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包括溫度采集組件和溫度傳輸顯示組件;所述溫度采集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節點、數據接收端、第一外部網絡和第一PC機;所述溫度傳輸顯示組件包括無線收發模塊、時鐘、蜂鳴報警器、第二外部網絡、第二PC機和微處理器;所述數據接收端連接溫度傳感器節點、第一外部網絡、第一PC機;所述無線收發模塊與第一PC機連接;所述第二外部網絡通過CAN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第二PC機通過RS232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無線收發模塊、第一PC機和微處理器均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該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可以達到無線遠距離進行高效、智能的監測石斛生長的溫度,方便種植者遠距離及時觀測種植環境,報警器可以達到報警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溫度無線監測應用
,尤其是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
技術介紹
石斛是一種蘭科附生植物,一般生長在通風、潮濕這些地方,例如石壁的邊緣,山谷的基部,靠近溪流的地方。其莖部現多用于治療慢性咽炎、腸胃病、眼科疾病、血栓閉塞性疾病、糖尿病、關節炎、癌癥的治療或輔助治療,其花瓣亮麗清晰,研究表明鐵皮石斛具有抗衰老、抗疲勞、抑制腫瘤、治療多種癌癥的醫療作用,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已成六安一張靚麗的名片。由于對生態條件要求十分苛刻,自然產量極為稀少,加上其巨大的藥用價值和昂貴的價格(每千克數千美元以上),導致了歷朝歷代無節制的采摘,資源瀕臨枯竭。1987年,鐵皮石斛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野生珍稀藥材品種。現如今藥用石斛大多靠人工種植,由于石斛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種植地理范圍窄,且對判斷石斛生長環境信息只能依靠種植戶的經驗,導致產量低、規模小、生產成本高。且這種通過經驗采集的農情信息數據不準確,對科學研究石斛生長習性和指導石斛種植意義不大。為此,建立一套完整農情信息監控、檢測系統,能夠實現對石斛大棚環境信息實時測量、存儲分析,是對智能化、規模化種植石斛是非常有幫助的。在世界進入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和應用時代,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改造傳統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實現農業的智能化、精準化生產,是推動我國農業持續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實現農業的智能化、精準化,農情信息采集技術是基礎。目前,一般所需采集的農情信息主要有土壤的水分、土壤養分、PH值、空氣溫濕度、C02濃度、光照強度等信息。要獲取這些數據信息,種植戶只能通過經驗或人工測量等方式獲取,但獲取的信息既不精確也不及時,根本不能滿足農業智能化種植和科學研究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現有技術難以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包括溫度采集組件和溫度傳輸顯示組件;所述溫度采集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節點、數據接收端、第一外部網絡和第一 PC機;所述溫度傳輸顯示組件包括無線收發模塊、時鐘、蜂鳴報警器、第二外部網絡、第二 PC機和微處理器;所述數據接收端連接溫度傳感器節點、第一外部網絡、第一 PC機;所述無線收發模塊與第一 PC機連接;所述第二外部網絡通過CAN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第二 PC機通過RS232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無線收發模塊、第一 PC機和微處理器均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進一步,所述溫度傳感器節點設置有至少一個。進一步,所述微處理器上還連接有時鐘和蜂鳴報警器。進一步,所述數據接收端通過RS232接口連接第一 PC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可以達到無線遠距離進行高效、智能的監測石斛生長的溫度,方便種植者遠距離及時觀測種植環境,報警器可以達到報警的效果;整體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實用性強,易于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溫度采集組件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溫度傳輸顯示組件結構示意圖;圖中:溫度傳感器節點1 ;數據接收端2 ;第一外部網絡3 ;第一 PC機4 ;無線收發模塊5 ;時鐘6 ;蜂鳴報警器7 ;第二外部網絡8 ;第二 PC機9 ;外部電源10 ;微處理器11。【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2,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包括溫度采集組件和溫度傳輸顯示組件;所述溫度采集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節點1、數據接收端2、第一外部網絡3、第一 PC機4 ;所述溫度傳輸顯示組件包括無線收發模塊5、時鐘6、蜂鳴報警器7、第二外部網絡8、第二 PC機9和微處理器11 ;所述數據接收端2連接溫度傳感器節點1、第一外部網絡3、第一 PC機4 ;所述無線收發模塊5與第一 PC機4連接;所述第二外部網絡8通過CAN接口連接微處理器11 ;所述第二 PC機9通過RS232接口連接微處理器11 ;所述無線收發模塊5、第一 PC機4和微處理器11均與外部電源10電性連接。進一步,所述溫度傳感器節點1設置有至少一個。進一步,所述微處理器10上還連接有時鐘6和蜂鳴報警器7。進一步,所述數據接收端2通過RS232接口連接第一 PC機4。本技術的功能原理為:溫度傳感器節點1將檢測的環境溫度通過數據接收端2和第一外部網絡3進行保存和傳輸,無線收發模塊5將溫度傳感器節點1檢測到的溫度信息傳送給微處理器10,在第二 PV機9上進行實時顯示數據。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然而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它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包括溫度采集組件和溫度傳輸顯示組件;所述溫度采集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節點、數據接收端、第一外部網絡和第一 PC機;所述溫度傳輸顯示組件包括無線收發模塊、時鐘、蜂鳴報警器、第二外部網絡、第二PC機和微處理器;其特征是:所述數據接收端連接溫度傳感器節點、第一外部網絡、第一 PC機;所述無線收發模塊與第一PC機連接;所述第二外部網絡通過CAN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第二 PC機通過RS232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無線收發模塊、第一 PC機和微處理器均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溫度傳感器節點設置有至少一個。3.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微處理器上還連接有時鐘和蜂鳴報警器。4.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數據接收端通過RS232接口連接第一 PC機。【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包括溫度采集組件和溫度傳輸顯示組件;所述溫度采集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節點、數據接收端、第一外部網絡和第一PC機;所述溫度傳輸顯示組件包括無線收發模塊、時鐘、蜂鳴報警器、第二外部網絡、第二PC機和微處理器;所述數據接收端連接溫度傳感器節點、第一外部網絡、第一PC機;所述無線收發模塊與第一PC機連接;所述第二外部網絡通過CAN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第二PC機通過RS232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無線收發模塊、第一PC機和微處理器均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該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可以達到無線遠距離進行高效、智能的監測石斛生長的溫度,方便種植者遠距離及時觀測種植環境,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線溫度傳輸裝置,包括溫度采集組件和溫度傳輸顯示組件;所述溫度采集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節點、數據接收端、第一外部網絡和第一PC機;所述溫度傳輸顯示組件包括無線收發模塊、時鐘、蜂鳴報警器、第二外部網絡、第二PC機和微處理器;其特征是:所述數據接收端連接溫度傳感器節點、第一外部網絡、第一PC機;所述無線收發模塊與第一PC機連接;所述第二外部網絡通過CAN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第二PC機通過RS232接口連接微處理器;所述無線收發模塊、第一PC機和微處理器均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思勇,符茂勝,周先存,張鋒輝,
申請(專利權)人:皖西學院,傅思勇,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