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無線LAN系統中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裝置。所述傳輸數據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產生包含與中繼設備連接的末端的標識符信息的激活請求幀,使得末端運行于喚醒模式;向中繼設備傳輸激活請求幀。結果是可防止中繼設備中發生緩存溢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無線局域網(WLAN)系統內的數據傳輸技術,具體而言,涉及一種 在包括中繼設備的WLAN系統內用于將數據傳輸至末端(endterminal)的方法和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已經開發不同的無線通信技術。在這些技術中,無線 局域網(WLAN)代表基于無線電頻率(RF)技術而在利用移動終端的家庭、商務或特定服務 區中允許無線訪問因特網的技術,所述移動終端諸如個人數字助理(PDA)、筆記本電腦、便 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 用于WLAN技術的標準開發為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標準。符 合IEEE 802.11a標準的WLAN技術基于正交頻分多址(0FDM)機制運行,在5GHz頻帶內 能夠提供最大為54Mbps的數據速率。符合IEEE802.lib標準的WLAN技術基于直接序列 擴頻(DSSS)機制運行,在2.4GHz頻帶內能夠提供最大為11Mbps的數據速率。符合IEEE 802.1lg標準的WLAN技術基于OFDM或者DSSS機制運行,在2.4GHz頻帶內能夠提供最大為 54Mbps的數據速率。 符合IEEE802. 1In標準的WLAN技術基于2. 4GHz頻帶和5GHz內的0FDM機制運 行,當使用多輸入多輸出OFDM(MMMFDM)機制時其能夠向四空間流(spatialstreams) 提供最大為300Mbps的數據速率。符合IEEE802. 1In標準的WLAN技術可支持最大為40MHz 的信道帶寬(channelbandwidth)并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提供最大為600Mbps的數據速率。 由于此種WLAN技術的普及已經啟動,且使用WLANs的應用多樣化,因此對支持比 現有WLAN技術更高吞吐量(throughput)的新WLAN技術的需求在增加。提出一種非常高 吞吐量(VHT)WLAN技術,其支持lGbps或更大的數據速率。同時,在基于這種WLAN技術的 系統中出現一個問題,當WLAN設備之間的距離增大時,通信效率會下降。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標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改善WLAN系統的效率的 數據傳輸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標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改善WLAN系統的效率的 數據傳輸裝置。 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基于WLAN技術的通信系統包括用作中繼 設備的特定終端,所述中繼設備中繼主接入點和末端之間傳輸的數據。 此處,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通過主接入點執行的數據傳輸方法包含:產生包含與 中繼設備連接的末端的標識符信息的激活請求幀,使得末端運行于喚醒模式;以及向中繼 設備傳輸激活請求幀。 此處,末端的標識符信息可以是關聯標識符(AID)。 此處,激活響應幀可包含末端的標識符信息。 此處,數據傳輸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獲得對節電-輪詢(PS-Poll)幀響應的確認 幀(ACK),所述PS-Poll幀由中繼設備傳輸至末端;以及向中繼設備傳輸為末端緩存的數據 幀。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實施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中繼設備執行的數據傳輸方法 包含:從主接入點接收包含與中繼設備連接的末端的標識符信息的激活請求幀,產生包含 末端的標識符信息的傳輸指示圖(??Μ),以及傳輸包含??Μ的中繼信標幀。 此處,末端的標識符信息可以是關聯標識符(AID)。 此處,數據傳輸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從末端接收節電輪詢(PS-Poll)幀;傳輸作為 對PS-Poll幀響應的ACK幀;向主接入點傳輸激活響應幀,激活響應幀指示末端運行于喚醒 模式;從主接入點接收數據幀;以及向末端傳輸數據幀。 此處,激活響應幀可包含末端的標識符信息。 此處,向末端傳輸數據幀配置為在向主接入點傳輸ACK幀之后向末端傳輸數據 幀,ACK幀是對數據幀的響應。 此處,數據傳輸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從末端接收PS-Poll幀,傳輸作為對PS-Poll 幀的響應的ACK幀,從主接入點接收數據幀,以及向末端傳輸數據幀。 此處,向末端傳輸數據幀配置為在向主接入點傳輸ACK幀之后向末端傳輸數據 幀,ACK幀是對數據幀的響應。 有益效果 根據本專利技術可提高WLAN系統的無線傳輸效率。【附圖說明】 圖1是對用于執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的站(station)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的框圖。 圖2是對符合IEEE802. 11的WLAN系統的配置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的示意圖。 圖3是對中控型基本服務集(infrastructureBSS)中的終端關聯過程進行說明 的流程圖。 圖4是對WLAN系統的中控型BSS進行說明的示意圖。 圖5是對分層AID結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的框圖。 圖6是對??Μ信息元件(IE)的結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的框圖。 圖7是對基于塊編碼的??Μ的結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的框圖。 圖8是對數據傳輸/接收過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9是對包括中繼設備的WLAN系統進行說明的示意圖。 圖10是對中繼設備的邏輯配置進行說明的框圖。 圖11是對包括中繼設備的WLAN系統內的數據傳輸方法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的示意 圖。 圖12是對包括中繼設備的WLAN系統內的數據傳輸方法的另一實施例進行說明的 示意圖。 圖13是對主信標幀(beaconframe)的RTIM進行說明的示意圖。圖14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對包括中繼設備的WLAN系統中數據傳輸方法進行說 明的流程圖。 圖15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對包括中繼設備的WLAN系統中數據傳輸方法進行說 明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可作各種變形并可具有不同實施例,將會參照附圖對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 介紹。 然而,應當理解的是,這些實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專利技術為具體公開的形式,而是包 括了落入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之內的所有的變型、等同物或者修飾。 諸如"第一"和"第二"的術語可用于描述不同的部件,但這些部件并非受限于這些 術語。術語僅用于將一個部件與其它部件區分開。在不脫離基于本專利技術概念的范圍的情形 下,第一部件可按照類似的方式被指定為第二部件并且第二部件可被指定為第一部件。術 語"和/或"包括多個相關項的組合或者多個相關項的任一個。應當理解,指示第一部件"連接"或者"耦合"至第二部件的表述可包括第一部件 利用插入其間的一些其它部件而被連接或者耦合至第二部件的情形,以及第一部件"直接 連接"或者"直接耦合"至第二部件的情形。相反地,應當理解的是,指示第一部件"直接連 接"或者"直接耦合"至第二部件的表述意味著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間沒有插入部件。 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中使用的術語僅用于描述具體實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專利技術。除非 在上下文中相反的說明被明確指出,單數表述包括了復數表述。在本專利技術中,應當理解的 是,諸如"包括"或者"具有"的術語僅旨在指示特征、數字、步驟、操作、部件、部分或者其組 合的出現,而非意欲排除一個或者多個其它特征、數字、步驟、操作、部件、部分、和其組合將 會出現或者附加的可能。 除非不同地定義,此處所用的包含技術或者科學術語的所有術語具有與本專利技術所 屬
中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術語相同的含義。與常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相同的 術語應解釋為具有相關領域的上下文含義相同的含義,而非解釋為理想的或者過度正式的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信道接入控制方法,其通過用于中繼在主接入點和末端之間傳輸的數據的中繼設備所執行,所述方法包括:從主接入點接收主信標幀,所述主信標幀包括與受限接入間隔有關的信息,在受限接入間隔期間連接中繼設備的末端的信道接入被限制;生成包含與受限接入間隔有關的信息的中繼信標幀;以及傳輸中繼信標幀。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良錫,金柱英,
申請(專利權)人:KT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韓國;K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