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伺服電機油泵座,所述座體的上方設置有注油孔,當聯軸器安裝于座體內部時,所述通腔的內壁與聯軸器的外表面抵觸同時形成一與注油孔連通的過油腔。在運行時,聯軸器勢必會產生較大熱量,也較為容易磨損,所以需要在聯軸部分添加潤滑油,但是傳動的停機潤滑較為不便且對油液浪費較為嚴重,那么在工作時,就直接將潤滑油通過注油孔加入座體上,就可以實現注油的過程,且過油腔的設置,可以起到一個貯藏油液的作用,如果聯軸器靜止時,那么過油腔內的油液由于形成僅與過油孔連通的空間,所以不容易滲透到整個聯軸器上,當聯軸器開始轉動時,過油腔的油液被聯軸器的外表面帶出,起到一個輔助傳動潤滑的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傳動組件,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
技術介紹
一般,伺服電機驅動油栗系統包括:伺服電機、油栗、驅動器、壓力傳感器、濾波器和制動電阻。伺服電機驅動油栗的節能效果非常明顯,然而,在大型或超大型機器上,其應用并不廣泛。理論上,伺服電機的節能效率與產品的壁厚、保壓和冷卻時間有很大的關系,壁厚越大其節能效果越好。而大型機器一般都生產壁厚制品,如汽車保險杠、儀表盤之類,所需的冷卻時間較長,如果伺服電機驅動油栗能在此得到成功應用,其節能效果將非常可觀。當然,不是任何產品都適合采用帶有伺服電機驅動油栗的注塑機來進行生產,定量栗及變量栗注塑系統也有其存在的價值。當然,目前存在的問題,在油栗和伺服電機聯動時,一般都會涉及到聯軸器的安裝座,也就是伺服電機油栗座,這種座體固定伺服電機以及油栗以實現精密傳動,但是再其散熱性能與傳動性能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而通過增加油液可以解決該問題,所以需要一種能夠對油液浪費較少,且效能較高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注油且不會造成油液過多浪費的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包括座體,所述座體內部設置有用于安裝聯軸器的通腔,所述座體的上方設置有注油孔,當聯軸器安裝于座體內部時,所述通腔的內壁與聯軸器的外表面抵觸同時形成一與注油孔連通的過油腔。通過這樣設置,當聯軸器安裝在座體上時,其表面會直接與座體上的通腔內壁抵觸,這樣一來,在運行時,聯軸器勢必會產生較大熱量,也較為容易磨損,所以需要在聯軸部分添加潤滑油,但是傳動的停機潤滑較為不便且對油液浪費較為嚴重,那么在工作時,就直接將潤滑油通過注油孔加入座體上,就可以實現注油的過程,且過油腔的設置,可以起到一個貯藏油液的作用,如果聯軸器靜止時,那么過油腔內的油液由于形成僅與過油孔連通的空間,所以不容易滲透到整個聯軸器上,當聯軸器開始轉動時,過油腔的油液被聯軸器的外表面帶出,起到一個輔助傳動潤滑的作用。本技術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座體的上方設置有凹槽,所述注油孔設置在凹槽的底壁。通過一凹槽的設置,可以在注油時,防止油液溢出流到座體的外表面。本技術可以進一步設置為: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放置部和支撐部,所述放置部設置一底面,所述支撐部與座體固定。通過放置部和支撐部的設置,可以起到一個固定和支撐的作用,且這樣設置,提高了整個設備的穩定性。本技術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座體還包括有安裝板。通過安裝板的設置,可以起到一個方便安裝的作用,且固定牢固,結構合理。本技術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座體還設置有通風孔,所述通風孔設置在座體的側壁并與通腔連通。通過通風孔的設置,可以在傳動時起到一個較好的散熱效果。本技術可以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通風孔設置為方形。相比于圓孔,設置呈方形,起到應力均衡的作用,簡單合理。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聯軸器安裝在座體上時,其表面會直接與座體上的通腔內壁抵觸,這樣一來,在運行時,聯軸器勢必會產生較大熱量,也較為容易磨損,所以需要在聯軸部分添加潤滑油,但是傳動的停機潤滑較為不便且對油液浪費較為嚴重,那么在工作時,就直接將潤滑油通過注油孔加入座體上,就可以實現注油的過程,且過油腔的設置,可以起到一個貯藏油液的作用,如果聯軸器靜止時,那么過油腔內的油液由于形成僅與過油孔連通的空間,所以不容易滲透到整個聯軸器上,當聯軸器開始轉動時,過油腔的油液被聯軸器的外表面帶出,起到一個輔助傳動潤滑的作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軸測圖;圖2為圖1中A-A的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后視圖;圖5為技術另一實施例的A-A放大圖。