的凸沿缺口。所述的開關手柄4內表面上設有橡膠制成的密封件42,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對應所述穿線孔1的位置,使得當所述開關手柄4位于所述鎖盒3的正上方時,所述密封件42能封堵所述的穿線孔1。穿線孔為固定大小,適用于標準電線。鎖具通過固定件6安裝固定在檢修電源箱的門上。長矩形鎖盒3底板下方的盒內設有手柄鎖頭,對應的開關手柄下端開有鎖孔41 ;當開關手柄位于關門位置時可以鎖住手柄。當使用檢修電源箱時,掀開開關手柄4,將電線8經穿線孔1接到箱體內的接線柱上,并合上相應的電源空氣開關,實現通電。此時,可關閉電源箱的門,并將位于電源箱外部的電線安放在卡線裝置2內。旋轉開關手柄4,使開關手柄4位于鎖盒3的正上方,鎖緊檢修電源箱門。位于卡線裝置2內的一部分電線被開關手柄4包圍固定,避免了電線在使用時由于位置的移動而導致脫離接線柱。實施例2如圖6所示,在第二個實施例中,本技術的帶穿線孔的鎖具結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卡線裝置2上設突起結構,且所述的突起結構的一邊緣附近還設有凸輪7,所述凸輪7與所述突起結構之間的距離與所述穿線孔的直徑相等,凸輪7為偏心凸輪。在鎖具上鎖狀態下,電線將被卡線裝置2、開關手柄4和凸輪7包圍;當電線被外拉時,偏心凸輪7隨之旋轉,進一步鎖緊電線,防止電線被拉拽。【主權項】1.一種開有穿線孔的檢修電源箱鎖具,所述的鎖具包括固定在電源箱箱框或箱門上的、底板上周邊設有凸沿的長矩形鎖盒(3),以及一旋轉開關鎖的開關手柄(4),其上固定有連動的鎖栓(5),所述的開關手柄(4)和所述的鎖栓(5)之間的連接軸穿過所述長矩形鎖盒(3)底板上方的開孔,使開關手柄4和連動的鎖栓5分處鎖盒內外;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開有穿線孔的檢修電源箱鎖具,所述的鎖具包括固定在電源箱箱框或箱門上的、底板上周邊設有凸沿的長矩形鎖盒(3),以及一旋轉開關鎖的開關手柄(4),其上固定有連動的鎖栓(5),所述的開關手柄(4)和所述的鎖栓(5)之間的連接軸穿過所述長矩形鎖盒(3)底板上方的開孔,使開關手柄4和連動的鎖栓5分處鎖盒內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底板中間開有穿線孔(1),所述的穿線孔(1)一直穿透對應的檢修電源箱箱框或箱門連通箱內外,所述的長矩形鎖盒(3)的凸沿上開有一缺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潤波,陳志明,吳俊,庾潤銘,李建玉,鄭堅雄,蕭耀華,林澤宏,劉桂明,符基豪,倫洪標,邱偉嘉,朱培登,王睿,陸露,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東莞供電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