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紡織行業,尤其是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所述的纖維復絲由阻燃滌綸纖維、聚酯抗靜電纖維和芳綸紗線組成螺旋捻合結構,所述阻燃滌綸纖維包括聚酯芯線和包覆在芯線外的阻燃層,阻燃層的厚度為10-50μm;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為十字型,所述十字型的四個頂端均為三角形,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內有四個獨立的空腔;本發明專利技術中增加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比表面積,提高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抗靜電功能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四個獨立的空腔設計,提高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透氣性,提高舒適度;阻燃滌綸纖維采用經由熒光染料染色的阻燃滌綸長纖維;當發生火災時,熒光染料會作出警示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
本專利技術涉及紡織行業,尤其是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
技術介紹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紡織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適等原有的基本特性。根據紡織品的不同用途,人們還希望其具有保健、安全等特殊功能,如抗菌、防螨、負離子、遠紅外、防紫外線、防毒、阻燃、防電磁波輻射、磁療、香味、吸濕排汗、防油防水等。功能織物廣泛用于家用紡織品、運動和休閑服裝、環境與健康紡織品、裝飾和產業用紡織品、國防建設和尖端科學等領域。據統計,世界功能紡織品的需求量每年超過500億米。其中抗菌織物可廣泛用作醫院、賓館、家庭的床單、被套、毛毯、餐巾、毛巾、鞋里布、沙發布、窗簾布、醫用職業裝、食品和服務行業的工作服、軍隊的服裝以及繃帶、紗布等。目前公知技術中的紗線,其阻燃、耐熱、抗靜電性能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足,提供一種阻燃耐熱、抗靜電效果好的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所述的纖維復絲由阻燃滌綸纖維、聚酯抗靜電纖維和芳綸紗線組成螺旋捻合結構,所述阻燃滌綸纖維包括聚酯芯線和包覆在芯線外的阻燃層,阻燃層的厚度為10-50 μπι ;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為十字型,所述十字型的四個頂端均為三角形,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內有四個獨立的空腔。進一步的,所述阻燃滌綸纖維采用經由熒光染料染色的阻燃滌綸長纖維。進一步的,所述阻燃層是含有磷系阻燃劑的阻燃層。進一步的,所述阻燃層的厚度為36 μm。進一步的,所述阻燃滌綸纖維由36根滌綸單絲組合而成,所述滌綸單絲的截面呈T型。進一步的,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由聚酯纖維芯層和涂覆在聚酯纖維芯層表面的抗靜電層組成,所述抗靜電層的厚度為2 μπι。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專利技術中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為十字型,十字型的四個頂端均為三角形,采用此設計,大大增加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比表面積,增加了抗靜電涂層的面積,提高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抗靜電功能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內有四個獨立的空腔,提高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透氣性,提高舒適度; 2、本專利技術中阻燃滌綸纖維采用經由熒光染料染色的阻燃滌綸長纖維;采用此設計,當發生火災時,熒光染料會作出警示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提高阻燃滌綸纖維的使用安全性,從而提高燃抗靜電纖維復絲的使用安全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阻燃滌綸纖維得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聚酯抗靜電纖維得結構示意圖。圖中:1阻燃滌綸纖維、2聚酯抗靜電纖維,3芳綸紗線,4聚酯芯線,5阻燃層,6空腔。【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所述的纖維復絲由阻燃滌綸纖維1、聚酯抗靜電纖維2和芳綸紗線3組成螺旋捻合結構,采用此設計,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的效果佳;所述阻燃滌綸纖維1包括聚酯芯線4和包覆在芯線外的阻燃層5,阻燃層5的厚度為10-50 μ m,將阻燃層5的厚度控制在此范圍內,阻燃滌綸纖維的阻燃效果較好;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2的橫截面為十字型,所述十字型的四個頂端均為三角形,采用此設計,大大增加了聚酯抗靜電纖維2的比表面積,增加了抗靜電涂層的面積,提高了聚酯抗靜電纖維2的抗靜電功能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2的橫截面內有四個獨立的空腔6,采用此設計,提高了聚酯抗靜電纖維2的透氣性,提高舒適度。優選的,所述阻燃滌綸纖維1采用經由熒光染料染色的阻燃滌綸長纖維;采用此設計,當發生火災時,熒光染料會作出警示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提高阻燃滌綸纖維1的使用安全性,從而提高燃抗靜電纖維復絲的使用安全性。優選的,所述阻燃層5是含有磷系阻燃劑的阻燃層,采用此設計,阻燃效果更佳。優選的,所述阻燃層5的厚度為36 μπι ;采用此結構,阻燃效果最佳。優選的,所述阻燃滌綸纖維1由36根滌綸單絲組合而成,所述滌綸單絲的截面呈Τ型采用此結構,大幅度增加了滌綸單絲的表面積,提高了滌綸阻燃和抗靜電功能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優選的,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2由聚酯纖維芯層和涂覆在聚酯纖維芯層表面的抗靜電層組成,所述抗靜電層的厚度為2 μ m ;采用此結構,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抗靜電的功能更穩定更持久。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主權項】1.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復絲由阻燃滌綸纖維、聚酯抗靜電纖維和芳綸紗線組成螺旋捻合結構,所述阻燃滌綸纖維包括聚酯芯線和包覆在芯線外的阻燃層,阻燃層的厚度為10-50 μπι;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為十字型,所述十字型的四個頂端均為三角形,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內有四個獨立的空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滌綸纖維采用經由熒光染料染色的阻燃滌綸長纖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層是含有磷系阻燃劑的阻燃層。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層的厚度為 36 μ??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滌綸纖維由36根滌綸單絲組合而成,所述滌綸單絲的截面呈T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由聚酯纖維芯層和涂覆在聚酯纖維芯層表面的抗靜電層組成,所述抗靜電層的厚度為.2 μ m0【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紡織行業,尤其是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所述的纖維復絲由阻燃滌綸纖維、聚酯抗靜電纖維和芳綸紗線組成螺旋捻合結構,所述阻燃滌綸纖維包括聚酯芯線和包覆在芯線外的阻燃層,阻燃層的厚度為10-50μm;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為十字型,所述十字型的四個頂端均為三角形,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內有四個獨立的空腔;本專利技術中增加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比表面積,提高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抗靜電功能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四個獨立的空腔設計,提高了聚酯抗靜電纖維的透氣性,提高舒適度;阻燃滌綸纖維采用經由熒光染料染色的阻燃滌綸長纖維;當發生火災時,熒光染料會作出警示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IPC分類】D01F8/14, D01D5/253, D02G3/38, D01F1/07, D01D5/24, D02G3/04, D01D5/34【公開號】CN105332132【申請號】CN201510891908【專利技術人】孫超 【申請人】揚州錦輝化纖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申請日】2015年11月30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阻燃抗靜電纖維復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復絲由阻燃滌綸纖維、聚酯抗靜電纖維和芳綸紗線組成螺旋捻合結構,所述阻燃滌綸纖維包括聚酯芯線和包覆在芯線外的阻燃層,阻燃層的厚度為10?50μm;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為十字型,所述十字型的四個頂端均為三角形,所述聚酯抗靜電纖維的橫截面內有四個獨立的空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超,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錦輝化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