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結膜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中藥組合物原料及重量份為:連翹9-13克、滑石9-13克、枳殼9-13克、黃連9-13克、甘草9-13克、陳皮9-13克,荊芥15-18克、茯苓15-18克、車前子15-18克、地膚子15-18克,防風12-15克、白鮮皮12-15克、黃芩12-15克、茵陳12-15克,通草5-8克。通過浸泡、煎煮、過濾進行制備。該中藥組合物能夠治療結膜炎及其引起的多種疾病的病癥,效果顯著。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組合物,尤其是用于治療結膜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藥湯和藥丸的 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結膜炎是結膜組織在外界和機體自身因素的作用而發(fā)生的炎性反應的統(tǒng)稱。雖然 結膜炎本身對視力影響并不嚴重,但是當其炎癥波及角膜或引起并發(fā)癥時,可導致視力的 損害。根據(jù)結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類;根據(jù)病因又可分為細菌 性、病毒性、衣原體性、真菌性和變態(tài)反應性等;根據(jù)結膜的病變特點,可分為急性濾泡性結 膜炎、慢性濾泡性結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結膜炎等。 現(xiàn)有的治療結膜炎及由其引起的多種疾病的西藥多副作用大,長期服用會對身體 產(chǎn)生很大的傷害,而且復發(fā)率高,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中醫(yī)中藥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廣泛的應用于多種疾病的臨床治療,尤其在對結膜炎疾病的改善方面療效確切、可信度高, 無論在基礎理論和臨床應用中都做了大量工作,有其獨特的治療作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 該中藥組合物能夠治療結膜炎及其引起的多種疾病的病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之一:一種治療結膜炎的中藥組合物,中 藥組合物原料及重量份為:連翹9-13克、滑石9-13克、枳殼9-13克、黃連9-13克、甘草 9-13克、陳皮9-13克,荊芥15-18克、茯苓15-18克、車前子15-18克、地膚子15-18克,防 風12-15克、白鮮皮12-15克、黃芩12-15克、茵陳12-15克,通草5-8克。 作為改進,中藥組合物原料及重量份為:連翹9克、滑石9克、枳殼9克、黃連9克、 甘草9克、陳皮9克,荊芥15克、茯苓15克、車前子15克、地膚子15克,防風12克、白鮮皮 12克、黃芩12克、茵陳12克,通草5克。 作為改進,中藥組合物原料及重量份為:連翹12克、滑石12克、枳殼11克、黃連11 克、甘草11克、陳皮11克,荊芥17克、茯苓16克、車前子16克、地膚子16克,防風13克、 白鮮皮13克、黃芩13克、茵陳13克,通草6克。 作為改進,中藥組合物原料及重量份為:連翹13克、滑石13克、枳殼13克、黃連13 克、甘草13克、陳皮13克,荊芥18克、茯苓18克、車前子18克、地膚子18克,防風15克、 白鮮皮15克、黃芩15克、茵陳15克,通草8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之二:一種治療結膜炎的中藥組合物的湯 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利用冷水浸泡中藥原料60分鐘,浸泡時,水面要浸沒中藥原料,使中藥原料細胞重 新膨脹,可溶性成分逐漸溶出,提高煎出率; (2) 將中藥原料放入袋中進行敲打破碎; (3) 將中藥原料倒入瓦罐中,加入中藥組合物總重量3-5倍的清水; (4) 先用武火將中藥煮沸,再文火微沸20-30min ; (5 )濾出藥液后,將藥渣放入棉布中,待藥物稍涼后加壓絞取藥渣中所吸附的藥液。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之三:一種治療結膜炎的中藥組合物的藥 丸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打粉:將中藥原料細火烘焙或暴曬干燥后,用打粉機打成細粉,制備藥丸前放入消 毒盆內(nèi)備用; (2) 配蜜:以藥粉的重量按I :1. 2-1. 5的比例配好蜂蜜; (3) 煉蜜:煉蜜時先用武火熬沸,然后改為文火慢熬,同時在旁邊放一碗涼水,并注意觀 察蜂蜜的顏色,當發(fā)現(xiàn)蜂蜜泛黃沫時,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jīng)鏊?