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家具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包括沙發本體,所述沙發本體包括第一沙發組、第二沙發組和第三沙發組,所述第一沙發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頂部設有坐墊,所述第二沙發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頂部設有坐墊,所述坐墊一端設有后背靠椅,所述后背靠椅一側設有左靠椅,所述左靠椅和后背靠椅與底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沙發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頂部設有坐墊,所述底架一端設有后背靠椅,所述后背靠椅一側設有右靠椅,所述后背靠椅和右靠椅都與底架固定連接,所述底架內部設有抽屜,所述抽屜與底架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抽屜,能夠在抽屜里放一些雜質和生活物品,便于人們在需要時拿取,使沙發更加美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沙發,具體涉及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屬于家具
技術介紹
沙發在家居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在工作回到家之后可以在沙發上休息和看書,也是人們接待客人的地方,目前的沙發形式單一,缺少美感,人們經常看的雜志和用到的小物品沒有便于存放的地方。針對上述所述,本技術通過抽屜,能夠在抽屜里放一些雜質和生活物品,便于人們在需要時拿取,使沙發更加美觀,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客廳會客沙發。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客廳會客沙發,通過抽屜,能夠在抽屜里放一些雜質和生活物品,便于人們在需要時拿取,使沙發更加美觀,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包括沙發本體,所述沙發本體包括第一沙發組、第二沙發組和第三沙發組,所述第一沙發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頂部設有坐墊,所述第二沙發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頂部設有坐墊,所述坐墊一端設有后背靠椅,所述后背靠椅一側設有左靠椅,所述左靠椅和后背靠椅與底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沙發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頂部設有坐墊,所述底架一端設有后背靠椅,所述后背靠椅一側設有右靠椅,所述后背靠椅和右靠椅都與底架固定連接,所述底架內部設有抽屜,所述抽屜與底架活動連接。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沙發組的底架的寬度大于第三沙發組的底架的寬度,所述第一沙發組的底架的寬度等于第三沙發組的底架的寬度,所述第一沙發組的底架的長度和寬度相等。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左靠椅的長度等于第二沙發組的底架的寬度,所述右靠椅的長度等于第三沙發組的底架的寬度。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架底部設有支腳,所述支腳與底架固定連接。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沙發組的底架與所述第一沙發組的坐墊鉸接,所述第一沙發組為中空結構。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沙發組和第三沙發組通過第二沙發組活動連接。本技術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客廳會客沙發,通過第二沙發組的底架的寬度大于第三沙發組的底架的寬度,便于人們進行躺臥休息,同時增加沙發的美感,擴大了沙發的使用空間,通過第一沙發組的底架與所述第一沙發組的坐墊鉸接,所述第一沙發組為中空結構,能夠手動抬起坐墊然后存放一些生活物品,所述第一沙發組和第三沙發組通過第二沙發組活動連接,便于人們對沙發進行擺設。【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客廳會客沙發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沙發本體;2、第一沙發組;3、支腳;4、第二沙發組;5、第三沙發組;6、底架;7、抽屜;8、右靠椅;9、左靠椅;10、坐墊;11、后背靠椅。【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請參閱圖1,本技術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包括沙發本體1,所述沙發本體1包括第一沙發組2、第二沙發組4和第三沙發組5,所述第一沙發組2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第二沙發組4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坐墊10 —端設有后背靠椅11,所述后背靠椅11 一側設有左靠椅9,所述左靠椅9和后背靠椅11與底架6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沙發組5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底架6 —端設有后背靠椅11,所述后背靠椅11 一側設有右靠椅8,所述后背靠椅11和右靠椅8都與底架6固定連接,所述底架6內部設有抽屜7,所述抽屜7與底架6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沙發組4的底架6的寬度大于第三沙發組5的底架6的寬度,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底架6的寬度等于第三沙發組5的底架6的寬度,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底架6的長度和寬度相等,便于人們在沙發上進行躺臥休息,提高沙發的美觀性,所述左靠椅9的長度等于第二沙發組4的底架6的寬度,所述右靠椅8的長度等于第三沙發組5的底架6的寬度,有效的擴大了沙發的使用空間,所述底架6底部設有支腳3,所述支腳3與底架6固定連接,避免了因地面潮濕引起的沙發潮濕,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底架6與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坐墊10鉸接,所述第一沙發組2為中空結構,便于人們在里面存放生活用品和雜志,所述第一沙發組2和第三沙發組5通過第二沙發組4活動連接,便于人們對沙發進行擺設。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為一種客廳會客沙發,通過第二沙發組4的底架6的寬度大于第三沙發組5的底架6的寬度,便于人們進行躺臥休息,同時增加沙發的美感,擴大了沙發的使用空間,通過第一沙發組2的底架6與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坐墊10鉸接,所述第一沙發組2為中空結構,能夠手動抬起坐墊10然后存放一些生活物品,所述第一沙發組2和第三沙發組5通過第二沙發組4活動連接,便于人們對沙發進行擺設,可以分離擺放,也可以分離擺設,提高了沙發的適用性。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包括沙發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發本體(1)包括第一沙發組(2)、第二沙發組(4)和第三沙發組(5),所述第一沙發組(2)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第二沙發組(4)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坐墊(10) —端設有后背靠椅(11 ),所述后背靠椅(11) 一側設有左靠椅(9),所述左靠椅(9)和后背靠椅(11)與底架(6)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沙發組(5)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底架(6) —端設有后背靠椅(11),所述后背靠椅(11) 一側設有右靠椅(8 ),所述后背靠椅(11)和右靠椅(8 )都與底架(6 )固定連接,所述底架(6 )內部設有抽屜(7 ),所述抽屜(7 )與底架(6 )活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沙發組(4)的底架(6)的寬度大于第三沙發組(5)的底架(6)的寬度,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底架(6)的寬度等于第三沙發組(5)的底架(6)的寬度,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底架(6)的長度和寬度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靠椅(9)的長度等于第二沙發組(4)的底架(6)的寬度,所述右靠椅(8)的長度等于第三沙發組(5)的底架(6)的寬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6)底部設有支腳(3),所述支腳(3)與底架(6)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底架(6)與所述第一沙發組(2)的坐墊(10)鉸接,所述第一沙發組(2)為中空結構。6.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客廳會客沙發,包括沙發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發本體(1)包括第一沙發組(2)、第二沙發組(4)和第三沙發組(5),所述第一沙發組(2)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第二沙發組(4)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坐墊(10)一端設有后背靠椅(11),所述后背靠椅(11)一側設有左靠椅(9),所述左靠椅(9)和后背靠椅(11)與底架(6)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沙發組(5)包括底架(6),所述底架(6)頂部設有坐墊(10),所述底架(6)一端設有后背靠椅(11),所述后背靠椅(11)一側設有右靠椅(8),所述后背靠椅(11)和右靠椅(8)都與底架(6)固定連接,所述底架(6)內部設有抽屜(7),所述抽屜(7)與底架(6)活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紅,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歐朋家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