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眩鏡,包括夾板、滑動機構、轉動機構、太陽鏡和夜視鏡,夾板包括相互扣合且可相對移動的底板和伸縮板,滑動機構包括滑動板,滑動板通過內側的第二導向槽與底板活動連接,轉動機構包括球頭、球頭墊和轉動結,球頭位于球頭墊之上并接觸放置,球頭依次穿過滑動板、外球頭并與轉動結通過螺絲固定,球頭和球頭墊通過壓板固定在滑動板背面,太陽鏡包括太陽鏡片和太陽鏡支架,夜視鏡包括夜視鏡片和夜視鏡支架,太陽鏡支架和夜視鏡支架通過旋鈕與轉動結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防眩鏡,調節方便,安全可靠。(*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配件,尤其是一種防眩鏡。
技術介紹
目前,在駕駛汽車時,為了避免白天陽光或夜間強光對駕駛人的干擾,駕駛員要么戴有色眼鏡,要么在車內安裝防眩鏡。防眩鏡一般由兩塊鏡片組成,一塊太陽鏡片,一塊夜視鏡片。但是,目前的防眩鏡安裝于車內后,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一、兩塊鏡片切換后,至少在一種狀態下,一塊鏡片水平朝向駕駛員,容易碰到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造成安全隱患。二、目前兩塊鏡片的連接方式,一般由2個中心軸連接,不方便調節鏡片間的夾角,且夾角大小不穩定,易滑動。三、防眩鏡安裝后,不方便調節和駕駛員間的距離大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方便調節的車用防眩鏡。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眩鏡,包括夾板、滑動機構、轉動機構、太陽鏡和夜視鏡,所述夾板包括相互扣合且可相對移動的底板和伸縮板,所述滑動機構包括滑動板,所述滑動板通過內側的第二導向槽與底板活動連接,所述轉動機構包括球頭、球頭墊和轉動結,所述球頭位于球頭墊之上并接觸放置,球頭依次穿過滑動板、外球頭并與轉動結通過螺絲固定,球頭和球頭墊通過壓板固定在滑動板背面,所述太陽鏡包括太陽鏡片和太陽鏡支架,所述夜視鏡包括夜視鏡片和夜視鏡支架,所述太陽鏡支架和夜視鏡支架通過旋鈕與轉動結活動連接。所述底板兩側設有第一導向槽,所述伸縮板通過第一導向槽與底板活動連接。所述底板上設有U型孔,所述U型孔上形成彈性片,所述彈性片上有圓孔,彈性片端部設有倒扣,所述伸縮板上設有若干與倒扣相配合的齒,第一按鈕穿過齒伸入圓孔內,所述第一按鈕底部設有與圓孔配合的凹槽。所述底板一側均布凹槽,所述滑動板對應側設有第二按鈕,所述第二按鈕末端設有與凹槽配合的突起。所述球頭墊內有彈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球頭與滑動板接觸面為正球形,故球頭可以在多個平面上多角度自由旋轉,在需要切換鏡片時,可以將球頭在水平方向上旋轉,改變太陽鏡片和夜視鏡片的前后位置,將需要使用的鏡片轉到靠近駕駛員的一側,這樣暫時不使用的可以向車外方向旋轉翻起,如此,鏡片在使用時都不會碰到駕駛員,消除了駕駛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球頭在垂直方向上可以180度旋轉,駕駛員可根據需求自由調節角度。二、鏡片的兩個支架結構是一樣的,交錯安裝于同一軸心,同軸心使得兩塊鏡片在調整角度時更加方便,而且外側有兩個旋鈕,調整好鏡片角度后可旋緊旋鈕,使得鏡片固定,不易滑動。三、防眩鏡安裝后,可以通過第二按鈕控制滑動板的前后移動和定位,便于調節防眩鏡與駕駛員的距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爆炸圖;圖2為本技術的底板和滑動板配合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太陽鏡片的使用過程圖;圖4為本技術的夜視鏡片的使用過程圖。圖中:底板11、第一導向槽111、倒扣112、彈性片113、圓孔114、凹槽115、伸縮板12、齒121、第一按鈕13、凹槽131、滑動板21、第二導向槽211、第二按鈕22、突起221、裝飾貼片23、壓板24、球頭31、外球頭32、球頭墊33、轉動結34、旋鈕35、彈簧36、太陽鏡片41、太陽鏡支架42、夜視鏡片51、夜視鏡支架52。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如圖1、圖2所示,一種防眩鏡,包括夾板、滑動機構、轉動機構、太陽鏡和夜視鏡,所述夾板包括相互扣合且可相對移動的底板11和伸縮板12,所述滑動機構包括滑動板21,所述滑動板21上設有裝飾貼片23,滑動板21通過內側的第二導向槽211與底板11活動連接,所述轉動機構包括球頭31、球頭墊33和轉動結34,所述球頭31位于球頭墊33之上并接觸放置,球頭31依次穿過滑動板21、外球頭32并與轉動結34通過螺絲固定,球頭31和球頭墊33通過壓板24固定在滑動板21背面,所述太陽鏡包括太陽鏡片41和太陽鏡支架42,所述夜視鏡包括夜視鏡片51和夜視鏡支架52,所述太陽鏡支架42和夜視鏡支架52通過旋鈕35與轉動結34活動連接。