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大鯢養殖池,屬于水產品養殖池;旨在提供一種可避免病菌交叉感染、能根據大鯢個體差異分別調節水位的養殖池。它包括并排設置的多個水池、可調節水位的排水裝置、以及設在各所述水池上方帶有若干水龍頭的進水管;所述排水裝置由分別固定在各水池(3)底部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排水管(4)、設在該排水管出口處并可繞該排水管軸線轉動的溢流彎管(5)構成。本技術既徹底避免了各水池相互串通而容易發生病菌交叉感染的缺陷、又可分別調節各水池的水位,從而分別滿足大鯢個體生長的需要;是工廠化大規模養殖大鯢的一種養殖池。【專利說明】大鮑養殖池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產品養殖池,尤其涉及一種大鯢養殖池。
技術介紹
大鯢俗稱娃娃魚,是現存兩棲動物中比較原始的種類之一,為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大鯢對生存環境要求極為苛刻,大鯢自然繁殖率極低,僅僅依靠自然保護、自然增殖的方法很難恢復大鯢的種群數量,更難滿足市場的需求;為此,通常采用池養的方式來養殖大鯢。目前,大鯢養殖池大多由并排設置的多個水池、設在各所述水池上方帶有若干水龍頭的進水管、以及將各水池相互串通的可調節水位的排水裝置構成;由于各水池之間相互連通,因此既容易造成病菌交叉感染、又不能根據大鯢個體之間的差異分別調節水位,不利于大鯢快速生長。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可避免病菌交叉感染、能根據大鯢個體差異分別調節水位的大鯢養殖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并排設置的多個水池、可調節水位的排水裝置、以及設在各所述水池上方帶有若干水龍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鯢養殖池,包括并排設置的多個水池、可調節水位的排水裝置、以及設在各所述水池上方帶有若干水龍頭的進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裝置由分別固定在各水池(3)底部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通孔的排水管(4)、設在該排水管出口處并可繞該排水管軸線轉動的溢流彎管(5)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蘭洪明,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錦江大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