碗上方,讓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開而沉底,蜂蜜就算煉好了; (4) 調(diào)藥與和藥: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裝的藥粉內(nèi),同時用粗竹筷在藥 粉內(nèi)攪拌,邊倒蜂蜜邊調(diào)藥粉,當看不到干藥粉時停止加蜜; (5) 搓條與和丸:為避免藥團粘手或粘器具,搓條與和丸時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 生油點于掌心進行,這樣不僅不易沾粘,還能使丸藥圓滑光亮; (6) 包裝與貯藏:制成的蜜丸,外形圓整光滑,表面致密滋潤,無可見纖維或其它異色 點,待藥丸發(fā)汗3天,外表變硬,然后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或蠟殼包好,貯存于陰涼干燥 處即可。 制備成藥丸的中藥組合物,更易于保存,而且服用方法簡單,可實現(xiàn)大批量產(chǎn)業(yè)化 生產(chǎn)。 本專利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上述組分配比的各種原料,綜合了各味中藥的藥效,合理的搭配使得藥效發(fā)揮的 更為徹底,配方中的原料之間存在協(xié)同作用,使藥效得到增強,而且藥效時間更長,無副作 用。 本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可以有效改善結膜炎及由其引起的多種疾病的癥狀,而且療 效持久,效果顯著,無副作用,利于臨床推廣,總有效率可達90%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結膜炎的中藥組合物,中藥組合物原料及重量份為:連翹9克、滑石9克、枳殼 9克、黃連9克、甘草9克、陳皮9克,荊芥15克、茯苓15克、車前子15克、地膚子15克,防 風12克、白鮮皮12克、黃芩12克、茵陳12克,通草5克。 中藥組合物的藥湯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利用冷水浸泡中藥原料60分鐘,浸泡時,水面要浸沒中藥原料,使中藥原料細胞重 新膨脹,可溶性成分逐漸溶出,提高煎出率; (2) 將中藥原料放入袋中進行敲打破碎; (3) 將中藥原料倒入瓦罐中,加入中藥組合物總重量3-5倍的清水; (4) 先用武火將中藥煮沸,再文火微沸20-30min ; (5 )濾出藥液后,將藥渣放入棉布中,待藥物稍涼后加壓絞取藥渣中所吸附的藥液。 服用方法:水煎2次混勻,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15天為1療程。 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制成藥丸,其制備方法如下: (1) 打粉:將中藥原料細火烘焙或暴曬干燥后,用打粉機打成細粉,制備藥丸前放入消 毒盆內(nèi)備用; (2) 配蜜:以藥粉的重量按I :1. 2-1. 5的比例配好蜂蜜; (3) 煉蜜:煉蜜時先用武火熬沸,然后改為文火慢熬,同時在旁邊放一碗涼水,并注意觀 察蜂蜜的顏色,當發(fā)現(xiàn)蜂蜜泛黃沫時,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jīng)鏊?碗上方,讓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開而沉底,蜂蜜就算煉好了; (4) 調(diào)藥與和藥: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裝的藥粉內(nèi),同時用粗竹筷在藥 粉內(nèi)攪拌,邊倒蜂蜜邊調(diào)藥粉,當看不到干藥粉時停止加蜜; (5) 搓條與和丸:為避免藥團粘手或粘器具,搓條與和丸時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 生油點于掌心進行,這樣不僅不易沾粘,還能使丸藥圓滑光亮; (6) 包裝與貯藏:制成的蜜丸,外形圓整光滑,表面致密滋潤,無可見纖維或其它異色 點,待藥丸發(fā)汗3天,外表變硬,然后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或蠟殼包好,貯存于陰涼干燥 處即可。 實施例2 一種治療結膜炎的中藥組合物,中藥組合物原料及重量份為:連翹12克、滑石12克、枳 殼11克、黃連11克、甘草11克、陳皮11克,荊芥17克、茯苓16克、車前子16克、地膚子16 克,防風13克、白鮮皮13克、黃芩13克、茵陳13克,通草6克。 中藥組合物的藥湯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利用冷水浸泡中藥原料60分鐘,浸泡時,水面要浸沒中藥原料,使中藥原料細胞重 新膨脹,可溶性成分逐漸溶出,提高煎出率; (2) 將中藥原料放入袋中進行敲打破碎; (3) 將中藥原料倒入瓦罐中,加入中藥組合物總重量3-5倍的清水; (4) 先用武火將中藥煮沸,再文火微沸20-30min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結膜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藥組合物原料及重量份為:連翹9?13克、滑石9?13克、枳殼9?13克、黃連9?13克、甘草9?13克、陳皮9?13克,荊芥15?18克、茯苓15?18克、車前子15?18克、地膚子15?18克,防風12?15克、白鮮皮12?15克、黃芩12?15克、茵陳12?15克,通草5?8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禤燕華,
申請(專利權)人:禤燕華,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