太陽鏡片41和太陽鏡支架42通過螺絲固定,夜視鏡片51和夜視鏡支架52通過螺絲固定。所述底板11兩側設有第一導向槽111,所述伸縮板12通過第一導向槽111與底板11活動連接。所述底板11上設有U型孔,所述U型孔上形成彈性片113,所述彈性片113上有圓孔114,彈性片113端部設有倒扣112,所述伸縮板12上設有若干與倒扣112相配合的齒121,第一按鈕13穿過齒121伸入圓孔114內,所述第一按鈕13底部設有與圓孔114配合的凹槽131。當底板11與伸縮板12活動連接后,第一按鈕13下端的凹槽131部分插入圓孔114內,第一按鈕13插入后不可拔出。因為底板11上的彈性片113具有一定彈性,所以按下第一按鈕13后,伸縮板12上的齒121與底板11上的倒扣112相脫離,伸縮板12可活動;松開第一按鈕13,伸縮板12上的齒121與底板11上的倒扣112扣合,伸縮板12不可移動,從而改變了夾板夾口的大小,適合不同的車型。所述底板11一側均布凹槽115,所述滑動板21對應側設有第二按鈕22,所述第二按鈕22末端設有與凹槽115配合的突起221。第二按鈕22與滑動板21通過螺絲固定,第二按鈕22可以繞螺絲轉動。按下第二按鈕22,突起221離開凹槽115,滑動板21可移動;松開第二按鈕22,突起221扣在凹槽115中,滑動板21固定不可移動。所述球頭墊33內有彈簧36,彈簧36數量為四個,使得球頭31與滑動板21緊貼不松動,壓板24將球頭31和球頭墊33通過四個螺絲固定在滑動板21背面。鏡片切換方式如圖3、圖4所示,防眩鏡安裝后,左側為駕駛員位置,右側為車外方向。若需要使用太陽鏡片41,則直接將夜視鏡片51向車外方向旋轉到不影響視線的角度即可(如圖3)。若需要使用夜視鏡片51,則需先將球頭31水平旋轉180°,將夜視鏡片51轉到靠近駕駛員的一側,然后將將太陽鏡片41向車外方向旋轉到不影響視線的角度即可(如圖4)。如此,兩塊鏡片在使用時都不會碰到駕駛員。兩鏡片夾角調節:防眩鏡安裝后,兩塊鏡片可一起調節,也可單片調節。手持需要調節的鏡片,以旋鈕35為中心旋轉,旋轉好以后,擰緊旋鈕35即可固定。防眩鏡與駕駛員之間距離的調節:按下第二按鈕22,第二按鈕22的突起221離開凹槽115,滑動板21可移動前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眩鏡,其特征在于:包括夾板、滑動機構、轉動機構、太陽鏡和夜視鏡,所述夾板包括相互扣合且可相對移動的底板(11)和伸縮板(12),所述滑動機構包括滑動板(21),所述滑動板(21)通過內側的第二導向槽(211)與底板(11)活動連接,所述轉動機構包括球頭(31)、球頭墊(33)和轉動結(34),所述球頭(31)位于球頭墊(33)之上并接觸放置,球頭(31)依次穿過滑動板(21)、外球頭(32)并與轉動結(34)通過螺絲固定,球頭(31)和球頭墊(33)通過壓板(24)固定在滑動板(21)背面,所述太陽鏡包括太陽鏡片(41)和太陽鏡支架(42),所述夜視鏡包括夜視鏡片(51)和夜視鏡支架(52),所述太陽鏡支架(42)和夜視鏡支架(52)通過旋鈕(35)與轉動結(34)活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眩鏡,其特征在于:包括夾板、滑動機構、轉動機構、太陽鏡和
夜視鏡,所述夾板包括相互扣合且可相對移動的底板(11)和伸縮板(12),所
述滑動機構包括滑動板(21),所述滑動板(21)通過內側的第二導向槽(211)
與底板(11)活動連接,所述轉動機構包括球頭(31)、球頭墊(33)和轉動結
(34),所述球頭(31)位于球頭墊(33)之上并接觸放置,球頭(31)依次穿
過滑動板(21)、外球頭(32)并與轉動結(34)通過螺絲固定,球頭(31)和
球頭墊(33)通過壓板(24)固定在滑動板(21)背面,所述太陽鏡包括太陽
鏡片(41)和太陽鏡支架(42),所述夜視鏡包括夜視鏡片(51)和夜視鏡支架
(52),所述太陽鏡支架(42)和夜視鏡支架(52)通過旋鈕(35)與轉動結(34)
活動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防眩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兩側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怡冰,
申請(專利權)人:孟怡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