附圖標記:100、座體;110、安裝板;120、凹槽;121、注油孔;122、過油腔;123、阻尼孔;130、通風孔;300、固定支架;310、支撐部;320、放置部;400、聯軸器。【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4對本技術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和圖2所示,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包括座體100,座體100內部設置有用于安裝聯軸器400的通腔,座體100的上方設置有注油孔121,當聯軸器400安裝于座體100內部時,通腔的內壁與聯軸器400的外表面抵觸同時形成一與注油孔121連通的過油腔122。通過這樣設置,當聯軸器400安裝在座體100上時,其表面會直接與座體100上的通腔內壁抵觸,這樣一來,在運行時,聯軸器400勢必會產生較大熱量,也較為容易磨損,所以需要在聯軸部分添加潤滑油,但是傳動的停機潤滑較為不便且對油液浪費較為嚴重,那么在工作時,就直接將潤滑油通過注油孔121加入座體100上,就可以實現注油的過程,且過油腔122的設置,可以起到一個貯藏油液的作用,如果聯軸器400靜止時,那么過油腔122內的油液由于形成僅與過油孔連通的空間,所以不容易滲透到整個聯軸器400上,當聯軸器400開始轉動時,過油腔122的油液被聯軸器400的外表面帶出,起到一個輔助傳動潤滑的作用。過油腔122設置呈對稱的圓弧型。座體100的上方設置有凹槽120,注油孔121設置在凹槽120的底壁。通過一凹槽120的設置,可以在注油時,防止油液溢出流到座體100的外表面。參照圖1所示,固定支架300,固定支架300包括放置部320和支撐部310,放置部320設置一底面,支撐部310與座體100固定。參照圖3和圖4所示,通過放置部320和支撐部310的設置,可以起到一個固定和支撐的作用,且這樣設置,提高了整個設備的穩定性。座體100還包括有安裝板110。通過安裝板110的設置,可以起到一個方便安裝的作用,且固定牢固,結構合理。座體100還設置有通風孔130,通風孔130設置在座體100的側壁并與通腔連通。通過通風孔130的設置,可以在傳動時起到一個較好的散熱效果。通風孔130設置為方形。相比于圓孔,設置呈方形,起到應力均衡的作用,簡單合理。參照圖5所示,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在過油腔122連通設置一個阻尼孔123,這樣不會在注油的時候產生壓強,內部空氣可以經由阻尼孔123排出。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技術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包括座體,所述座體內部設置有用于安裝聯軸器的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的上方設置有注油孔,當聯軸器安裝于座體內部時,所述通腔的內壁與聯軸器的外表面抵觸同時形成一與注油孔連通的過油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的上方設置有凹槽,所述注油孔設置在凹槽的底壁。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放置部和支撐部,所述放置部設置一底面,所述支撐部與座體固定。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還包括有安裝板。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伺服電機油栗座,其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伺服電機油泵座,包括座體,所述座體內部設置有用于安裝聯軸器的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的上方設置有注油孔,當聯軸器安裝于座體內部時,所述通腔的內壁與聯軸器的外表面抵觸同時形成一與注油孔連通的過油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國,龔福祥,
申請(專利權)人:奉化市軍峰金屬鑄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