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其結構包括相互配合的靜觸頭和動觸頭,靜觸頭與動觸頭相配合的一端為接觸端,另一端為安裝端,其特征是,所述的靜觸頭等分為十瓣,十瓣靜觸頭組合后其接觸端構成一完整的圓環;靜觸頭的內部形成一圓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在接觸端開口;所述靜觸頭從安裝端到接觸端的側壁外表面形成一錐面,還包括找中工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合理,降低了裝配調整找中難度,提高了裝配效率,增加了動靜觸頭接觸面積,增大了電流通過的導體截面積,保證短路關合電流試驗順利完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快速接地開關的部件,具體的說是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
技術介紹
氣體絕緣金屬開關設備中快速接地開關能快速接地,快速接地開關內主要部件有操作桿及動、靜觸頭,操作桿帶動動觸頭運動,與固定側靜觸頭進行分合閘動作,兩觸頭分開時為分狀態,兩觸頭重合時為合狀態。目前,該快速接地開關靜觸頭是llOOkV電壓等級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中使用的,目前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的結構如說明書附圖的圖4、圖5及圖6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靜觸頭1和動觸頭2,靜觸頭1與動觸頭2相配合的一端為接觸端5,另一端為安裝端6,靜觸頭1分為十二瓣,靜觸頭1從安裝端6到接觸端5的側壁外表面為圓柱面。上述結構的觸頭裝置在做短路關合電流試驗時未通過,對合分閘的動靜觸頭部分進行了分析研究,連桿帶動動觸頭進行分合動作,動靜觸頭合閘時接觸距離需要很精確。由于傳動機構累計誤差大,通過調整依然有內部動觸頭行程合不到位置的情況。還有就是安裝過程找中,如果出行偏心就會導致合閘不能完全接觸,這樣就導致短路電流通過時由于電阻大造成接觸部位發熱甚至燒損觸頭,同時給裝配人員增加了裝配難度,降低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該裝置降低了裝配調整找中難度,提高了裝配效率,增加了動靜觸頭接觸面積,增大了電流通過的導體截面積,使短路關合電流試驗順利完成。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靜觸頭和動觸頭,靜觸頭與動觸頭相配合的一端為接觸端,另一端為安裝端,所述的靜觸頭等分為十瓣,十瓣靜觸頭組合后其接觸端構成一完整的圓環;靜觸頭的內部形成一圓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在接觸端開口。為了降低加工時的形變量,更精確的保證靜觸頭開口尺寸精度,增加觸頭韌性,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靜觸頭從安裝端到接觸端的側壁外表面形成一錐面。為了解決在安裝過程中出現偏心的問題,使動靜觸頭接觸完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還包括找中工裝,所述找中工裝包括第一找中工裝和第二找中工裝;第一找中工裝與所述動觸頭相配合,第一找中工裝為帶有尖頭的直桿狀;第二找中工裝與所述靜觸頭相配合,第二找中工裝呈凸臺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將靜觸頭的結構由等分為十二瓣改為等分為十瓣,這樣在動觸頭插入后,動觸頭和靜觸頭接觸面積增大,導通電流能力增強。2、靜觸頭從安裝面到接觸端設計改進為有錐度的,這樣在加工時可以降低形變量,更精確的保證靜觸頭開口尺寸精度,增加靜觸頭韌性。3、配合制作安裝找中工裝,在安裝過程中避免了偏心,使動觸頭和靜觸頭接觸完全良好接觸,從而保證短路關合電流試驗能順利通過?!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靜觸頭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靜觸頭部分接觸端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現有技術中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現有技術中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靜觸頭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現有技術中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靜觸頭部分接觸端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靜觸頭,2動觸頭,3第一找中工裝,4第二找中工裝,5接觸端,6安裝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圖3所示,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靜觸頭1和動觸頭2,靜觸頭1與動觸頭2相配合的一端為接觸端5,另一端為安裝端6,所述的靜觸頭1等分為十瓣,十瓣靜觸頭1組合后其接觸端5構成一完整的圓環;靜觸頭1的內部形成一圓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在接觸端5開口。所述靜觸頭1從安裝端6到接觸端5的側壁外表面形成一錐面。還包括找中工裝,所述找中工裝包括第一找中工裝3和第二找中工裝4 ;第一找中工裝3與所述動觸頭2相配合,第一找中工裝3為帶有尖頭的直桿狀;第二找中工裝4與所述靜觸頭1相配合,第二找中工裝4呈凸臺狀。快速接地開關在合閘時連桿帶動動觸頭2使其插入靜觸頭1內,實現快速接地。在做短路關合電流試驗時,由于該試驗短路電流較大,本技術的靜觸頭分為十瓣,這樣在動觸頭插入后,比起目前分為十二瓣的靜觸頭,動靜觸頭接觸面積增大,導通電流能力增強。靜觸頭從安裝面到接觸端設計改進為有錐度的,這樣在加工時可以降低形變量,更精確的保證觸頭開口尺寸精度,增加觸頭韌性,使每次合閘都能充分接觸避免形變造成的接觸不良。此外,利用找中工裝,安裝調試過程中手動慢分慢合,讓第一找中工裝3尖端的指針對準第二找中工裝4的中心,使動觸頭和靜觸頭在同一中心線上避免偏心,使動觸頭合閘后與靜觸頭完全接觸,保證試驗順利通過。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是本技術的全部實施例,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其余技術特征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技術,為了突出本技術的創新特點,在此不再贅述。【主權項】1.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靜觸頭和動觸頭,靜觸頭與動觸頭相配合的一端為接觸端,另一端為安裝端,其特征是,所述的靜觸頭等分為十瓣,十瓣靜觸頭組合后其接觸端構成一完整的圓環;靜觸頭的內部形成一圓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在接觸端開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靜觸頭從安裝端到接觸端的側壁外表面形成一錐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找中工裝,所述找中工裝包括第一找中工裝和第二找中工裝;第一找中工裝與所述動觸頭相配合,第一找中工裝為帶有尖頭的直桿狀;第二找中工裝與所述靜觸頭相配合,第二找中工裝呈凸臺狀?!緦@勘炯夹g公開了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其結構包括相互配合的靜觸頭和動觸頭,靜觸頭與動觸頭相配合的一端為接觸端,另一端為安裝端,其特征是,所述的靜觸頭等分為十瓣,十瓣靜觸頭組合后其接觸端構成一完整的圓環;靜觸頭的內部形成一圓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在接觸端開口;所述靜觸頭從安裝端到接觸端的側壁外表面形成一錐面,還包括找中工裝。本技術結構合理,降低了裝配調整找中難度,提高了裝配效率,增加了動靜觸頭接觸面積,增大了電流通過的導體截面積,保證短路關合電流試驗順利完成。【IPC分類】H01H1/06【公開號】CN205050713【申請號】CN201520754049【專利技術人】楊凱, 張光義, 段連雨 【申請人】山東電工電氣日立高壓開關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申請日】2015年9月2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快速接地開關內觸頭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靜觸頭和動觸頭,靜觸頭與動觸頭相配合的一端為接觸端,另一端為安裝端,其特征是,所述的靜觸頭等分為十瓣,十瓣靜觸頭組合后其接觸端構成一完整的圓環;靜觸頭的內部形成一圓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在接觸端開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凱,張光義,段連雨,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電工電氣日立高壓開關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